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江苏]2011届江苏省南京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试卷

2011年5月20日上午,首批带有第二届青奥会会徽的天特许商品在南京面市.制作特许商品的下列材料中属于天然纤维的是(  )

A.腈纶 B.涤纶 C.棉纶 D.棉花
来源:2011届江苏省南京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钙奶”中“钙”是指(  )

A.原子 B.元素 C.分子 D.单质
来源:2011届江苏省南京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蒸馏水 B.矿泉水 C.自来水 D.天然水
来源:2011届江苏省南京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来源:2011届江苏省南京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中能用作钾肥的是(  )

A.氯化钾 B.尿素 C.磷矿粉 D.氨水
来源:2011届江苏省南京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科学家证实金星的大气层组成中含有硫化氢(H2S),H2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2 C.+1 D.+2
来源:2011届江苏省南京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来源:2011届江苏省南京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年3月,日本近海强震引发的海啸,造成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件,导致环境出现碘131超标,碘131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3,相对原子质量为131,碘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131 B.127 C.78 D.53
来源:2011届江苏省南京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 B.我国的人均水量居世界第一
C.加入肥皂水并搅拌,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D.水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中“□”表示人体的一些体液和排泄物的正常pH值范围,据此判断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血浆 B.唾液
C.胃液 D.尿液
来源:2011届江苏省南京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香烟的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
B.空气中二氧化硫增加可能导致酸雨增多
C.白色污染的消除办法是将废弃的塑料就地焚烧
D.二氧化碳、甲烷都是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来源:2011届江苏省南京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意大利罗马大学的科学家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4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N4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4约占空气体积的78%
B.N4是一种单质
C.N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D.由于N4与N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他们的性质相同
来源:2011届江苏省南京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

A.用铜制电线 B.用石墨制铅笔芯
C.用活性炭净化水 D.用盐酸除去金属表面的锈
来源:2011届江苏省南京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合金6g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如果生成0.2g氢气,该合金中的元素可能是(  )

A.Zn和Fe B.Cu和Au C.Zn和Cu D.Mg和Al
来源:2011届江苏省南京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为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a的溶解度最大
B.浓的a溶液中含有少量b,通常采用加热浓缩后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a晶体
C.20℃时,a、b、c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
D.10℃时,分别取用等质量溶剂配制成的b、c饱和溶液,再加热到70℃,若两溶液仍保持饱和状态,最多还能溶解b的质量小于析出c的质量
来源:2011届江苏省南京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香料化学家已经开发出多种脂类人工香料,如丁酸甲酯(化学式为C5H10O2)具有苹果香味.下列有关丁酸甲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丁酸甲酯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丁酸甲酯的每个分子有17个原子构成
C.丁酸甲酯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58.82%
D.丁酸甲酯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0:5:16
来源:2011届江苏省南京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Fe2+、OH-、SO42- B.H+、Na+、HCO3-
C.NH4+、H+、NO3- D.K+、H+、MnO4-
来源:2011届江苏省南京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因此燃烧均能看到火焰
B.化学反应常常伴随着能量变化,因此有能量释放的变化都是化学反应
C.原子失去电子后该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因此阳离子得到电子后一定变成原子
D.任何可燃气体跟空气充分混合后遇火时都有可能发生爆炸,因此当氢气、天然气、煤气等发生泄漏时,应杜绝一切火源、火星,以防发生爆炸
来源:2011届江苏省南京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果将物资按单质、氢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分类,如图中甲、乙、丙是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资,且相连物之间均能发生化学反应,下列说法符合图示要求的是(  )

A.当甲为氯化铵时,X可以为氢氧化钾
B.当甲、乙、丙分别为酸、碱、盐时,X一定不可能为碳酸钠
C.当X为氧气时,甲、乙、丙可以为氢气、红磷、葡萄糖
D.当X为稀盐酸时,甲、乙、丙可以为铜、氢氧化铜、硝酸银
来源:2011届江苏省南京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反之亦然.取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CO和O2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恢复到初始温度和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CO和O2的体积比为2:1
B、生成的CO2分子个数为原来气体分子数的三分之二
C、反应后气体的体积为原来的四分之三
D、反应后的气体中C、O原子的个数比为1:2

来源:2011届江苏省南京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实验室在B装置中用H2O2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收集氧气可用 D(填编号)装置;在收集过程中,当氧气充满集气瓶后,将导管从瓶口出移开,                                       在桌上.
(3)用A装置制取氧气时,试管中的棉花没有发生燃烧,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来源:2011届江苏省南京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溶液的配置和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

(1)配置1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
①计算: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  g;水的体积为   mL(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
②称量:调节托盘天平平衡后,将     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其质量.然后再右盘添加       .最后添加氢氧化钠固体,直至天平平衡.
③溶解: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倒入装有氢氧化钠固体的烧杯里,用玻璃棒          ,使其溶解,并冷却至室温.
④存储: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塞好橡皮塞并         ,放到指定的地方.
(2)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
①称取5.0g粗盐,用药匙逐步加入10mL水中,知道粗盐不再溶解为止.还需要进行的实验步骤的顺序为:称量剩余粗盐、       (填编号)

A.过滤 B.计算产率 C.蒸发 D.称量精盐

②过滤操作如图所示,指出其中的错误之处:                                   
            

来源:2011届江苏省南京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年为国际化学年,主题是“化学---人类的生活,人类的未来”.
(1)下列是与人类的生活与未来密切相关的物质:A.甲烷;B.酒精;C.石油;D.氢气.选择相应的编号填空.
        是实验室常用的燃料 
          可以提供清洁、高效的氢能
                   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经过加热分馏可得到汽油、柴油、石蜡等
(2)下列是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A.干冰;B.液液氮;C.碘化银(AgI).选择相应的编号填空.
①属于单质的是             
②属于氧化物的是              
③属于盐的是             

来源:2011届江苏省南京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做强做优电子信息等工业支柱产业.硅(Si)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常用以下方法制得纯硅,如下图所示:

(1)图中①、③发生了置换反应,②发生了化合反应.写出②和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②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
(2)完成一种表示置换反应的通式:单质(I)+化合物(I)=单质(Ⅱ)+________.
根据已学知识填表:

 
单质(I)
单质(Ⅱ)
相应的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各举一例)
A
金属
非金属
 
B
金属(I)
金属(Ⅱ)
 
C
非金属
金属
 
D
 
 
SiO2+2C高温、电炉Si+2CO↑

 

来源:2011届江苏省南京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中的物质都是初中化学所学的,其中A、B为单质,B是可供动植物呼吸的气体;甲、乙、丙为化合物,甲与过量的丙、乙与过量的丙两两反应的所有产物相同.图中“-”表示两端的物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B的化学式_________;写出一种丙的名称____________
(2)写出A和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乙→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来源:2011届江苏省南京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1)钢是含碳量为0.03%~2%的铁       .如碳素钢(主要成分为铁和碳)等.
(2)【查阅资料】一般情况下,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在潮湿的环境中接触时,活动性强的金属首先被腐蚀.造船工业为了避免轮船的钢铁外壳被腐蚀,通常在轮船外壳镶嵌的金属是         (填编号)

A.银块 B.铜块 C.锡块 D.锌块.
来源:2011届江苏省南京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浓硫酸与铁定(碳素钢)反应后产生气体的成分.
【查阅资料】①Fe与浓H2SO4反应,加热,有SO2生成
②C与浓H2SO4反应,加热,有CO2和SO2生成
③S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④SO2可使品红溶液的红色褪去,而CO2不能
⑤SO2可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使其褪色,而CO2不能
⑥碱石灰的主要成分为NaOH和Cao
【实验探究】
(1)称取24.0g铁钉放入60.0mL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的溶液X并收集到气体Y.甲同学通过实验测定并推知气体Y中SO2气体的体积分数为66.7%.同学们认为气体Y中还可能还有H2和Z气体,则Z气体可能是_______.探究实验的主要装置如图所示:

(2)装置A中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为确认Z的存在,需要将装置甲(如图所示)接入上述装置的(填编号)     之间.装置甲中的液体名称是                 

(4)实验中,如果观察到装置D中           ,且装置E中           ,则可确认Y中还有H2气体.
(5)如果需要测定限定体积气体Y中H2的含量(H2约为0.01g).除可用测量H2体积方法外,     (选填:“能”或“不能”)用称量上图中装置D、装置E的质量变化的方法,通过计算说明你判断的理由.

来源:2011届江苏省南京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电解水实验可以确定水的组成.甲、乙、丙三位同学对电解水后液体的酸碱性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电解水后的液体一定呈中性吗?
【查阅资料】
图Ⅰ所示装置可用于电解水实验;硫酸钠可增强水的导电性,硫酸钠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讨论】
三位同学分别向U形管中加入含有酚酞的硫酸钠溶液,接通直流电,观察现象,电解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
(1)实验中发现试管①电极附近的溶液迅速变红,管②电极附近的溶液任为无色,乙同学用pH试纸测定管②电极附近的溶液,pH小于7.说明试管①电极附近的溶液呈    性,管②附近的溶液呈_________(选填“酸”、“碱”或“中”)性.
(2)甲同学将实验后U形管中的溶液按图Ⅱ所示倒入烧杯中,发现红色立刻消失.乙同学、丙同学将试验后U形管中的溶液按图Ⅲ所示分别倒入烧杯中,发现红色不完全消失.经讨论与分析,乙、丙同学的试验中溶液的红色不消失,原因可能是酸          
(3)甲、乙、丙同学分别用蒸馏水洗涤U形管、碳棒等,再将洗涤液倒入自己实验的烧杯中,观察现象:
甲同学的溶液仍为无色.
乙同学的溶液中红色仍不消失.
丙同学的溶液中红色          
(4)甲、乙、丙同学分析了实验现象,为确证溶液的酸碱性,又进行下列实验:
甲同学用           来测定溶液,原因是                         
乙同学向溶液中滴加          ,使溶液中红色刚好褪去.因为造成(3)中溶液的红色仍不消失的原因是                       
【解释与结论】
用硫酸钠增强水的导电性时,点解后溶液混合均匀,呈中性.
【交流与反思】
甲同学取55g质量分数为2%的硫酸钠溶液进行电解,消耗了5g水后,则电解后硫酸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甲同学的老师上课时用NaOH增强水的导电性,点解后溶液的碱性               
乙同学的老师上课时用H2SO4增强水的导电性,点解后溶液的酸性               

来源:2011届江苏省南京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