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2013届陕西省渭南市高三第二次模拟理综化学试卷
化学与环境保护、工业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PM2.5J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2.5比胶体粒子小,因其比表面积大,故可吸附含有铅、镉、铬、钒、砷等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离子,入肺后对人体产生很大的危害 |
B.富含氮、磷的生活污水不能排放到河中,也不能直接用于农田的灌溉 |
C.大力实施矿物燃料“脱硫、脱硝技术”,可以减少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 |
D.14C可用于文物的年代鉴定,14C和12C互为同位素 |
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44.8L NO与22.4L O2混合气体中分子总数等于3NA |
B.Al2(SO4)3溶液中还可以大量存在Na+、K+、CO2—3、NO—3 |
C.将SO2通入Ca(ClO)2溶液中:Ca2++2ClO—+SO2+H2O=CaSO3+2HClO |
D.2.3g金属钠与过量的氧气反应,无论加热与否转移电子数均为0.1NA |
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聚氯乙烯、油脂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B.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烃,煤经过分馏可制得焦炭、煤焦油等产品 |
C.淀粉、纤维素的组成都可以用(C6H10O5)n表示,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
D.乙酸和乙醇可以生酯化反应,又都可以与钠发生置换反应 |
常温下,0.1mol/L氨水溶液中=1×10-8,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c(H+)=1×10-11mol/L |
B.0.1mol/L氨水溶液与0.1mol/L H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NH+4)+c(H+)=c(Cl—)+c(OH+) |
C.0.1mol/L的氨水溶液与0.05mol/L 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NH+4)+c(NH3)+c(NH3·H2O)=2c(SO2—4) |
D.浓度均为0.1mol/L的NH3·H2O和NH4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若溶液呈碱性,则c(NH4+)>c(NH3·H2O)>c(Cl-)>c(OH-)>c(H+) |
有机物A和B,只由C、H、O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相同物质的量的A和B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相等,下列对A、B的判断肯定错误的是(n是不为零的正整数)
A.A与B互为同分异构体
B.A与B的分子组成相差n个“CO2”
C.A与B的分子组成相差n个“CH2”
D.A与B的分子组成相差n个“H2O”
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下列关于各实验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装置①可用于乙醇与水的分离 |
B.装置②所示实验可比较硫、碳、硅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
C.装置③,关闭弹簧夹,向长颈漏斗中注水后,长颈漏斗内水面高度保持不变能说明装置不漏气 |
D.图④装置可用来称量一定质量的NaOH固体 |
已知:还原性HSO—3>I—,氧化性IO—3>I2。在含0.3mol NaHSO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KIO3溶液。加入KIO3和析出I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0~b间的反应可用如下离子方程式表示:3HSO3-+IO3-=3SO42-+I-+3H+ |
B.a点时消耗NaHSO3的物质的量为0.12mol |
C.当溶液中I—与I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时,加入的KIO3为0.18mol |
D.b点时的还原产物可能是KI或NaI,b~c间的还原产物是I2 |
下表为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及其相应原子半径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G在周期中的位置是 ;元素F所形成的常见单质的电子式为 。
(2)A、B、C、E的氢化物稳定性顺序是 。(用化学式回答)
(3)分子组成为ACH2的物质在水中会强烈水解,产生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气体和一种强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请写出B的单质的一种重要用途 ;工业上制取该单质的原理反应为 。
(5)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使铜和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稀溶液反应,得到蓝色溶液和氢气。请在方框内绘出该实验方案原理装置示意图。
随着大气污染的日趋严重,“节能减排”,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研究NOx、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1)下图是在101kPa,298k条件下1mol NO2和1mol CO反应生成1mol CO2和1mol 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
已知:① N2(g)+O2(g)=2NO(g) △H=+179.5kJ/mol
② 2NO(g)+O2(g)=2NO2(g) △H=-112.3kJ/mol
则在298k时,反应:2NO(g)+2CO(g)N2(g)+2CO2(g)的△H= 。
(2)将0.20mol NO2和0.10molCO充入一个容积恒定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过程中部分物质的浓度变化状况如图所示。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容器内的压强不发生变化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
b.当向容器中加再充入0.20mol NO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K值增大
c.升高温度后,K值减小,NO2的转化率减小
d.向该容器内充入He气,反应物的体积减小,浓度增大,所以反应反应速率增大
②计算产物NO在0~2min时平均反应速率v(NO)= mol·L-1·min-1;
③第4min时改变的反应条件为 (填“升温”、“降温”);
④计算反应在第6min时的平衡常数K= 。若保持温度不变,此时再向容器中充入CO、NO各0.060mol,平衡将 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
(3)有学者想以如图所示装置用原电池原理将SO2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其负极的反应式为 ,当有0.25molSO2被吸收,则通过质子(H+)交换膜的H+的物质的量为 。
(4)CO2在自然界循环时可与CaCO3反应,CaCO3是一种难溶物质,其KSP=2.8×10-9mol2/L2。现将2×10-4mol/L的Na2CO3溶液与一定浓度的CaC12溶液等体积混合生成沉淀,计算应加入CaC1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 。
I.铁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绿矾(FeSO4·7H2O)是治疗缺铁性贫血药品的重要成份。
(1)FeSO4溶液在空气中会因氧化变质产生红褐色沉淀,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实验室在配制FeSO4溶液时常加入 以防止其被氧化,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FeSO4溶液是否被氧化 。
(2)测定绿矾样品含量的实验步骤:
a. 称取5.7g样品,溶解,配成250mL溶液
b.量取25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
c.用硫酸酸化的0.01mol/L 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体积为40mL
根据以上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硫酸酸化的KMnO4滴定终点的标志是 。
②计算上述产品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为 。
II.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6H2O]较硫酸亚铁不易被氧气氧化,常用于代替硫酸亚铁。
(3)硫酸亚铁铵不易被氧化的原因 。
(4)为检验分解产物的成份,设计如下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加热A中硫酸亚铁铵至分解完全。
①A中固体充分加热较长时间后,通入氮气,目的是 。
②装置B中BaC12溶液的作用是为了检验分解产物中是否有SO3气体生成,若含有该气体,观察到的观象为 。
③实验中,观察到C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则C中发生的反应为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美国科学家理查德·海克和日本科学家根岸英一、伶木彰因在研发“有机合成中的钯催化的交叉偶联”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有机合成常用的钯/活性炭催化剂,长期使用催化剂会被杂质(如:铁、有机物等)污染而失去活性,成为废催化剂,需对其再生回收,一种由废催化剂制取氯化钯的工艺流程如下:
(1)甲酸还原氧化钯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钯在王水(浓硝酸与浓盐酸按体积比1:3)中转化为H2PdC14,硝酸被还原为N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钯精渣中钯的回收率高低主要取决于王水溶解的操作条件,已知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王水用量对钯回收率的影响如下图1—图3所示,则王水溶液钯精渣的适宜条件(温度、时间和王水用量)为 、 、 。
(4)加浓氨水时,钯转变为可溶性[Pd(NH3)4]2—。此时铁的存在形式是 (写化学式)
(5)700℃焙烧1的目的是: ;550℃焙烧2的目的是: 。
决定物质性质的重要因素是物质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A和B为第三周期元素,其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如下表所示:
A通常显 价,A的电负性 B的电负性(填“>”、“<”或“=”)。
(2)紫外光的光子所具有的能量约为399kJ·mol-1。根据下表有关蛋白质分子中重要化学键的信息,说明人体长时间照射紫外光后皮肤易受伤害的原因: 。组成最简单氨基酸碳原子杂化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证明:KC1、MgO、CaO、TiN这4种晶体的结构与NaC1晶体结构相似(如图所示),已知3种离子晶体的晶格能数据如下表:则该4种离子晶体(不包括NaC1)熔点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其中MgO晶体中一个Mg2+周围和它最邻近且等距离的是Mg2+有 个。
(4)金属阳离子含未成对电子越多,则磁性越大,磁记录性能越好。离子型氧化物V2O5和CrO2中,适合作录音带磁粉原料的是 。
(5)某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其分子,内不含有 (填序号)。
A.离子键 | B.极性键 |
C.金属键 | D.配位键 |
E.氢键 F.非极性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