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2013年中考复习化学专题之实验探究题(一)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友情提示:以下所选装置均填装置序号)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           ;②      
(2)写出一个初中化学中用装置C制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该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3)收集(2)中所得气体可选用的一种装置是    ,利用该装置还能收集的一种气是    
(4)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上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    ;如果用右图所示装置收集乙炔,气体应从   (填“a”或“b”)端管口通人。

来源:2013年中考复习化学专题之实验探究题(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氧化硫(SO2)的含量是空气质量监测的指标之一。请你参与兴趣小组对二氧化部分性质的实验探究。

(1)若雨水的pH小于5.6,表明空气受到污染。为了测定二氧化硫水溶液的pH,小明同学向一个集满二氧化硫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适量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使二氧化硫充分溶解(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形成亚硫酸),打开瓶塞,测定瓶中二氧化硫水溶液pH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探究二氧化硫能否与氢氧化钠反应,小宁同学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发现试管内液面上升。小宁同学由此得到结论:二氧化硫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你认为小宁同学由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          (填 “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兴趣小组同学取刚降到热电厂附近的雨水进行测定,每隔五分钟测一次pH,其数据如下表所示:

分析上述数据变化,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针对此结论,你猜测其中的原因为                                  。结合大理石被酸雨腐蚀的事实,你认为碳酸、硫酸、亚硫酸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3年中考复习化学专题之实验探究题(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有以下实验仪器,请按要求填空:

(1)仪器⑤的名称是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需用到的仪器有       (填序号),还缺少的仪器是           (填名称);如果用石灰石与盐酸反应制取CO2,可选上述仪器中的              (填序号)组合成制气装置。
(2)某同学利用仪器①与⑥组合成一个贮气装置。当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甲烷(甲烷难溶于水、比空气轻)时,气体应从仪器①的         (填“a”或“b”)通入;集满甲烷后将其导出使用时,水应该从仪器①的            (填“a”或“b”)导入。该装置还有其它用途,请你任举一例:                  
(3)下列对实验现象或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选错一个扣1分,本小题不出现负分)。
①铁丝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②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③将CO还原Fe2O3的尾气直接排入空气;
④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沾在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稀硼酸溶液;
⑤加热高锰酸钾制备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满氧气后,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来源:2013年中考复习化学专题之实验探究题(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松花皮蛋是我们喜爱的食品。某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制皮蛋料泥的原料主要是:生石灰、纯碱、草木灰(含K2CO3)等。同学们对料泥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猜想Ⅰ:料泥的主要成份是Ca(OH)2、NaOH、KOH、CaCO3、灰份;
猜想Ⅱ:料泥的主要成份是NaOH、KOH、Na2CO3、CaCO3、灰份。
【实验与现象】实验过程与现象如下图:

【问题与讨论】
(1)步骤②中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玻璃棒在步骤②中的一种作用:                           
(2)步骤③的现象说明滤渣中含有:              (写化学式)。
(3)请写出步骤①发生的任意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由上述实验现象推断,猜想       是正确的,其理由是                          

来源:2013年中考复习化学专题之实验探究题(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有以下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⑤的名称是        ;取用粉末状固体必须用到的仪器是    (填序号)。
(2)如果用加热KMnO4的方法制取氧气,制气装置应选仪器          (填序号)。
(3)如果用H2O2分解来制取氧气,制气装置最好选用仪器                (填序号);其化学方程式为:                                    ;这种装置还可以用来制CO2,其收集气体的方法为           法。
(4)比较(2)和(3)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最好选用方法(3)的原因是                   。(5)把上面分解KMnO4制取氧气的仪器装配好后,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方法为:                                        

来源:2013年中考复习化学专题之实验探究题(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碱石灰”是CaO和固体NaOH的混合物,极易与空气中水蒸汽和CO2反应而变质。某同学对一瓶久置的“碱石灰”作了如下探究:
(1)【猜想】
猜想Ⅰ:没有变质,“碱石灰”只含有CaO、固体NaOH;
猜想Ⅱ:已完全变质,“碱石灰”全部变成了CaCO3和Na2CO3
则CaO与水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                                   
(2)【实验】如图所示:

(3)【判断】
a.若Ca(OH)2、CaCO3和Na2CO3投入到水中不会放热,则由操作②现象判断:猜想Ⅱ        (填:成立、不成立)
b.操作④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由操作⑤⑥的现象判断:滤液中含有           (写化学式);由此判断猜想Ⅰ          (填:成立、不成立)。
c.综合a和b的结论,判断该样品变质情况为                     
(4)【拓展】由上述实验说明,实验室中“碱石灰”应      保存;操作③中玻棒的作用是                                         

来源:2013年中考复习化学专题之实验探究题(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 I )是部分常用化学仪器或装置,图(Ⅱ)是部分“微型”化学仪器或装置(“微型”仪器做实验,其试剂用量和废物排放量是通常用量的l/10或更少,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对比图(I)图(Ⅱ)回答以下问题:

(1) 图( I )中A、B的名称分别是                            ;若用D装置除去O2 中的水蒸气,则D中应装入的液体是          ,气体应从       口通入(填字母)。
(2)用图(Ⅱ)中的“微型”仪器做实验,固体只需极少量、液体用量也很少(或只需1~2小滴),相对用图(I)仪器做实验的优点是                  (填序号):
①节约药品用量          ②能完全消除实验污染
③方便个人或家庭实验    ④若需加热也能节约燃料
(3)图( I )中的C装置的作用相当于图(II)中的装置               (填字母),它们在实验操作上的共同优点是通过控制                      来控制反应速度。
(4)图( I )中的C装置和图(II)中的“多用途U型管”(是在U型管中套人一个底部有小孔的具支试管)都可用做“固一液”反应制取气体。若在反应进行中分别将两装置的橡胶管中部夹上铁夹,可能出现的现象是:C装置                                     
“多用途U型管”                                                         

来源:2013年中考复习化学专题之实验探究题(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确定木炭还原氧化铜后的固体成份,请你与兴趣小组的同学完成以下探究
【对固体猜想】
猜想I:全部是金属铜;           猜想Ⅱ:除铜外,还含有氧化铜;
猜想Ⅲ:除铜外,还含有木炭;     猜想Ⅳ:除铜外,还含有氧化铜、         
【进行实验】实验流程见下图:
【问题与讨论】
(1)步骤②包括溶解、       两步操作,它们共同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         
(2)C的化学式为        ,D的化学式为        ,由此推出固体B中含有         (写化学式),步骤④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结合(2)的结论推断:如果溶液A显蓝色,则溶液A的溶质的化学式为         ,说明样品中含有            ,则证明猜想             成立;如果溶液A无色,则证明猜想              成立。

来源:2013年中考复习化学专题之实验探究题(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红发现松软的面包、酥脆的饼干内部都有许多小孔(如图所示)。为探究这个问题,她从面点师那里了解到:此类食品制作过程中加入膨松剂,碳酸氢钠就是一种常用的膨松剂。小红从超市买来一袋膨松剂(碳酸氢钠),按照研究物质的一般方法,对其进行探究。

①阅读使用说明:一使用时与面粉混合均匀,加水拌和,成型后直接焙制;
②观察到样品为白色粉末状物质;
③取少量样品加入水,发现其完全溶解;
④用pH试纸测溶液的酸碱度 pH=11;
⑤取少量样品,向其中加人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
⑥取适量样品放人试管加热,产生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l)请你通过以上实验判断,碳酸氢钠的水溶液显    性,使面包、饼干形成小孔的气体应该是    ,你猜测产生这种气体的原因有                           
(2)将少许面粉加人水中 取上层液用pH试纸测量,显中性,由此你认为碳酸氢钠能使食品膨松的主要原因是                                            
(3)请你通过以上探究活动,总结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                        
(4)请写出你所了解的碳酸氢钠的其它两个用途                             

来源:2013年中考复习化学专题之实验探究题(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兴趣小组根据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编号仪器名称:a            ,b         ;在实验时,若发现酒精灯里有足够的酒精,却不能点燃,其可能原因是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C和D装置进行实验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紫红色,原因是            
(3)若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和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组合       (填字母),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右图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          (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

(5)由(2)(3)可得出:C装置适合于               反应制取气体的实验,A、B装置适合于               反应制取气体的实验。(填序号)
固体   ②固体和固体加热    ③固体和液体不需加热

来源:2013年中考复习化学专题之实验探究题(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通过有关资料得知在宇宙飞船上可以安装盛有Na2O2(过氧化钠)的装置,它的作用是与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于是他进行以下的探究活动:

(1)他用右图装置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为检验收集到的氧气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他应向集气瓶中滴入          ,振荡,发现             ,证明他收集到的氧气中还含有CO2。为使他能收集到一瓶较为纯净的氧气,你认为他应在甲、乙装置中间再连接以下的哪个装置?        

(2)进一步探究反应后玻璃管中剩余白色固体的成分。
【进行猜想】提出两个猜想:猜想①:白色固体含有过氧化钠;猜想②:白色固体含碳酸钠。
【查阅资料】过氧化钠为白色粉末,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
【实验探究】下面是对白色固体进行实验探究的实验报告,请填写表中空白。

实验目的
操作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检验白色固体是否含有过氧化钠。
1、取该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水;
2、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
 
1、               
2、               
白色固体加入水后有      生成,白色固体含过氧化钠。
           
          
取该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里,向试管中滴                
                 
                 
白色物质中含有碳酸钠。

【实验反思】①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过氧化钠常用于潜水艇、宇宙飞船上制取氧气的优点是(答2点)              

来源:2013年中考复习化学专题之实验探究题(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装置B中仪器R是分液漏斗,可以调节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请回答:

(1)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其化学方程式
                                                      
(2)分解过氧化氢制得的氧气常带有少量水蒸气,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气体从发生装置出来后,经过的导气管口正确的连接顺序是(  )(  )(  )(  )(  )
(3)若B装置中装有石灰石和稀盐酸,则该装置可用于制取_________气体。收集该气体时通常用       法。制这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4)若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常要加入二氧化锰做        剂,应选用的发生
装置是       ,其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
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需在试管口放             

来源:2013年中考复习化学专题之实验探究题(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其中含有80多种元素。可以从海水中提取食盐,也可以从海水中提取用途广泛的金属镁,其制取工艺流程如下:

(1)从海水中提取食盐,是利用日光和风力使水分       ,得到食盐。
(2)要将Mg(OH)2沉淀分离出来,进行的操作甲的名称是            ,如果在学校实验室中完成该实验,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                ,该操作中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3)小明学习化学后知道,镁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固体。但他在空气中点燃镁条时,却发现在生成的白色固体中还夹杂着少量的淡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为什么会生成淡黄色固体?
[查阅资料]小明查阅资料,记录了下列几种物质的颜色:
其他同学认为不必查阅氯化镁的颜色,理由是                                
[提出猜想]分析资料,小明认为淡黄色固体可能是由镁与空气中的      反应生成的;
[实验探究]小明设计实验证实了自己的猜想,他的方案可能是                        
[实验结论]根据小明的实验结果,写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反思与评价]通过上述实验,你对燃烧有什么新的认识?                   
[知识拓展]由上述实验结果,若有12g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则所得产物的总质量m      20g  (填:“>”、“=”或“<”)。

来源:2013年中考复习化学专题之实验探究题(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实验小组将洁净的铁钉投入到氯化铜溶液中,发现铁钉表面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气泡产生,生成的气体是什么呢?
【提出猜想】实验小组的同学对产生的气体提出猜想:可能是CO2、HCl、Cl2、O2、H2
【查阅资料】25℃时,HCl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是500,极易溶于水;Cl2在水中的溶解度约是2,易溶于水,它能与NaOH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讨论分析】依据猜想和资料,实验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讨论:
(1)甲同学从物质组成的元素角度分析,认为猜想中最不可能的气体是__________。
(2)乙同学根据资料推理得出产生的气体不可能是     ,理由是:                  
(3)丙同学认为是O2,则检验O2的方法是                                  
(4)丁同学认为是Cl2,则只需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中,称量通气前后洗气瓶的质量进行检验。
【设计方案】实验小组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下的试验方案,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

(1)如果产生的气体是O2和H2,你认为装置C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是               
(2)戊同学认为:为确保安全,实验前应先收集一试管气体,用拇指堵住管口,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靠近酒精灯火焰,移开大拇指点火,若没有听到                    ,方可采用上面的装置进行实验。
【验证实验】经戊同学确认安全后,小组同学首先对装置A进行称量,再将收集到的干燥的气体从a处通入,过一会儿点燃C处的酒精灯,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表面含CuO的铜网变为光亮的红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停止通气,再称量装置A,发现质量无增减。
【实验结论】铁钉与氯化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       
【实验反思】(1)装置B中浓H2SO4           作用。
(2)由上述实验可以推出氯化铜溶液显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3)如果要测出氯化铜溶液的酸碱度,你认为应该选      来测定,具体的操作方法是:                                 

来源:2013年中考复习化学专题之实验探究题(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

根据上图回答以下问题:
(1)将仪器a与d连接,一般采取的措施是                
(2)图乙所示的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
(3)利用装置丙能进行的实验是            (填写序号)
A.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B.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
C.用氯酸钾制取氧气
(4)图丙的气体发生装置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要使装置更加完善,可选用图丁中的    (填写仪器序号)代替图丙中的          (填写仪器名称).

来源:2013年中考复习化学专题之实验探究题(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按图组装仪器,关闭止水夹,通电使红磷燃烧.请回答下列问题:

(1)燃烧的现象是        
(2)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了,你认为原因是                       ;
(3)冷却后,松开止水夹,你观察到的现象为                                

来源:2013年中考复习化学专题之实验探究题(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

(1)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可以探究水的组成.通电一段时间后,两试管上方聚集无色气体,甲、乙两种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经检验,甲气体是     .此实验说明水是由    两种元素组成.
(2)饮用酸碱度或硬度过大的水都不利于人健康.可用     测定水的酸碱度.检验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        .请你说出生活中使硬水软化的一种常用方法      .
(3)自来水消毒过程中会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图2表示:
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填化学式),D物质(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分析以上微观过程,你能总结出的一条结论是                                  .

来源:2013年中考复习化学专题之实验探究题(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实验室中可以用双氧水来制取氧气,可能用到下列几种装置,请回答: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为                                (写化学方程式).
(2)所用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代号);该装置还可制取         (填一种气体).
(3)若用装置B(加入一定量浓硫酸)除去氧气中少量的水蒸气,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

来源:2013年中考复习化学专题之实验探究题(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备和性质的探究,邀请你一同参加.

(1)请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的配套装置是   或    .(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
(3)实验室制取CO2气体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请写出实验室制CO2的化学方程式                                  
(4)若F装置中盛有紫色石蕊溶液,通入CO2气体后,溶液变红,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来源:2013年中考复习化学专题之实验探究题(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制备、收集、检验的多功能装置.

(1)图中甲装置常用于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利用甲装置还能制取          气体.
(2)若在乙装置中盛满水,用排水法收集(瓶口向上)一瓶氧气,气体从      端(填字母“a”或“b”)通入.
(3)某同学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不复燃,原因可能是                                  .

来源:2013年中考复习化学专题之实验探究题(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列实验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A实验中集气瓶内预先装少量水的目的                                   ;
(2)B实验中的错误是                                                     ;
(3)C实验中的错误是               ,称取氯化钠的实际质量为        g.

来源:2013年中考复习化学专题之实验探究题(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今年以来,我国长江中下游遭遇大范围持续干旱,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抗旱,已见成效.回答:

(1)有些村庄打深井取用地下水,可用简易的方法检验地下是硬水还是软水的物质是         ;
(2)某同学将浑浊的水用简易净水器(如图)进行净化处理,其中起吸附作用的是        ;
(3)为了缓解旱情,当地政府捕捉契机,实施人工增雨,下列能用于人工增雨的物质是   (填序号)A.熟石灰  B.纯碱   C.干冰
(4)爱惜水资源,从我做起.请你举一例节约用水的做法:                           .

来源:2013年中考复习化学专题之实验探究题(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为探究物质燃烧条件设计的实验.甲中的白磷未燃烧,而乙中的白磷发生了燃烧.

(1)该实验主要探究的燃烧条件是                    
(2)白磷(P4)燃烧的产物与红磷相同,请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如仅用该装置进行实验,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应做到:①白磷    ;②将锥形瓶B      

来源:2013年中考复习化学专题之实验探究题(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干燥氧气的装置:(提示:分液漏斗可以防止气体外逸)

(1)写出图中标号d的仪器名称            
(2)a中的药品是             ;c中试剂的作用是                    
(3)请说明如何改正装置中的两处错误:              、                    .

来源:2013年中考复习化学专题之实验探究题(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条件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①为探究催化剂的种类对氯酸钾分解速度的影响,甲设计以下对比试验:
I.将3.0gKClO3与1.0gMnO2均匀混合加热
II.将xgKClO3与1.0gCuO均匀混合加热
在相同温度下,比较两组实验产生O2的快慢.
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II中x的值为          
②乙探究了影响双氧水分解速度的某种因素,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本实验中,测量O2的装置是        (填序号).C

实验结论:在相同条件下,           ,双氧水分解得快.
丙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通过比较           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来源:2013年中考复习化学专题之实验探究题(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