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化学预测题 第六期(2013年5月下)
三氟化氮(NF3)是微电子工业中一种优良的等离子蚀刻气体。它无色、无臭,在潮湿的空气中能发生下列反应:3NF3+5H2O====2NO+HNO3+9HF,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中NF3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 |
B.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2∶1 |
C.若反应中生成0.2 mol HNO3,则反应共转移0.2 mol e- |
D.NF3在潮湿的空气中泄漏会产生白雾、红棕色气体等现象 |
取相同体积的KI、Na2S、FeBr2溶液,分别通入足量的Cl2,当反应恰好完成时,消耗Cl2的体积相同(同温、同压条件下),则KI、Na2S、FeBr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
A.1∶1∶2 | B.2∶1∶3 |
C.6∶3∶2 | D.3∶2∶1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含1 mol溶质的任何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
B.配制1 mol·L-1 NaCl溶液1 L,其方法是:将58.5 g NaCl溶于1 L水中即可 |
C.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同种溶液所含溶质的粒子数一定相同 |
D.1 L 0.5 mol·L-1 CaCl2溶液中,Ca2+与Cl-的物质的量浓度都是0.5 mol·L-1 |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2 g NaHSO4晶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总数为0.03NA |
B.100 mL 18.4 mol·L-1硫酸与足量铜反应,生成SO2的分子数为0.92NA |
C.1 L 1 mol·L-1的K2CO3溶液中离子总数小于3NA |
D.室温下,42.0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3NA |
下列对于过氧化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将少量Na2O2投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最终呈蓝色 |
B.1 mol Na2O2与H2O完全反应,转移2 mol电子 |
C.充分加热等物质的量的Na2O2和NaHCO3的混合物,剩余物质为Na2CO3 |
D.a g CO和H2的混合气体充分燃烧的产物与足量的Na2O2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a g |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a+、NH4+、Mg2+、Fe3+、Al3+、SO42-、CO32-等离子。当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NaOH溶液的体积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H+、NH4+、Mg2+、Al3+ |
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和Na+ |
C.原溶液中含有的Fe3+和Al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
D.反应最后形成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为Na2SO |
在25 ℃时,将两根铂电极插入一定量的硫酸钠饱和溶液中进行电解,当电路中有a mol电子转移时,溶液中析出m g Na2SO4·10 H2O晶体。若温度不变,在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100% | B.×100% |
C.×100% | D.×100% |
某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如图:
现有试剂:①Na;②H2/Ni;③Ag(NH3)2OH;④新制Cu(OH)2;⑤NaOH;⑥KMnO4酸性溶液。能与该化合物中二个或二个以上官能团都发生反应的试剂有( )
A.①②⑤⑥ | B.①②④⑥ |
C.①③④⑤ | D.全部 |
下列关于FeCl3水解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水解达到平衡时,无论是加热升温还是加水稀释,平衡均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B.浓度为5 mol·L-1和0.5 mol·L-1的两种FeCl3溶液,其他条件相同时,Fe3+的水解程度前者比后者小 |
C.有50 ℃和20 ℃的同浓度的FeCl3溶液,其他条件相同时,Fe3+的水解程度前者比后者小 |
D.为抑制Fe3+的水解,在保存FeCl3溶液时,应加入少量HCl |
下列事实与结论相符且正确的是( )
A.100 mL 0.1 mol·L-1 AlCl3溶液中含有Al3+数目为0.01NA(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 |
B.Ksp(BaSO4)=1.07×10-10,Ksp(BaCO3)=2.58×10-9,所以不能将BaSO4转化为BaCO3 |
C.常温下,pH=11的NaOH溶液和pH=3的CH3CO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pH<7 |
D.0.1 mol·L-1 Na2CO3溶液中:c(Na+)>c(CO32-)>c(HCO3-)>c(OH-)>c(H+)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32 g O2和O3混合气体中含有2NA个原子 |
B.95℃纯水的pH<7,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 |
C.中和100mLpH=1的醋酸和100mLpH=1的盐酸所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相等 |
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同 |
下列与含硫化合物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浓硫酸有氧化性,稀硫酸没有氧化性 |
B.SO3和SO2都是酸性氧化物,都能与少量Ca(OH)2反应生成难溶性沉淀 |
C.BaSO4和BaSO3都是白色不溶于水沉淀,可通过加入稀硝酸是否溶解鉴别 |
D.NaHSO4和NaHSO3都属于酸式盐,二者能够发生反应生成SO2 |
有关原电池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比较活泼的金属一定做负极,活泼性较弱的金属一定做正极 |
B.原电池的正、负极材料不一定都参与反应 |
C.原电池的正极在放电后质量一定增加 |
D.原电池的正极是电子流 |
常温下已知两种一元弱酸HX和HY,如果向NaX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气体生成HX和NaHCO3;往NaY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生成HY和Na2CO3。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酸性由强至弱:HX>HY>H2CO3 |
B.结合H+的能力:Y->CO32->X->HCO3- |
C.溶液碱性:NaX>Na2CO3>NaY>NaHCO3 |
D.NaX溶液中通入足量CO2后的离子浓度: c(Na+)>c(HCO3-)>c(X-)>c(OH-)>c(H+) |
现有下列短周期元素性质的数据: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
原子半径(nm) |
0.074 |
0.160 |
0.152 |
0.110 |
0.099 |
0.186 |
0.075 |
主要化合价 |
– 2 |
+2 |
+1 |
–3,+5 |
–1,+7 |
+1 |
–3,+5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③与⑥、④与⑦处于同一主族
B.硫原子半径可能是0.10nm
C.元素②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3周期IIA族
D.元素①、⑥形成的一种最稳定的化合物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a2O+H2O=2Na++2OH-
硼酸在玻璃制造和医药领域应用广泛。硼酸(H3BO3)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过程:
H3BO3(aq)+H2O(l) [B(OH)4] –(aq)+H+(aq) K=5.7×10–10(298K)。下列有关硼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5℃时0.7mol·L–1硼酸溶液中H+的浓度为2.0×10–5mol·L—1。 |
B.硼酸与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3BO3+OH–= [B(OH)4]–。 |
C.碳酸钠溶液滴入硼酸中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已知碳酸的电离常数:K1=4.4×10—7、K2=4.7×10—11) |
D.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B(OH)4]溶液和CH3COONa溶液的pH:前者>后者(已知酸酸的电离常数K=1.75×10—5) |
某温度下,在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 A和2 mol B进行如下反应:3A(g)+2B(g)4C(?)+2D(?),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 mol C,且反应的前后压强之比为5∶4(相同的温度下测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 |
B.此时,B的平衡转化率是35% |
C.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平衡向右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
D.增加C,B的平衡转化率不变 |
下列说法中,能说明化学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 )
A.N2O4(g)2NO2(g),改变某一条件后,气体颜色加深 |
B.H2(g)+I2(g)2HI(g),单位时间内消耗H2和HI的物质的量之比大于1∶2 |
C.N2(g)+3H2(g)2NH3(g),改变某一条件后,NH3的体积分数增加 |
D.2SO2(g)+O2(g)2SO3(g),恒温恒压条件下,充入He |
下列涉及有机物性质或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可降解的“玉米塑料”替代一次性饭盒,可减少白色污染 |
B.乙烯、聚氯乙烯都能使溴水褪色 |
C.保鲜膜、一次性食品袋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 |
D.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
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解释与结论都正确的是( )
编号 |
实验操作 |
实现现象 |
解释与结论 |
A |
将乙醇与浓硫酸共热至170 ℃,所得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
KMnO4溶液褪色 |
乙醇发生消去反应,气体中只含有乙烯 |
B |
淀粉溶液和稀硫酸混合加热,加新制Cu(OH)2悬浊液 |
有红色沉淀产生 |
淀粉发生水解,产物有还原性 |
C |
向甲苯中滴入适量浓溴水,振荡、静置 |
溶液上层呈橙红色,下层几乎无色 |
甲苯和溴发生取代反应,使溴水褪色 |
D |
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 |
放热,变黑膨胀,有刺激性气味 |
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生成C、SO2和CO2等 |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在利用废铜屑(含碳粉、铁屑、铁锈等)制取硫酸铜,实验流程如下:
⑴废铜屑灼烧的目的是 。
⑵写出加入双氧水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⑶试剂a可以是 ,溶液pH应控制在 范围之间。操作b的名称是 。
已知:
离子 |
开始沉淀时的pH |
完全沉淀时的pH |
Fe2+ |
7.5 |
14 |
Fe3+ |
1.4 |
3.7 |
Cu2+ |
6.0 |
13 |
⑷在硫酸铜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氨水,当Cu2+浓度小于2.2×10-4 mol·L-1时,溶液的pH至少是 。(已知Cu(OH)2的溶度积常数Ksp=2.2×10-20)
⑸工业上通常用FeS除去废水中的Cu2+,写出该沉淀转化离子方程式 。
使用化石燃料的汽车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其排放出的尾气也会污染环境,降低汽车尾气有害成份是减轻大气污染的重要途径;研制开发使用新型能源的汽车更具有现实意义。
(1)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2CO(g)+O2(g)=2CO2(g) ΔH=-566 kJ·mol-1
N2 (g)+O2(g)=2NO(g) ΔH=+27kJ·mol-1
加装有催化转化器的汽车尾气排放时反应方程式为:2NO(g)+2CO(g)N2(g)+2CO2(g) ,该反应的ΔH为________;假设此变化过程热量变化共有59.3kJ,则转移的电子为______NA(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2)某科研机构在实验室中对NO、CO之间的反应进行了探究:他们将2molNO、1molCO充入一个1L固定容积的容器中,测出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并绘制成右图(0~15min内)
①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15min时,改变某种条件后c(N2)变化如右图(15min~35min)所示,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
a.降低温度 b.缩小容器容积
c.增加CO2的量 d.升高温度
②若N2在0~5分钟、10~15分钟、15~30、30~35分钟的平均反应速率分别记为(0~5)、(10~15)、(15~30)、(30~35)。四者之间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
③若保持温度不变,在12min时再向容器中充入CO、N2各0.6mol,则平衡将___________移动(填“向左”、“向右”、“不”)。
(3)高铁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原料丰富成本低廉,绿色无污染不需要回收等特点,它己成为电动汽车首选的电池,其工作原理为:3Zn+2K2FeO4+8H2O3Zn(OH)2+4KOH
+2Fe(OH)3。则放电时,负极材料是________,正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充电时阴极附近溶液pH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三氯化铁熔点282 ℃、沸点315 ℃,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潮解。它可广泛用于污水处理、电子工业、印染业、建筑业,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欲用下列仪器制备FeCl3固体。
(1)写出制备氯气时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选用的仪器连接顺序(填写接口字母)为___________n→d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给A、B仪器加热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可作为点燃B处酒精灯的实验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
若C可以用D代替,则使用C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缺少此类装置,此B中可能发生的另一个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同学认为,若不使用E装置,则B中会有FeCl2生成,请设计一个实验确定此观点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属钛(Ti)因为具有许多神奇的性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被誉为“未来金属”。常温下钛不和非金属、强酸反应,加热至红热时,能与常见的非金属反应。工业上由钒钛磁铁矿经“选矿”得到的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制取金属钛的主要工艺过程如下:
(1)从金属矿石中提炼金属一般需要经过三个阶段,上述工艺溶度积中涉及的有矿石中金属元素的还原、矿石的富集、金属的精炼;没有涉及的一个阶段是______________;生铁实际上属于铁______等元素形成的合金。若生产中碳的氧化产物主要为一种可燃性气体,请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产中碳除了用还原剂还原还原金属矿物外,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反应③是在氩气的环境中进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何从反应③后的固体中获得金属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在氯化过程中还有一种副产物VOCl3生成,实际生产中常在409K时用铜还原VOCl3,得到不溶于TiCl4的VOCl2,当有1molCu参加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A,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A、B、R、D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元素基态原子第I电离比B元素基态原子的第I电离能大,B的基态原子的L层、R基态原子的M层均有2个单电子,D属于VIII族原子序数最小的元素。
(1)写出基态D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
(2)已知高纯度R在现代信息技术与新能源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工业上生产高纯度R过程如下:
写出③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RHCl3的沸点是31.5℃,则该物质的晶体类型是____________,中心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_________,该物质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
(3)A的第I电离能比B的第I电离能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A、B两元素与R形成的共价键中,极性较强的是_________。A、B两元素间能形成多种二元化合物,其中与A3-互为等电子体的物质化学式为___________
下列是某有机物合成反应的流程图:
已知甲溶液遇石蕊溶液变红。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③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目标产物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丙的分子式为_________。
(2)写出生成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实际需要两步才能完成,写出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第二步所用试剂及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丙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_种,写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6种峰的物质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遇FeCl3溶液呈紫色;②能发生银镜反应及水解反应;③苯环上只有2个取代基
21世纪最富有挑战性的课题之一是使汽油氧化直接产生电流,新研制的某汽油燃料电池的一个电极通入空气,另一个电极通入汽油蒸气,用氢氧化钾溶液作电解液,其装置如右图所示。填写下列空格。
(1)提炼汽油的原料是石油,石油是一种____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能源。汽油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 )固定的熔沸点。
(2)汽油燃料电池的能量转换形式是将________能直接转化为______能。
(3)若以C6H14表示汽油,通入汽油的那个电极是燃料电池_____极(选填“正”或“负” ),该电极的反应式为 ,通入空气的电极上发生了 反应(氧化或还原),若有32g的O2参加反应,则反应过程中转移了____mol e-。
(4)请设计一种简易的方法将此电池的碳酸钾溶液再生为氢氧化钾溶液。简述其操作过程:
。
电子垃圾的回收和利用是保护环境也是节省资源的重要课题。某研究小组从电子垃圾中回收得到金属废料,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用含有铝、铁和铜的废料制取氯化铝、绿矾晶体(FeSO4·7H2O)和胆矾晶体等工业原料。
请回答:
(1)步骤Ⅰ、Ⅱ、Ⅲ中均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
(2)溶液A中的离子主要有________;试剂X是________。
(3)溶液D的主要成分是 ;要从溶液D中得到溶质D采取的方法是 。
(4)进行步骤Ⅱ时,该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及试剂将制得的CO2气体通入溶液A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产生的白色沉淀逐渐减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了避免固体C减少,根据下图所示,改进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用固体F制备CuSO4溶液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Cl是价廉且应用广泛的化工业原料,例如,纯碱工业、氯碱工业、氯酸钾工业、肥皂工业等。
(1)19世纪60年代氨碱法是纯碱工业广泛使用的方法,20世纪20年代以后被联合制碱法逐渐取代。
①请写出以NaCl为原料利用氨碱法生产纯碱的化学方程式 ;
②在联合制碱法中,纯碱工厂与 工厂进行联合生产,以方便的获得原料 ;
③在联合制碱法中循环使用,而在氨碱法中循环使用率不高的物质是 。
(2)氯酸钾是重要的化工业产品,在火柴、炸药、雷管、焰火等制造中有重要应用,工业中首先通过电解热食盐水制得氯酸钠,再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钾即可得到氯酸钾沉淀。
①在火柴、炸药、雷管、焰火的制造过程中大量使用氯酸钾,主要应用氯酸钾的 性;
②请写出电解食盐水生产氯酸钠的化学方程式 ,该工艺过程中使用的装置与氯碱工业中使用的装置主要区别有 (请答出两点);
(3)在肥皂的工业生成过程中,也要使用NaCl的目的是 。
在一个容积固定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A(g)+bB(g)pC(g)
ΔH=?反应情况记录如下表:
时间 |
c(A)/mol·L-1 |
c(B)/mol·L-1 |
c(C)/mol·L-1 |
0 min |
1 |
3 |
0 |
第2 min |
0.8 |
2.6 |
0.4 |
第4 min |
0.4 |
1.8 |
1.2 |
第6 min |
0.4 |
1.8 |
1.2 |
第8 min |
0.1 |
2.0 |
1.8 |
第9 min |
0.05 |
1.9 |
0.3 |
请仔细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a=________,b=_________,p=__________。(取最小正整数)
(2)第2 min到第4 min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v(A)="_______" mol·L-1·min-1。
(3)由表中数据可知反应在第4 min到第6 min时处于平衡状态,若在第2 min、第6 min、第8 min时分别改变了某一反应条件,则改变的条件分别可能是:
①第2 min__________或___________
②第6 min_____________;
③第8 min_____________。
(4)若从开始到第4 min建立平衡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35.92 kJ,则该反应的ΔH=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