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物理 / 试卷选题

上海市虹口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16世纪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在以下说法中,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相反的是

A.四匹马拉车比两匹马拉的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
B.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长时间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
C.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较重的物体下落较快
D.一个物体维持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受力
来源:2010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人看到闪电12.3s后又听到雷声。已知空气中的声速约为330m/s~340m/s,光速为3×108m/s,于是他用12.3乘以0.33很快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到他的距离为4.1km。根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可以判断

A.这种估算方法是错误的,不可采用
B.这种估算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
C.这种估算方法没有考虑光的传播时间,结果误差很大
D.即使声速增大2倍以上,本题的估算结果依然正确
来源:2010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涉及分子动理论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物体内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停止做无规则运动
C.物体内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一定表现为引力
D.物体内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一定表现为斥力
来源:2010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衰变中,属于α衰变的是

A.
B.
C.
D.
来源:2010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真空中两个同性点电荷q1q2,它们相距较近,保持静止状态。今释放q2,且q2只在q1的库仑力作用下运动,则q2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库仑力

A.不断减小 B.不断增大 C.始终保持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
来源:2010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和B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的ab所示。在t1时刻

A.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反 B.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同
C.A的速度比B的速度大 D.A的加速度比B的加速度小

来源:2010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奥运比赛项目中,高台跳水是我国运动员的强项。质量为m的跳水运动员进入水中后受到水的阻力而做减速运动,设水对他的平均阻力大小恒为F,那么在他减速下降高度为h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A.他的动能减少了Fh
B.他的动能减少了mgh
C.他的重力势能减少了mgh
D.他的机械能减少了(Fmgh
来源:2010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中的D为置于电磁铁两极间的一段通电直导线,电流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在电键S接通后,导线D所受磁场力的方向是

A.向上 B.向下 C.向左 D.向右
来源:2010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的干涉现象能说明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B.光的衍射现象能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C.光电效应现象能说明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D.一切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来源:2010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为监控汽车安全带使用情况的报警电路,S为汽车启动开关,汽车启动时S闭合。RT为安全带使用情况检测传感器,驾驶员系好安全带时RT阻值变大。要求当驾驶员启动汽车但未系安全带时蜂鸣器报警。则在图中虚线框内应接入的元件是

A.“非”门 B.“或”门
C.“与”门 D.“与非”门
来源:2010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弯曲管子内部注满密度为ρ的水,部分是空气,图中所示的相邻管子液面高度差为h,大气压强为p0,则图中A点的压强是

A.ρgh B.p0+ρgh C.p0+2ρgh D.p0+3ρgh
来源:2010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水平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阻力的作用。为使物体的加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可以

A.将拉力增大到原来的2倍 B.将阻力减少到原来的
C.将物体的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 D.将物体的拉力和阻力都增大到原来的2倍
来源:2010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不同高度以相同的水平初速度抛出的物体,若落地点的水平位移之比为:1,则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之比是

A.1:1 B.2:1 C.3:1 D.4:1
来源:2010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某同学用一个闭合线圈圈套住蹄形磁铁,由1位置经2位置到3位置,最后从下方S极拉出,则在这一过程中,线圈的感应电流的方向是

A.沿abcd不变 B.沿adcb不变
C.先沿abcd,后沿adcb D.先沿adcb,后沿abcd
来源:2010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A沿高度为h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以初速v0滑下,另一质量与A相同的小球B自相同高度同时由静止落下,结果两球同时落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对两球做的功不等
B.落地前的瞬间A球的速度等于B球的速度
C.落地前的瞬间A球重力的瞬时功率大于B球重力的瞬时功率
D.两球重力的平均功率相同
来源:2010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B两列简谐横波均沿x轴正向传播,在某时刻的波形分别如图甲、乙所示,经过时间tt小于A波的周期TA),这两列简谐横波的波形分别变为图丙、丁所示,则A、B两列波的波速vAvB之比不可能的是

A.1∶1         B.1∶2             C.1∶3         D.3∶1

来源:2010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太赫兹辐射(1THz=1012Hz)是指频率从0.3THz到10THz、波长介于无线电波中的毫米波与红外线之间的电磁辐射区域。最近,科学家终于研制出首台可产生4.4THz的T射线激光器。已知普朗克常数h=6.63×10-34J·s,关于4.4THz的T射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在真空中的速度为3.0×108m/s B.它是某种原子核衰变时产生的
C.它的波长比可见光短 D.它的波长比可见光长
来源:2010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某区域电场线左右对称分布,M、N为对称线上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点电势一定高于N点电势
B.M点场强一定大于N点场强
C.正电荷在M点的电势能大于在N点的电势能
D.将电子从M点移动到N点,电场力做正功
来源:2010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平放置的作简谐运动的弹簧振子,其质量为m,振动过程中的最大速率为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某时刻算起,在半个周期的时间内,弹力做的功可能是0~mv2之间的某个值
B.从某时刻算起,在半个周期的时间内,弹力做的功一定为零
C.从某时刻算起,在半个周期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大小可能为 0~2v间的某个值
D.从某时刻算起,在半个周期的时间内,速度变化量大小一定为零
来源:2010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下图所示,两根足够长的固定平行金属光滑导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导轨上横放着两根相同的导体棒与导轨构成矩形回路。导体棒的两端连接着处于压缩状态的两根轻质弹簧,两棒的中间用细线绑住,电阻均为R,回路上其余部分的电阻不计。在导轨平面内两轨道间有一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开始时,导体棒处于静止状态,剪断细线后,导体棒在运动过程中

A.两根导体棒所受安培力的方向总是相反的
B.两根导体棒所受安培力的方向总是不变的
C.两根导体棒和弹簧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
D.两根导体棒和弹簧以及磁场构成的系统能量守恒,导体棒将不停地来回振动
来源:2010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甲、乙、丙、丁四种情况,光滑斜面的倾角都是α,球的质量都是m,球都是用轻绳系住处于平衡状态,则球对斜面压力最大的是        图;球对斜面压力最小的是       图。

来源:2010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右图所示,一根粗细均匀的铁棒AB与一辆拖车相连接,连接端B为一固定的水平转动轴,拖车在水平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棒长为L,棒的质量为33kg,它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棒与水平面成37°角。运动过程中地面对铁棒的支持力为_______N;若将铁棒B端的固定转动轴向下移一些,其他条件不变,则运动过程中地面对铁棒的支持力将比原来__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来源:2010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研究灯泡消耗的电功率与电源的输出功率的关系,电路如图甲所示。已知电阻R=10Ω。通过灯的电流与灯两端电压关系如图乙所示。则当与电源的输出功率之比为1:4时,灯上电压UL与电阻R上电压UR之比为     ;电路两端的电压为   V或   V。

来源:2010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某一区域的水平地面下1m深处埋有一根与地表面平行的直线电缆,电缆中通有变化的电流,在其周围有变化的磁场,因此可以通过在地面上测量闭合试探小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来探测电缆的确切位置、走向和深度。用一闭合小线圈平行于地面测量时,测得在地面上ac两处试探线圈中的电动势为零,b处测得线圈中的电动势不为零。经测量,abc恰好位于边长为2m的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角上,如图所示。据此推理判定地下电缆在        两点连线的正下方,当线圈平面与地面成      夹角时,才可能在b处测得试探线圈中的电动势为零。

来源:2010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熊蜂能够以最大速度v1竖直向上飞,以最大速度v2竖直向下飞。熊蜂“牵引力”与飞行方向无关,空气阻力与熊蜂速度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则熊蜂“牵引力”的大小是    ,熊蜂沿水平方向飞行的最大速度是       

来源:2010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

来源:2010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某同学的操作步骤为:
a.取一根细线,下端系住直径为d的金属小球,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
b.用米尺量得细线长度l
c.在摆线偏离竖直方向5º位置释放小球;
d.用秒表记录小球完成n次全振动的总时间t,得到周期T=t/n
e.用公式g=计算重力加速度。
按上述方法得出的重力加速度与实际值相比       (选填“偏大”、“相同”或“偏小”)。
(2)已知单摆在任意摆角θ时的周期公式可近似为,式中T0为摆角θ趋近于0º时的周期,a为常数,为了用图像法验证该关系,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若某同学在实验中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线,则图像中的横轴表示         

来源:2010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小组同学利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研究一定质量气体的压强与温度的关系。他们在试管中封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将压强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压敏元件和热敏元件伸入到试管内部,通过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测得试管内气体的压强和温度。

(1)实验中,他们把试管浸在烧杯的冷水中,通过在烧杯中逐次加入热水来改变试管内气体的温度,每次加入热水后就立即记录一次压强和温度的数值,最后得到一组气体的压强和温度的数值。上述操作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采取了正确的操作后,他们针对同一部分气体在三个不同体积的情况下记录了相关数据,计算机绘出的p-t图像分别如图(b)中的1、2、3所示,其中p1为已知量,则图线1的函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

(3)图(c)中可能符合上述气体变化过程的图线是(    )

来源:2010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两实验小组使用相同规格的元件,按右图电路进行测量。他们将滑动变阻器的滑臂P分别置于abcdefg七个间距相同的位置(ag为滑动变阻器的两个端点),把相应的电流表示数记录在表一、表二中。对比两组数据,发现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趋势不同。经检查,发现其中一个实验组使用的滑动变阻器发生断路。


(1)滑动变阻器发生断路的是第________实验组;断路发生在滑动变阻器的________段。
(2)表二中,对应滑臂PXfg之间的某一点)处的电流表示数的可能值为:(   )
(A)0.13 A。
(B)0.25 A。
(C)0.35 A。
(D)0.50 A。

来源:2010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A、B、C、D分别为p-V图中矩形的顶点,其中AB、CD为等容线,BD、AC为等压线。在A、B和C三点气体温度分别为TATBTC,求:
(1)D点的温度TD
(2)矩形对角线交点H处的温度TH

来源:2010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宇航员在太空中沿直线从A点运动到B点,他的运动图像如图所示,图中v是宇航员的速度,x是他的坐标。求:
(1)宇航员从A点运动到B点所需时间。
(2)若宇航员以及推进器等装备的总质量恒为240kg,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宇航员身上背着的推进器做功所消耗的能量为多少?

来源:2010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空间等间距分布着水平方向的条形匀强磁场,竖直方向磁场区域足够长,磁感应强度B=1T,每一条形磁场区域的宽度及相邻条形磁场区域的间距均为d=0.5m,现有一边长l=0.2m、质量m=0.1kg、电阻R=0.1Ω的正方形线框MNOP以v0=7m/s的初速从左侧磁场边缘水平进入磁场,求:
(1)线框MN边刚进入磁场时受到安培力的大小F
(2)若线框能穿过的条形磁场区域为n个,且n>3,请用文字简答线框通过2d的水平距离过程中其水平方向上做什么运动。
(3)线框从刚进入磁场到开始竖直下落的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Q

来源:2010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宇宙飞船在受到星球的引力作用时,宇宙飞船的引力势能大小的表达式为,式中R为此星球球心到飞船的距离,M为星球的质量,m为宇宙飞船的质量,G为万有引力恒量。现有一质量m=104kg的宇宙飞船从地球表面飞到月球,则:
(1)写出宇宙飞船在地球表面时的引力势能表达式(不要计算出数值,地球质量为、月球质量为)。
(2)宇宙飞船在整个飞行过程中至少需做多少功?
已知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地球半径=6.4×106m,月球半径=1.7×106m,月球到地球距离=3.8×108m(提示:)。

来源:2010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