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语文 / 试卷选题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2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 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②怆悢(liàng):悲伤。

1.

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

2.

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省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1~2题。
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注】争:怎。

1.

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而秦观说"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请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何不同。

2.

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2题。

咏素蝶诗  刘孝绰[注]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

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

答:

2.

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一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1~2题。
梦中作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柬,斧已拦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1.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

2.

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答: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卷语文(全国卷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1~3题。

访隐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
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①坞:山坳。  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1.

在诗句中,与试题相呼应的最关键的一个字是

2.

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答:

3.

下列诗句与这首诗所寄寓的情怀最相近的一项是(

A.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B.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C.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D.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福建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2题。

送人归京师①
陈与义②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1.

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

答:

2.

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

来源:2010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江西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好事近
陆游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蘋红蓼,映一蓑新绿。
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注】①本词写于作者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

1.

(1)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

答:

2.

(2)简析下片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答: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手唐诗,按照要求作答
峡口送友人(司空曙 唐诗)
峡口花飞欲尽春,
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
今日翻成送故人。
送蜀客  
剑南风景腊前春,   
山鸟江风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较远,   
自缘身是忆归人。

1.

"峡口送友人"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通过哪些意象表达出来的?

2.

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各表达了什么情感?

3.

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采用了反面烘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陈与义

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归。 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

一凉恩到骨,四壁事多违。 衮衮繁华地,西风吹客衣。

注:①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这首诗作于政和八年(1118),当时作者正闲居京城等候授职。②祝融:火神,这里指夏季。③四壁:家

四壁,指穷困。④衮衮:众多,这里指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繁华地:指京城。

1.

第二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

前人认为这首诗写雨是妙在"若即若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岁暮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轻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洲(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做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1.

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

2.

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答: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安徽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1.

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

2.

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

3.

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江苏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古风(其三十九)
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辉,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③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激发的基调。
B. 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 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百日将近、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D. 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鵷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2.

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1~2题。

望江东
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
[注] ①阑:阻隔;阻拦。②直饶:纵使。分付:交付。

1.

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

2.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

来源:2010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广东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1~2题。
菩萨蛮 ·北固题壁    
【清】郭麟
青天欲放江流去,青山欲截江流住。侬也替江愁,山山不到头。
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毕竟笑山孤,能留侬住无?

1.

简析"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中"住"字的含义。

2.

词的上阕说"依也替江愁",下阕说"毕竟笑山孤","愁"与"笑"是否矛盾?为什么?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定  林

[宋]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①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 ②仍:又。

1.

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

答:

2.

诗人为什么认为"悲虫"也会有"好音"?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浙江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1~2题。

减字木兰花

向子湮

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

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

【注】向子諲yīn(1085-1152),字伯恭,号芗林居士,临江(今江西清江县)人。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荫补官。徽宗宣和间,累官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高宗建炎处任迁江淮发运使。素与李纲善,李纲罢相,子湮也落职。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围潭州,子諲率军民坚守八日。绍兴中,累官户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对秦桧议和,落职居临江,其诗以南渡为界,前期风格绮丽,南渡后多伤时忧国之作。有《酒边词》二卷。

1.

"斜红叠翠"一句,"红""翠"和"斜""叠"字对春景的描写各有其妙,请简要分析。

答:

2.

本词隐含了怎样的伤感之情?

答: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四川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