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江苏]2011-201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初三第一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A.葡萄酿酒 B.水结成冰 C.钢铁生锈 D.酒精燃烧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初三第一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常见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太湖水 B.冰水 C.过氧化氢溶液 D.净化后的空气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初三第一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五氧化二钒(V2O5)中钒元素的化合价为

A.-3 B.+1 C.+3 D.+5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初三第一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加碘食盐、高钙牛奶中的“碘”和“钙”是指

A.单质 B.分子 C.原子 D.元素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初三第一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O B.Si C.Al D.Fe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初三第一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是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从图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A.金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一个金原子的中子数为79
C.一个金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9 D.金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7g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初三第一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不相符的是

A.N2——1个氮分子中有2个氮原子 B. 2H——2个氢元素
C.2H2O——2个水分子 D. CuO——氧化铜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初三第一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遵守实验室规则,学习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液体的量取 C.液体的加热 D.熄灭酒精灯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初三第一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关于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B.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C.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和体内物质反应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初三第一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初三第一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好化学,必须要熟悉物质的组成与分类。下图中“○”和“●”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则下列各图示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初三第一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有分别盛有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的三瓶气体,最简单的区别方法是

A.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B.测量三种气体的密度
C.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D.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初三第一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对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A.在河水中加入明矾可除去所有杂质
B.提倡长期用纯水(蒸馏水)烧菜、煮饭等
C.水体有自净能力,末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
D.在淡水资源缺乏的海岛上,可考虑用蒸馏法从海水中提取淡水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初三第一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调节天平平衡,后称量
B.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先检验气体的纯度,后点燃
C.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D.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用手紧握试管,后将导管一端放入水中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初三第一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今人们对空气污染关注的程度不断加强,下列情况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用氢气作燃料 B.露天焚烧垃圾
C.汽车排放尾气 D.节日燃放烟花爆竹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初三第一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虾青素(C40H52O4)是一种具有极强的抗肿瘤、抗氧化性能的物质,可增强动物免疫。下列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虾青素是由三种原子构成
B.虾青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0︰52︰4
C.虾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96
D.虾青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初三第一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它们具有熔点高、密度小、抗腐蚀性能好等优良性能,因此被广泛用于火箭、航天飞机、船舶和化工等。已知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中子数为26,则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48 B.26 C.22 D.4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初三第一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并产生大量的白雾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
C.硫磺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初三第一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资料或实验证据的分析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下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
B.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
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
D.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初三第一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试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⑴写出化学符号:
①铂元素______;②2个钡原子______;③2个硫离子____;④+3价的铝元素______。
⑵用化学式填空:
①三氧化硫:_______;②碳酸钙:______;
③氯化亚铁:______。
⑶写出下列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
①2OHˉ_____________;
②H2O______________。
⑷右图是物质基本分类和基本转化关系
图,试按下列要求填空:
物质类别:①        ,②          
变化类型:③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初三第一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选用下列物质填空:氧气、氢气、氮气、二氧化碳、氖气、氦气、水
⑴可充填安全气球的气体__________;⑵覆盖地球表面3/4的液体______________;
⑶最清洁的燃料___________________;⑷航标灯中充入的气体,通电发红光______;
⑸动植物呼吸产生的是_____________;⑹用于作保护气和制氮肥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初三第一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并在题后括号中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⑴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
⑵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
⑶铁丝在纯氧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初三第一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为电解水的装置简图。

⑴通__________(填“直流电”或“交流电”)一段时间后
停止通电,试管A和试管B中所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
约为____________。试管A中的气体是______;
⑵这个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初三第一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A、B、C、D四种元素,A元素的原子没有中子;B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C+的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D元素的原子有三个电子层,第一层和第三层电子数的和比第二层电子数多1。
试回答:⑴A、D二种元素的名称或符号是:A_________、D_________;
⑵B、C二种元素的离子符号:B_________、C_________;
⑶C、D二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初三第一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请认真分析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IA
 
0
1
1  H

1.008
2  He

4.003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2
3  Li

6.941
4  Be

9.012
5  B

10.81
6  C

12.01
7  N

14.01
8  O

16.00
9  F

19.00
10  Ne

20.18
3
11  Na

22.99
12 Mg

24.31
13  Al

26.98
14  Si

28.09
15  P

30.97
16  S

32.06
17  Cl

35.45
18  Ar

39.95

⑴请从上表中查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⑵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填序号):
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质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⑶元素周期表中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通过分析,同一周期元素之间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如:         (填字母序号)、……
A.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B.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C.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⑷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12的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上图,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说明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
           关系密切。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初三第一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庆期间小明同学去惠山旅游时,用瓶装了一些山下的泉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取水后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操作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⑶操作②是加活性炭过滤,利用其_________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
⑷要检验“清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取样品加入_________。制得的蒸馏水属于_________(填“硬水”或“软水”)。
⑸在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中,在水中要放碎瓷片,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初三第一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简答题。
⑴许多实验中都会用到试管,不合理的使用方法易使试管破裂。在给液体加热的实验中,哪些正确的操作可以防止试管破裂?(至少写2条)
⑵一些燃烧实验常在容器中放少量的水,但作用各不相同。试回答: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实验前瓶中装少量水的作用是什么?你还能想到什么实验也需要在瓶中预先装少量水?
⑶请从微观的角度解释由分子构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不同。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初三第一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结合图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⑴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
⑵实验室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则你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如果要收集比较干燥的氧气,你会用           收集。
⑶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                                ,若选择A和D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则要对A装置进行的改进是           
                           。实验结束时应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______________________,否则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炸裂试管。
⑷常温下实验室可用金属锌粒和稀硫酸液体反应制取较纯净的氢气,则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初三第一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氧气。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有关氧气的系列探究实验。

探究一: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进行探究。
⑴如右图所示装置和药品进行实验,反应的化学式表
达式是:                  
⑵小明同学认为可用铁丝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
含量,小丽同学认为不可以,其原因是:    
                 
⑶小芳同学用木炭代替红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结果却发现水几乎没有倒吸。小组内同学帮她仔细检
查,发现装置的气密性及操作步骤均无问题。你认为
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                
⑷小组内同学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                                                     
探究二:以下是该小组探究影响H2O2溶液反应速率部分因素的相关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H2O2溶液浓度%
H2O2溶液体积/mL
温度/℃
MnO2的用量/g
收集氧气的体积/mL
反应所需
的时间/s

5
1
20
0.1
4
16.75

15
1
20
0.1
4
6.04

30
5
35
0
2
49.21

30
5
55
0
2
10.76

⑴写出实验室用H2O2溶液和MnO2混合制氧气的化学式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
⑵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____________有关;
从实验③和④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通过上述实验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使用MnO2可以加快H2O2溶液反应速率。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初三第一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核事故时往往泄漏出污染物(具有放射性的碘原子)。为避免核辐射,需一次性口服100毫克不具放射性的碘原子,使人体甲状腺中碘达到饱和而不再吸收外界的碘,从而起到保护作用。假设所处的环境已受污染,通过服用加碘食盐的方法能否有效起到避免核辐射的目的呢?
【查阅资料】成人每天食用食盐的质量通常为6g;某种加碘食盐的标签如图所示。
⑴碘酸钾(KI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
⑵碘酸钾中K︰I︰O的元素质量比为___________;
⑶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⑷每袋加碘盐至少含碘酸钾多少毫克?
(要求:写出必要的计算步骤,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问题分析】若要使人体甲状腺中的碘达到饱和,至少需要一次性食用该品牌碘盐____kg。
【结论】日常服用加碘食盐__(填“能”或“不能”)起到避免核辐射目的,原因是_____。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初三第一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