首页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河南]2013届河南省商丘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

分类法是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乙中的物质与甲的分类关系匹配的是

选项


A
干燥剂
浓硫酸、石灰石、无水氯化钙
B
弱电解质
冰醋酸、氨、水
C
空气质量检测物质
氮氧化物、二氧化硫、PM2.5
D
酸性氧化物
三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硅

 

来源:2013届河南省商丘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铵溶液,将得到的沉淀分离出来,再加水可重新溶解
B.蛋白质、葡萄糖和脂肪都可以在人体中发生水解
C.用氯气与乙烷混合光照获得纯净的1,2-二氯乙烷
D.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通过石油分馏得到
来源:2013届河南省商丘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BaSO4悬浊液中存在平衡:BaSO4(aq)Ba2(aq)+SO42(aq)
B.向K2Cr2O7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浓溶液,溶液由橙色变为黄色:Cr2O72+H2O2CrO42+2H+
C.等浓度的NH4Al(SO4)2溶液与Ba(OH)2溶液以1:2体积比混合出现白色沉淀:Al3+2SO42+2Ba2+3OH=2BaSO4↓+Al(OH)3
D.铝热反应的原理为:Al2O3+2Fe2Al+Fe2O3
来源:2013届河南省商丘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c(H+)与c(OH-)有如图所示关系。下列条件关于离子共存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点对应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存在:Fe3+、Na+、Cl-、SO42-
B.b点对应的溶液中能大量存在:NH4+、Ca2+、AlO2-、I-
C.c点对应的溶液中能大量存在:Na+、Ba2+、Cl-、CO32-
D.d点对应的溶液中能大量存在:Na+、K+、SO32-、Cl-
来源:2013届河南省商丘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反应①和②分别是从海藻灰和某种矿石中提取碘的主要反应:
①2NaI+MnO2+3H2SO4=2NaHSO4+MnSO4+2H2O+I2
②2NaIO3+5NaHSO3=2Na2SO4+3NaHSO4+H2O+I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反应中均为硫元素被氧化
B.碘元素在反应①中被还原,在反应②中被氧化
C.氧化性:MnO2>SO42->IO3->I2
D.反应①、②中生成等量的I2时转移电子数比为1︰5
来源:2013届河南省商丘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电浮选凝聚法是工业上采用的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即保持污水的pH在5.0-6.0之间,通过电解生成Fe(OH)3胶体,Fe(OH)3胶体具有吸附作用,可吸附水中的污物而使其沉淀下来,起到净水作用。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电极为阳极,反应式为:Fe-3e-= Fe3+
B.通入甲烷的石墨电极作负极,反应式为:CH4+8OH--8e-=CO2+6H2O
C.为增强污水的导电能力,可向污水中加入适量乙醇
D.若阴极产生了44.8L气体,则理论上消耗同条件下的甲烷为11.2L
来源:2013届河南省商丘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7.8g Na2O2和2.7g Al同时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100mL溶液,再向该溶液中缓慢通入HCl气体3.36L(标准状况),若忽略反应过程中溶液的体积变化,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得到3.36L(标准状况)的气体
B.反应结束得到3.9g的沉淀
C.反应结束得到的溶液中c(Na+)= c(Cl-)+ c(OH-)
D.反应结束得到的溶液中c(NaCl)="1.0" mol·L-1
来源:2013届河南省商丘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探究亚硫酸钠的热稳定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无水亚硫酸钠隔绝空气加热,并利用受热后的固体试样和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查阅资料:无水亚硫酸钠隔绝空气受热到600℃才开始分解,且分解产物只有硫化钠和另外一种固体。如果加热温度低于600℃,向所得冷却后固体试样中缓缓滴加稀盐酸至足量,在滴加稀盐酸的整个过程中HSO3-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趋势为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加热温度为700℃,向所得冷却后固体试样中缓缓滴加稀盐酸至足量,观察到烧瓶中出现淡黄色沉淀,且有大量气泡产生,则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此时在B、C两装置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
(3)在(2)中滴加足量盐酸后,烧瓶内除Cl-外,还存在另一种浓度较大的阴离子(X)为___________。检验该阴离子(X),先取固体试样溶于水配成溶液,为了加速固体试样的溶解,可采取____________措施。以下是检验阴离子(X)的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合理的方案是______(填“甲”或“乙”)。
方案甲:取少量试样溶液于试管中,先加稀HNO3,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该离子存在。
方案乙:取少量试样溶液于试管中,先加稀HCl,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该离子存在。
(4)写出Na2SO3固体加热到600℃以上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来源:2013届河南省商丘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Ⅰ.电离平衡常数(用K表示)的大小可以判断电解质的相对强弱。25℃时,有关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化学式
HF
H2CO3
HClO
电离平衡常数
(K)
7.2×10-4
K1=4.4×10-7
K2=4.7×10-11
3.0×10-8

 
(1)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的下列四种溶液:①Na2CO3溶液 ②NaHCO3溶液 ③NaF溶液 ④NaClO溶液。依据数据判断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
(2)25℃时,在20mL0.1mol·L—1氢氟酸中加入VmL0.1mol·L—1NaOH溶液,测得混合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pH=3的HF溶液和pH=11的NaF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相等
B.①点时pH=6,此时溶液中,c(F)-c(Na+)=9.9×10-7mol/L
C.②点时,溶液中的c(F)=c(Na+)
D.③点时V=20mL,此时溶液中c(F)<c(Na+)=0.1mol·L—1
(3)已知25℃时,①HF(aq)+OH(aq)=F(aq)+H2O(l)  ΔH=-akJ·mol—1
②H+(aq)+OH(aq)=H2O(l)        ΔH=-bkJ·mol—1
氢氟酸的电离方程式及热效应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长期以来,一直认为氟的含氧酸不存在。1971年美国科学家用氟气通过细冰末时获得HFO,其结构式为H—O—F。HFO与等物质的量的H2O反应得到HF和化合物A,则每生成1molHF转移_______mol电子。
Ⅱ.氯化硫酰(SO2Cl2)主要用作氯化剂。它是一种无色液体,熔点–54.1℃,沸点69.1℃。氯化硫酰可用干燥的二氧化硫和氯气在活性炭催化剂存在下反应制取:
SO2(g)+Cl2(g)SO2Cl2(l)  △H=–97.3kJ·mol—1
(1)试写出常温常压下化学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K=_________________;
(2)对上述反应,若要使化学平衡常数K增大,化学反应速率v也增大,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选填编号)。
a.降低温度                   b.移走SO2Cl2
c.增加反应物浓度             d.无法满足上述条件
(3)下列描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平衡的是____________(选填编号)。
a.υ(Cl 2)=υ(SO2)               b.容器中气体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c.c(Cl 2) : c(SO2)=1:1           d.容器中气体颜色不随时间两变化
(4)300℃时,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6.20g SO2Cl2,达到平衡时容器中含SO2 7.616g。若在上述中的平衡体系中,再加入16.20g SO2Cl2,当再次达平衡时,容器中含SO2的质量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3届河南省商丘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金属锂是原子能工业和新能源工业中的重要物质。工业上常用β—辉锂矿(主要成分是LiAlSi2O6,含有少量钙、镁杂质)制备金属锂,其生产流程如下:

已知Li2CO3微溶于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LiAlSi2O6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沉淀B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3)蒸发浓缩Li2SO4溶液时,需要使用的硅酸盐质仪器有蒸发皿、_________和_________。
(4)上述生产流程中蒸发浓缩Li2SO4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金属锂用于锂电池时,常用FeF3作其正极的活性物质,FeF3常用FeCl3与40%HF溶液反应制备。在制备过程中需要选用特制聚四氟乙烯材料的容器进行反应,而不是用普通的玻璃仪器或陶瓷仪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6)金属锂可用于储存氢气,其原理是:①2Li+H2=2LiH,②LiH+H2O=LiOH+H2↑。若已知LiH的密度为0.82g·cm-3,用金属锂吸收224L H2(标准状况)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的LiH的体积与被吸收的氢气的体积之比为1: ______(精确到整数)。

来源:2013届河南省商丘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下列关于工业生产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在侯氏制碱工业中,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先通二氧化碳,后通氨气
B.在硫酸工业、合成氨工业、硝酸工业中,皆采用循环操作提高原料利用率
C.在氯碱工业,电解槽被离子交换膜隔成阴极室和阳极室
D.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铝的方法制取金属铝

E.石油裂化属于化学变化,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短链不饱和气态烃
(2)我国规定饮用水质量标准必须符合下表中要求:

pH
Ca2+ 、Mg2+总浓度
细菌总数
6.5~8.5
< 0.0045 mol·L-1
<100个·mL-1

以下是原水处理成自来水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①原水中含Ca2+ 、Mg2+ 、HCO3-、Cl-等,加入石灰生成Ca(OH)2,进而发生若干复分解反应,写出其中的离子方程式(只要求写出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FeSO4·7H2O是常用的凝聚剂,它在水中最终生成_________沉淀;通入二氧化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③气体A的作用是________,通常可以用Ca(ClO)2替代A,下列物质中同样可以作为气体A的代用品的是_______(填编号)。
a.ClO2      b.浓氨水       c.K2FeO4        d.SO2

来源:2013届河南省商丘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X、Y、Z、W、Q、R均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相关信息如下表所示:

X元素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分布在三个不同的能级中,且每个能级中的电子总数相同
Y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发生化合反应
Z元素的族序数是其周期数的三倍
W原子的第一至第六电离能分别为:I1=578KJ·mol-1  I2=1817KJ·mol-1  I3=2745KJ·mol-1 I4=11575KJ·mol-1  I5=14830KJ·mol-1   I6=18376KJ·mol-1
Q为前四周期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
元素R位于周期表的第10列

 
回答下列问题:
(1)Y元素的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为______;X、Y、Z三种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W的氯化物的熔点比Q的氯化物的熔点__________(填“高”或“低”),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光谱证实元素W的单质与强碱性溶液反应有[W(OH)4]-生成,则[W(OH)4]-中存在(填字母)_____________。
a.极性共价键     b.非极性共价键     c.配位键     d.氢键
(4)含有X、R和镁三种元素的某种晶体具有超导性,其结构如下图所示。则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晶体中每个镁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R原子有       个。

来源:2013届河南省商丘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2年11月某白酒企业生产的白酒被曝塑化剂超标267%,白酒产品中的塑化剂主要源于塑料接酒桶、塑料输酒管、成品酒塑料内盖等。塑化剂DEHP的合成线路如下:

(1)A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为______________,C分子核磁共振谱中显示有__________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C在一定条件下与乙二醇反应生成的高聚物是一种重要的合成纤维,俗称涤纶,其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
(2)B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①、②的反应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
(3)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C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a.是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b.遇FeCl3溶液显示特征颜色;
c.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3届河南省商丘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