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江苏]2011-2012学年江苏省苏州地区初三第一学期化学期中复习测试题二

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光合作用 B.食物腐败 C.磨制石器 D.酒精燃烧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苏州地区初三第一学期化学期中复习测试题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获得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苏州地区初三第一学期化学期中复习测试题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 B.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
C.燃料燃烧一般离不开氧 D.氧气可用于食品保鲜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苏州地区初三第一学期化学期中复习测试题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体缺少某种元素,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则该元素是    (    )

A.钙 B.碘 C.硒 D.铁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苏州地区初三第一学期化学期中复习测试题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

A.Fe3O4——四氧化三铁 B.2H——2个氢元素
C.O2——2个氧原子 D.Na——钠离子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苏州地区初三第一学期化学期中复习测试题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欧盟国家已禁用水银(汞)温度计,因为它在使用中易破碎,泄漏水银而危害人体健康,水银属于    (    )

A.化合物 B.混合物 C.单质 D.氧化物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苏州地区初三第一学期化学期中复习测试题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亲爱的同学们,你是否注意过,我们身边有很多公共标志,下面与消防安全无关的公共标志是  (    )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苏州地区初三第一学期化学期中复习测试题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

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
B.蔗糖溶解是因为分子很小
C.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空隙很小
D.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苏州地区初三第一学期化学期中复习测试题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太空舱里为了保持舱内O2、CO2气体含量的相对稳定,常用NiFe2O4作催化剂将宇航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NiFe2O4中铁为+3价,则Ni的化合价为    (    )

A.+1价 B.+2价 C.+3价 D.+4价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苏州地区初三第一学期化学期中复习测试题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含氧化合物不需要加热,也可以直接产生O2的是    (    )

A.KClO3 B.MnO2 C.H2O2 D.Fe3O4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苏州地区初三第一学期化学期中复习测试题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注全球气候变化的会议在哥本哈根召开。初步达成2012年至2020年全球减排协议。这里所谓的“减排”是指减少下列哪种气体的排放    (    )

A.氧气     B.水蒸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苏州地区初三第一学期化学期中复习测试题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B.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D.在化学反应中,任何离子都不能再分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苏州地区初三第一学期化学期中复习测试题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图表文字(I为碘的元素符号)。由此,你得
到的正确信息是  (    )

A.此盐为纯净物
B.“加碘食盐”中的“碘”是碘单质
C.1 kg此食盐中含碘酸钾(35±15) mg
D.“菜未烧熟不宜加入加碘盐”的原因可能是碘酸钾受热不稳定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苏州地区初三第一学期化学期中复习测试题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钠原子的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下列能正确表示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的是    (    )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苏州地区初三第一学期化学期中复习测试题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1/5
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苏州地区初三第一学期化学期中复习测试题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试管a中的气体是H2
B.试管b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产生的H2和O2的质量比为2:1
D.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苏州地区初三第一学期化学期中复习测试题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今年世界各国频发地震。为防止震后疾病传染,必须对饮用水源进行处理,采取的措施有:①煮沸、②消毒、③过滤、④自然沉降,合理处理的顺序是    (    )

A.③①②④   B.②④③①   C.④③①②   D.④③②①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苏州地区初三第一学期化学期中复习测试题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2010年4月1日开始,我国对酒后驾驶进行了专项整治。交警用装有重铬酸钾 (K2Cr2O7)的检测仪,来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原理是红色的重铬酸钾遇酒精后生成蓝绿色的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重铬酸钾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 
B.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C.重铬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94
D.组成重铬酸钾的各元素的个数比为2:2:7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苏州地区初三第一学期化学期中复习测试题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许多物质在人类的生存、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极其广泛的用途。现有生石灰、氧气、二氧化碳、氮气,请从中选择与下列用途相对应的物质填在空白处:
(1)供给人类呼吸的是_______;    (2)可用于合成氮肥的是_______;
(3)用于灭火的是_______;      (4)可用作干燥剂的是_______。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苏州地区初三第一学期化学期中复习测试题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习化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防止膨化食品变质,常在食品中充入_______.
(2)为了鉴别硬水和软水,可以用_______,其中_______的是软水。
(3)最近我国留美化学家参与合成了一种新型炸药C8N8O16,它抗打击、抗震,但一经引爆就会发生剧烈爆炸。该炸药由_____种元素组成,一个分子中含_____个原子。
(4)下列四种物质:O2、CO、CaO、H2SO4,每种物质都有不同于其他三种物质的特点,请各写出一点:①O2_______;②CO_______;③CaO_______;④H2SO4_______.
(5)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来制取氧气,而实验室一般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①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
②选择编号填空(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工业制氧属于_______,实验室制氧属于_______。
③请你简要谈谈工业制氧与实验室制氧两种方法不能交换的原因:_______
(6)请按要求写出一个生成水的文字表达式
氧化反应:______________;   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苏州地区初三第一学期化学期中复习测试题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反应的程度与反应物的浓度之间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某实验小组各取等质量的木炭和等质量的硫分别在容积相同的集气瓶中燃烧。记录如下:

通过A、B两组对比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出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苏州地区初三第一学期化学期中复习测试题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实验室加热KClO3与MnO2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的装置图。

(1)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先加药品,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加药品
(2)实验结束后,若要回收MnO2,则可将试管内的剩余物经溶解、_______、洗涤、干燥等加以回收。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苏州地区初三第一学期化学期中复习测试题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有下列药品和实验仪器:
药品:石灰石、稀硫酸、稀盐酸仪器如下:

(1)写出未标注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题中药品制备并收集一瓶气体应选择的仪器是(填写仪器序号)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苏州地区初三第一学期化学期中复习测试题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学习探究小组用水电解器电解水,测定两管逸出气体的体积,记录如下:请回答:

(1)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
(2)装置密闭性良好、读数正确,但电解开始阶段两管气体的体积比不符合理论比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第_______分钟起,管(A)和管(B)产生气体的体积比非常接近理论比值。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苏州地区初三第一学期化学期中复习测试题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校的元旦联欢会上,某同学表演“水能生火”的魔术。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小军很感兴趣,于是,他和同学们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
【猜想】①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②反应过程中可能有能量变化。
【设计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探究】
实验一: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1)打开右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______.
实验二: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什么?
(3)小张猜想另一种物质是Na2CO3,小军认为不可能。小军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
(4)为了证实小军的看法,请你设计一个证明碳酸钠不存在的实验。

(5)小军取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色,然后,他查阅资料得知,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氢氧化钠,请你写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苏州地区初三第一学期化学期中复习测试题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家庭生活中,自来水经过处理后,用途更加广泛。
(1)净水器可以净化自来水,获得更优质的饮用水。
①净水器中装有活性炭,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净水器接通电源时产生紫外线与自来水生产中加氯气的目的相同,其作用是________。
(2)用自来水养金鱼时为除去其中少量的余氯,可放入少许大苏打(Na2S2O3·5H2O)。大苏打由__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Na、S、O、H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苏州地区初三第一学期化学期中复习测试题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从1994年开始强制食盐加碘,即在食盐中加入碘酸钾(KIO3),以防治碘缺乏病的发生,今年将适当下调现行食盐加碘量。各地将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作相应调整。深圳已率先作出调整,由原来每千克食盐含碘40 mg下调至25 mg。
(1)碘酸钾中碘元素、钾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
(2)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保留至0.1%或用分数表示)
(3)请为我市某企业计算:售往深圳的加碘食盐每袋(500 g)应比调整前少加碘酸钾多少毫克。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苏州地区初三第一学期化学期中复习测试题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