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江苏]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淮安卷)化学解析版

为纪念化学学科对人类的贡献,联合国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主题是"化学一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人类未来最理想的能源是(

A. B. 石油 C. 天然气 D. 氢气
来源: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淮安卷)化学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干冰升华 B. 食物腐败 C. 矿石粉碎 D. 酒精挥发
来源: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淮安卷)化学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某同学采用燃烧法除去一瓶空气中的氧气,下列物质中最适宜选用的是(  )

A. 红磷 B. 硫粉 C. 蜡烛 D. 铁丝
来源: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淮安卷)化学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的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需要能量.下列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营养素是(  )

A. 糖类 B. 油脂 C. 蛋白质 D. 维生素
来源: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淮安卷)化学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

倾倒液体

B.

稀释浓硫酸

C.

检查气密性

D.

收集氧气

来源: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淮安卷)化学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表示的化学用语中,不正确的是(

A. 2 个硫原子: 2 S B. 银元素: A g
C. 1 个钠离子: N a + 1 D. 2 个氮分子: 2 N 2
来源: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淮安卷)化学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

A. 用自来水洗手 B. 用洗涤剂清洗餐具
C. 用汽油清洗油污 D. 用盐酸清除铁锈
来源: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淮安卷)化学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一瓶是稀硫酸,另一瓶是氢氧化钠溶液.下面是四位同学提供的四种试剂,其中不能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  )

来源: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淮安卷)化学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铁酸钠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使用的一种新型净水剂,制取铁酸钠( M )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2 F e N O 3 3 + 16 N a O H + 3 C 1 2 2 M + 6 N a N O 3 + 6 N a C l + 8 H 2 O ,则 M 的化学式为(

A. N a 2 F e 2 O 8 B. N a F e O 4 C. F e 2 N a O 4 D. N a 2 F e O 4
来源: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淮安卷)化学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

A. 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B. 在密闭容器内加热一定质量的铜粉
C. 将一定质量的 K N O 3 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
D. 向一定质量部分变质的 N a O H 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来源: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淮安卷)化学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从①活性炭②聚乙烯③熟石灰④硝酸钾中选择适当物质,用其序号填空
(1)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2)可用作复合肥料的是

(3)能吸附水中色素和异味的是

(4)可用于包装食品的合成材料是

来源: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淮安卷)化学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某同学构建的有关氧气获得和性质的网络图.请根据题12图回答有关问题:

(1)电解水是实现转化①的途径之一,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室用转化③获得 O 2 时,通常需要在 H 2 O 2 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 M n O 2 ,其中 M n O 2 作用.
(3) C O 2 O 2 相互转化的方法很多.在自然界中, C O 2 转化为 O 2 的主要途径是绿色植物的作用.
(4)转化⑥是实验室制取 O 2 的方法之一,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来源: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淮安卷)化学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炼铁厂以赤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2O3)、焦炭、石灰石、空气等为主要原料炼铁,主要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请根据题13图和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生铁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炼铁厂用来炼铁的主要设备是
(3)反应过程①②③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
(4)原料中焦炭的作用有.

来源: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淮安卷)化学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年3月1113下午,日本宫城县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大地震造成福岛第一核电站冷却系统失灵,放射性物质泄漏.核泄漏造成放射性碘一131可能被附近居民吸收,引发人体疾病.

(1)碘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1图,从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有(填序号).

A. 碘属于金属元素 B. 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g
C. 碘的原子序数为53 D. 碘的元素符号是I

(2)民间传言食用碘盐能防辐射,因而出现一些地方公众盲目抢购碘盐的情况.2图是某超市销售的一种碘盐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回答:①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②世界卫生组织提醒:成人每天服用量约为90mg的碘元素,可减少人体甲状腺对放射  性碘--131的吸收,从而有效防止核辐射.假设每人每天食用5g上述碘盐,则每人每天最多能从碘盐中吸收
mg碘,所以仅食用碘盐(填"能"或"不能")有效防止核辐射.

来源: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淮安卷)化学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给仪器和药品(金属片表面已经过打磨),验证    A l F e C u 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强弱顺序.
(1)金属片表面需经过打磨的原因是(2)若他们仅通过改变依次插入这一支试管中三种金属片的顺序,设计了如下六种实验方案(假设每次反应中金属均过量,且反应充分进行)
A 1 F e C u      ② A l C u F e     ③ F e A 1 C u F e C u A 1      ⑤ C u F e A 1     ⑥ C u A l F e 其中能正确验证出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的实验方案有(填序号)

来源: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淮安卷)化学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兴趣小组选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 C O 2 制取和性质实验,请你根据所学知识,依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为.

(1)收集少量 C O 2 气体应选择(填装置序号).
(3)若 A D 连接,则 D 中出现的现象是,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若 A F 连接,则 F 中低的蜡烛先熄灭,高的蜡烛后熄灭,由此说明了 C O 2 的性质有

来源: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淮安卷)化学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华同学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 N a C l 溶液,操作流程如图1:

(1)小华同学应称取氯化钠的质量是
(2)指出图中的一处错误:
(3)在用托盘天平称取食盐的过程中,发现指针已偏向分度盘左侧,他接下来的操作是
 
(4)在用量简量取水的过程巾,当液面接近刻度线时,他的操作如2图所示,其中规范的是(填序号).

(5)如果小华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20%,则造成此误差的可能原因有(填序号).
A.称量前天平没有调平    
B.称量纸上残留少量食盐 
C.向烧杯中加水时,有少量水溅出烧杯外.

来源: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淮安卷)化学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母亲节前夕,阳阳对妈妈给外婆购买的" X X 牌"苏打饼干及其配料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化学课上,阳阳听老师说过,苏打是碳酸钠 N a 2 C O 3 的一个俗名,她再仔细阅读该饼干的配料表如下:小麦粉、小苏打….她思考:配料中小苏打有何作用?如何鉴别苏打 N a 2 C O 3 和小苏打 N a H C O 3 ?


下面是阳阳进行的研究性学习过程,请你参与并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获悉】
(1)相同条件下, N a 2 C O 3 溶液比 N a H C O 3 溶液的碱性强;
(2) 20 时, N a 2 C O 3 N a H C O 3 的溶解度分别为 21 . 3 g 9 . 6 g
(3) N a H C O 3 270 时能发生如下分解反应:
2 N a H C O 3 = 加热 N a 2 C O 3 + H 2 O + C O 2 ,而 N a 2 C O 3 受热不易分解.

【实验过程】
实验一:验证 N a 2 C O 3 N a H C O 3 热稳定性的差异.在老师的指导下,你们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若实验现象为(1),则能得出 N a H C O 3 受热易分解, N a 2 C O 3 受热不易分解.
实验二:用酸碱度的差异鉴别 N a 2 C O 3 N a H C O 3 .你们若用广泛 p H 试纸测定相同条件下两种溶液的 p H ,则 p H 较大的是(2).
实验三:用 20 时溶解度的差异鉴别 N a 2 C O 3 N a H C O 3
请完成下表:(忽略溶解过程中热量的变化)

实验操作
预期的现象和结论
(3)                                     
(4)                                      

【交流总结】
(1)配料中小苏打主要起发泡作用.
(2)可以通过溶解度、酸碱度等差异来鉴别 N a 2 C O 3 N a H C O 3
通过上述研究性学习过程.你们认为小苏打 N a H C O 3 除用于食品工业外,在日常生活及实验室中还有哪些应用,试举一例:.

来源: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淮安卷)化学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二氧化碳也是一种宝贵的碳氧资源.以 C O 2 N H 3 为原料合成尿素 C O N H 2 2 是同定和利用 C O 2 的成功范例.它还可以与氢气反应生成多种有  机物,如甲烷( C H 4 )、乙烯( C 2 H 4 )等.试计算:
(1) C H 4 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
(2) C O N H 2 2 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   C O 2 转化为 C 2 H 4 的化学方程式为: 2 C O 2 + 6 H 2 = 一定条件 C 2 H 4 + 4 H 2 O ,若用24g  H 2 转化 C O 2 ,则理论上能生成 C 2 H 4 多少克(列式计算)?

来源: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淮安卷)化学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