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北京]2012-2013学年北京东城区(南片)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春秋时期,“耕”“牛”二字经常同时出现在人名中,如“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这种现象可以用来佐证

A.春秋时期出现铁犁 B.春秋时期出现牛耕
C.春秋时期出现铁犁牛耕 D.春秋时期开始饲养牛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东城区(南片)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中的生产工具发明于

A.春秋 B.战国 C.西汉 D.唐朝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东城区(南片)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商鞅变法中“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措施的最重要意义是

A.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B.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
C.打破了原来的土地疆界 D.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东城区(南片)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中国丝织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  
②唐代开始丝绸远销欧洲
③中国被称为“丝国”                   
④丝是元、明、清时期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东城区(南片)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配料调色细且精,塑形绘影艺超群;方知日用寻常品,曾费劳工无限心……瓷都跃进今方始,量质都须加倍成。”该诗描写的是

A.长安 B.开封 C.北京 D.景德镇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东城区(南片)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代中期以后,私营手工业在很多行业中超过占主导地位的官营手工业。这主要是因为

A.私营作坊技术水平高 B.官府资金投入不够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雇佣劳动关系的出现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东城区(南片)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主要包括
①商业市镇兴起         ②纸币出现
③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   ④商帮形成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东城区(南片)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都城纪胜》描写都城临安:“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致四鼓(四更)方静,而五鼓(五更)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这表明在宋代

A.坊市界限明显 B.抑商政策松动
C.城市政治功能增强 D.商业活动不再由官府监管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东城区(南片)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作品能为研究宋朝经济生活提供史料的是

A.《清明上河图》 B.《天工开物》
C.《马可·波罗行纪》 D.《盛世滋生图》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东城区(南片)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新航路开辟航线示意图,其中开辟A航线的航海家是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东城区(南片)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认为:“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这表明

A.经济活动取代了战争
B.世界市场初步建立
C.地圆学说正确
D.亚非拉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快速发展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东城区(南片)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洲在16—18世纪出产了大约13.3万吨白银,占世界白银产量的85%。美洲的白银大约有一半直接流人欧洲,还有一半被欧洲人用于交换亚洲的商品。该则材料不能说明

A.美洲是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地方
B.欧洲殖民者对美洲进行野蛮的殖民掠夺
C.白银流人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
D.白银的开采促进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东城区(南片)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托马斯·阿斯特利的《航海与旅行》中说:“欧洲人15世纪、16世纪所进行的环球航行和地理大发现,确实是在挑战上天的安排……必须承认,是葡萄牙人首先发起了海洋航行,并将发现遥远地区的观念输入到其他国家。”当时欧洲人采用的主要“输入”方式是

A.成立特权贸易公司 B.积极争夺海上霸权地位
C.进行殖民扩张与掠夺 D.推行“重商主义”政策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东城区(南片)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黑奴贸易,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以“三角贸易”的形式进行         
②促进了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
③为美洲经济发展提供了廉价劳动力   
④客观上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东城区(南片)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时人(1846年)记载“松(松江)、太(太仓)利在梭布,“……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鸦片战争后,中国土布市场遭受洋布冲击,主要是因为

A.洋布美观 B.洋布数量剧增
C.洋布价格低廉 D.洋布工艺水平高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东城区(南片)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主要变化是

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商业活动开始出现 D.资本主义市场繁荣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东城区(南片)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学家徐中约在其著作《中国近代史》中写道:“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略了。”这里所说的“这场运动”是

A.洋务运动 B.收回利权运动
C.实业救国 D.不缠足运动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东城区(南片)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一幅反映洋务运动的漫画。图中人物说“有了这些洋玩意儿就可以富国强民了!”对此漫画的解读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最终达到了目的
B.洋务派大量引进洋枪洋炮
C.洋务运动以失败而告终
D.洋务派认识到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重要性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东城区(南片)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统计,1921年中国的棉纺织业中,全国纱锭的41%集中在上海,21%集中在武汉、天津。这反映出

A.自然经济未受冲击 B.轻工业发达
C.工业实力强大 D.产业分布不平衡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东城区(南片)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午战争以后,国内出现了兴办近代民族工业的热潮,直接原因是

A.西方科技的传播 B.重商思潮的影响
C.清政府放宽了限制 D.改良思想的推动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东城区(南片)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扰,勒价停市。”上述材料反映了

A.洋商向中国企业提供新技术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资金少,力量薄弱
C.官府对民族工业的压制
D.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压迫与束缚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东城区(南片)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是

A.淞沪铁路 B.唐胥铁路 C.京张铁路 D.京汉铁路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东城区(南片)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97年,上海举办了中国国内的首次大型舞会。对此,上海各家报纸评论说:“西人光明磊落,脱略为怀,虽男女聚会跳舞,乐而不淫,与中国之烧香赛会,男女混杂,大有天壤之别。”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人们基本上接受了西方的生活方式
B.政府公开赞成西方生活方式的推广
C.西方舞会娱乐与传统习俗无法融合
D.开明人士已经能认同西方生活方式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东城区(南片)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86年8月7日发表的《租界见闻》明确指出:“近十年来,上海巨变,成为东方第一商埠。”下列现象属于当时“巨变”内容之一的是

A.中国人第一次放映电影 B.新式婚礼开始举行
C.《申报》被市民争相传阅 D.握手成为常见的礼节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东城区(南片)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这里的尝试是指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东城区(南片)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30年代初,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它”是指苏联的

A.农业集体化道路 B.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C.社会主义制度 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东城区(南片)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9年-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假如你是当时纽约的一位市民,你最有可能的感受是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东城区(南片)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罗斯福说:“低收入的工人是我们人数最多的消费集团,可是他们今天却无法维持像样的生活水准,不能购买食品、衣服和其他必须品以保持我们的工厂和农场充分运转”。为此,罗斯福新政采取了

A.整顿银行,统制货币 B.调节农业生产
C.以工代赈,规定最低工资标准 D.降低生活用品价格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东城区(南片)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位前苏联杂志主编这样讽刺戈尔巴乔夫:“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该主编认为戈尔巴乔夫的错误是

A.宣扬“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B.改革脱离了社会主义轨道
C.实行多党制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D.经济改革遇阻后转入政治改革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东城区(南片)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麦低产区树起红旗:郓城县宜路乡出现了3540斤高产纪录》、《广东穷山出奇迹:一亩种稻六万斤》、《第一颗甘薯大卫星:浏阳亩产了五十六万多斤》……《人民日报》的上述报道最有可能出现在

A.三大改造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东城区(南片)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表明我国农村经济改革的主要方面是

A.生产的经营管理和分配方式 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C.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 D.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东城区(南片)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党的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建立社会主义国有经济体制 D.建立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体制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东城区(南片)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革开放后,人们对服饰文化由穿得暖到时尚、个性,由封闭走向开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②港台、欧美等文化传播的影响
③人们审美情趣的不断提高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东城区(南片)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革开放加速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1978年我国的城市数量为193个,1997年为668个,其中以中小城市的增长最为迅速,这主要是由于

A.经济特区的设立 B.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发展
C.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D.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东城区(南片)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形成于

A.20世纪80年代中期 B.20世纪80年代末期
C.20世纪90年代中期 D.20世纪90年代末期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东城区(南片)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战后,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是
①联合国               ②世界银行
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④关贸总协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东城区(南片)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欧盟的成立标志着

A.欧洲已经实现了经济政治的一体化
B.欧元已成为欧洲单一流通的货币
C.欧盟的经济、政治势力已超过美国
D.欧洲一体化的内容由经济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东城区(南片)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PEC的成员国是

A.亚洲国家 B.发展中国家
C.西方国家 D.环太平洋国家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东城区(南片)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标志属于全球性经济组织的是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东城区(南片)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三幅图在当今世界许多城市中随处可见。这种现象最能说明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B.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C.世界贸易走向制度化 D.经济全球化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东城区(南片)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融入世界经济潮流是国家发展与进步的必然选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1、“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给英王的敕谕
材料反映了清朝前期的什么政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何影响?(4分)
2、“21世纪始于1978年”,这是英国《卫报》专栏作家的断言。因为那一年“是邓小平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年份——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这个“完全不同的历史”有什么主要表现。(6分)
3、当今世界,任何国家都难以在封闭的状态下得到发展。中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更加积极地推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家经济合作与竞争。
——江泽民在香港“《财富》全球论坛”开幕晚宴上的讲话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相关国际背景。(6分)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东城区(南片)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是经济体制不断创新与调整的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1、列宁说:“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基于这样的认识,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实行了什么政策?结果如何?(4分)
2、罗斯福在首次就职演说中说:“根据宪法赋予我的职责,我准备提出我们积重难返的国家在灾难深重的世界中必须采取的措施。对于这些措施……我将竭尽宪法赋予我的权力之所能,尽快将它付诸实施。”罗斯福采取的措施历史上称为什么?这些措施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3、邓小平在1992年南巡讲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结合现实和所学,说明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原因和作用。(4分)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东城区(南片)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1、1800年,大约五分之一的英国人口居住在城镇,城镇规模在大约1万人。而接下来的一个世纪中,庞大的乡村社会被城市化了,全国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在城里工作和生活。
欧洲大陆、美国、日本以及其它国家也是同样的模式。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结合材料和所学回答19、20世纪时期欧洲乡村社会城市化的历史背景。(2分)
2、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下图表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及国内三大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变化情况。

读上图,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4分)
3、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固然为工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超越发展阶段的城市化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大量农村人口盲目涌入城市而造成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人口恶性膨胀导致就业机会不足,造成城市中贫富差距拉大。由于贫富悬殊过大,社会不稳定因素急剧增加,各种社会问题凸显出来。同时,过度的人口膨胀超过了城市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许多城市出现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供水困难。……城市化的畸形化,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宁克平《城市与人口中国城市化进程及其对策》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城市化进程。(6分)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东城区(南片)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