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扬州是个好地方!且让我带你领略一二……
扬州自古以来就是一座秀水环绕的城市。湖区平原上,分布着宝应湖,高邮湖和邵伯湖,烟波浩渺,水天一色;里下河平原上,河汉 蜜如蛛网 ,大小湖荡__________;市域南侧江阔水深, 潮水时涨时落 。市区河流纵横,桥梁众多,形态各异。可不是个好地方?
(1)给加点的字注音:浩 渺
(2)文段中画线的短语内有个错别字,找出来并订正:" "应为" "
(3)文段划线处的句号使用不当,请根据语境修改:句号应改为
(4)填入文段空格处最恰当的短语是
A. |
稀稀落落 |
B. |
连绵起伏 |
C. |
星罗棋布 |
D. |
鳞次栉比 |
"扬州好,茶社客堪邀。"大清早,一碟烫干丝,两只三丁包,再来一壶绿杨春,呱呱叫!"十里春风吹琼宴,______"下班后,约三五好友,去饭馆小聚,品品美食,聊聊家常,真惬意!可不是个好地方?
文段空格处填入下联最恰当的是( )
A. |
楼台处处迷芳草 |
B. |
二分明月落金樽 |
C. |
拂浪旗开日月浮 |
D. |
万家杨柳挂新秋 |
"唐宋元明清,从古看到今。"______,______,______。大运河的滟滟波光映照着扬州历史的变迁。可不是个好地方?
下列三句话填入文段对应的空格中,排序正确的―项是( )
①明月湖畔璀璨的灯光彰显着今日的辉煌
②木兰苑内的千年银杏诉说着隋唐风流
③东关街上琳琅满目的商品含蕴着明清时尚
A. |
②①③ |
B. |
③①② |
C. |
①③② |
D. |
②③① |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智取生辰纲》中着墨最多的人物是杨志。一路上,他处处小心,时时谨慎,但最终还是中了吴用等人的计。由此可见,杨志丢了生辰纲的主要原因是老都管倚老卖老,众军汉不服管教。 |
B. |
登亭台楼阁,观湖光山色,游目骋怀,纵情山水,可以让人感受自然之美,领略历史文化的底蕴。《岳阳楼记/醉翁亭记》都是这类散文中的精品,描绘或虚或实的自然风光,寄寓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情怀,文质兼美。 |
C. |
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的名篇《列夫•托尔斯泰》构思极为精巧:前半部分描写托尔斯泰平凡甚至"粗劣"的长相,极尽铺陈,"调侃"他的外貌;后半部分笔锋一转,透过托尔斯泰的眼睛,展现他"天才灵魂"的深邃、伟大。 |
D. |
诗歌,是心灵触动的音符,是情感流动的旋律。毛泽东主席在长征途中,面对茫茫雪野,胸中豪情激荡,写下了《沁园春•雪》。诵读时,要注意体会作者的情感起伏,以恰当的语气语调表达。 |
默写。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论语•雍也》)
(2)风烟俱净, 。(吴均《与朱元思书》)
(3)仍怜故乡水, 。(李白《渡荆门送别》)
(4)不知何处吹芦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6)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达挚友远在天南海北却心意相通的千古名句是:“ , 。”
(7)老人站在深秋的寒风中,抬头望月,想起久违的家乡亲朋,脑海中浮现出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名句:“ , 。”
综合性学习:读剧本,回答以下各题。
剧本 |
题目 |
自习课。空调发出呼呼的声响,但教室里依然有些闷热。同学们正奋笔疾书,王老师在讲台上改着数学作业。佳佳悄悄埋下头,看起了课外书。 扬扬 (用胳膊肘顶了顶佳佳,低声地)老师过来了。佳佳慌忙藏书,拿笔假装做题。 王老师 (走向佳佳,面带微笑)什么好书?给我看看。所有同学都把目光集中过来。 佳佳 (挠挠头,把书递过去)《明朝那些事儿》,介绍明朝历史的,能增长知识,语言也风趣生动。 王老师 这是语文书推荐阅读的名著吗? 佳佳 (红着脸,额头,上渗出汗珠)不是…… 王老师 (严肃地)"五个一百工程"推荐书目里有? 扬扬 (① 调皮地看着老师 )本来可以有,但是真没有!大家哄笑起来。 王老师 (白了扬扬一眼,转过头来,盯着佳佳)时间这么紧张,马上要中考了,多做点习题! 佳佳 (站起来,鼓起勇气)王老师,② 这是一本好书,我是在做完作业后看的 。 王老师 (把书还给佳佳,轻拍他的肩膀,示意他坐下)既然这样,大家在完成作业的前提下,可以读点好书,也算是一种调节吧。 |
(1)根据情境,补全①处的舞台提示,并说明理由。 (2)根据情境,补全②处的人物对白。 |
(3)班上组织毕业联欢会,同学们打算把这个小剧本搬上舞台,让佳佳、扬扬和王老师本色出演。佳佳很开心,王老师也愉快地答应了,可扬扬死活不肯,说丢不起那人。如果你是佳佳,会怎样劝说扬扬参演? |
在"百年辉煌,青春向党"演讲活动中,佳佳写了一篇演讲稿,其中有这样一段:
"同学们,成长意味着什么?少年鲁迅离开家乡绍兴,只身去往南京,渴望学习新知,因为他知道,成长意味着要追求理想;延安的红小鬼们,做司号员,勤务兵,甚至参加战斗,因为他们知道,成长意味着要承担责任;__________生活在和平富足年代的我们更应该历练自己,不断成长!"
请选用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或孙少平((平凡的世界))的成长事例,在空格处补写一段话。
《昆虫记》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请根据下面选段,简要分析。
蜜蜂来了,它心平气和……不一会儿,它就沉浸在采蜜的工作中了。潜伏在花下窥伺的强盗--蟹蛛,便从隐藏之处现身,它绕到忙碌的蜜蜂身后,偷偷向它接近,然后猛冲上去突然咬住它的脑后根……这一咬瞬间致命,因为它破坏了蜜蜂颈部的神经节。不多时,可怜的小蜜蜂便蹬着腿死去了。这时,凶手便舒舒服服地吸起受害者的血来。
对"命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梁生宝((创业史))会说:" 命运在我自己手里攥着!我带着蛤蟆滩的穷乡亲建合作社,种水稻,搞副业,现在已经过上了好日子。"祥子(《骆驼祥子》)、江姐(《红岩》)又会怎样看待"命运"?从两个人物中选一个,根据他(她)的主要经历和身份特点,简要作答。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宋]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凤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这首词为辛弃疾赋闲隐居江西上饶一带时所作。
(1)简要概括"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渲染了什么气氛。
(2)下片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请赏析。
喜谈当世事,博学强记,工语言。尤长于度曲,掇拾人所弃遗,少加隐括 ①,皆为新奇。尝言:"吾笔端驱使李商隐、温庭筠常奔命不暇。"初,监太原工作,有贵人子同事,骄倨不相下。铸廉 ②得盗工作物,摒待吏,闭之密室,以杖数曰:"来,若某时盗某物为某用,某时盗某物入于家,然乎?" 贵人子惶骇,谢:"有之。"铸曰:"能从吾治,免白发 ③。"即起自袒其肤,杖之数下,贵人子叩头祈哀,即大笑释去。自是诸挟气力颉颃 ④者,皆侧目不敢仰视。家贫,贷子钱自给, 有负者辄折券与之秋毫不以丐人。
(节选自《宋史•文苑列传》,有删减)
[注释]①隐括:润色修改。②廉:查访,侦查。③白发:告发。④颉颃(xié háng);倔强,自傲。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 少加隐括
②奔命不 暇
③ 杖之数下
④大笑 释去
(2)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有 负 者 辄 折 券 与 之 秋 毫 不 以 丐 人
(3)翻译句子。
①喜谈当世事,博学强记,工语言。
②贵人子惶骇,谢:"有之。"
(4)简要说明贺铸惩罚"贵人子"达到的效果。
【材料一】
在高龄老人聚集的长宁区,"智慧养老"大数据平台不仅解决了辖区老人"一键紧急呼叫"的需求,更在此基础上叠加了养老顾问服务,承包了老人们的生活圈。从家政服务、预约挂号、陪医配药到清洗空调,老人们的种种个性化需求都被细致地考虑到。多家政府采购供应商、市场服务供应商,从生活服务到健康服务一一覆盖,及时响应老人们的精细化需求。
以生活数字化转型为契机,长宁区民政局还成为全市首批"为老服务一键通"试点区域,探索试点一键挂号、一键助餐等操作简易、直达需求的服务,让养老服务更均衡普惠、便捷可及。
(摘自2021年5月17日《潇湘晨报》)
【材料二】
【材料三】
我国正在全面推进数字中国建设,不断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持续提高互联网普及率。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客观上提供了更丰富、便捷的信息资源,但老年人却成为数字鸿沟中的"信息贫困者",主要原因包括:
一是__________。一方面,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有差距,部分老年群体受经济收入制约而无力负担接入互联网所需要的软硬件设施费用;另一方面,受历史因素影响,我国部分老年群体未接受过良好教育,缺乏运用信息技术所必需的基础文化素养。
二是__________。信息基础设施是老年人获取信息的物质基础,而当前我国社会数字化建设中存在适老化设计严重缺失情况,客观上加大了老人认知新信息、使用新技术的难度,致使老年人更难以融入信息社会。
三是生理衰老和心理认知老化。随着年龄增长,生理机能的衰老导致老年人心理认知力不断衰减,语言认知能力不断退化,因而更难以运用语言查找并利用所需的信息;导致语言信息素养缺失。
(摘自2021年1月14日《社会科学报》)
(1)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
(2)参考相关材料中的信息,解释材料二漫画标题"碰壁"的含义。
(3)补全材料三的空格处内容。
一是 ;二是 。
(4)佳佳想运用这三则材料,写一篇题为"老人和数字化生活"的调查报告,但对三则材料使用的先后顺序难以确定。请你提供建议,并说明理由。
《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日》节选
沈从文
(1)小船去辰州还约三十里,两岸山头已较小,不再壁立拔峰,渐渐成为一堆堆黛色与浅绿相间的邱阜,山势既较和平,河水也温和多了。两岸人家渐渐越来越多,随处可以见到毛竹林。山头已无雪,虽尚不出太阳,气候干冷,天空倒明明朗朗。小船顺风张帆向上流走去时,似乎异常稳定。
(2)但小船今天至少还得上三个滩与一个长长的急流。
(3)大约九点钟时,小船到了第一个长滩脚下了,白浪从船旁跑过快如奔马,在惊心眩目情形中小船居然上了滩。小船上滩照例并不如何困难,大船可不同了一点。滩头上就有四只大船斜卧在白浪中大石上,毫无出险的希望。 正当我那只小船上完第一滩时,却见一只大船,正搁浅在滩头激流里,只见一个水手赤裸着全身向水中跳去,想在水中用肩背之力使船只活动,可是人一下水后,就即刻为水带走了。在浪声哮吼里尚听到岸上人沿岸喊着,水中那一个大约也回答着一些遗嘱之类,过一会,人便不见了。这个滩共有九段。这件事从船上人看来,可太平常了。
(4)小船上第二段时,河流已随山势曲折,再不能张帆取风,我担心到这小小船只的安全问题,就向掌舵水手提议,增加一个临时纤手,钱由我出。得到了他的同意,一个老头子,牙齿已脱,白发满头,却如古罗马人那么健壮,光着手脚蹲在河边那个大青石上讲生意来了。两方面皆大声嚷着而且辱骂着,一个要一千,一个却只出九百,相差那一百钱折合银洋约一分一厘。那方面既坚持非一千文不出卖这点气力,这一方面却以为小船根本不必多出这笔钱给一个老头子。我即或答应了不拘多少钱皆由我出,船上三个水手,一面与那老头子对骂,一面把船开到急流里去了。但小船已开出后,老头子方不再坚持那一分钱,却赶忙从大石上一跃而下,自动把背后纤板上短绳,缚定了小船的竹缆,躬着腰向前走去了。待到小船业已完全上滩后,那老头就赶到船边来取钱,互相又是一阵辱骂。得了钱,坐在水边大石上一五一十数着。我问他有多少年纪,他说七十七。看他那数钱神气,人快到八十了,对于生存还那么努力执着,这人给我的印象真太深了。但这个人在他们看来,一个又老又狡猾的东西罢了。
(5) 小船上尽长滩后,到了一个小小水村边,有母鸡生蛋的声音,有人隔河喊人的声音,两山不高而翠色迎人。许多等待修理的小船,皆斜卧在岸上,有人在一只船边敲敲打打,我知道他们正用麻头与桐油石灰嵌进船缝里去。一个木筏上面还搁了一只小船,在平潭中溜着。忽然村中有炮仗声音,有唢呐声音,且有锣声;原来村中人正接媳妇。锣声一起,修船的,放木筏的,划船的,都停止了工作,向锣声起处望去。
(6)下午二时左右,我坐的那只小船,已经把辰河由桃源到沅陵一段路程主要滩水上完,到了一个平静长潭里。天气转晴,日头初出,两岸小山作浅绿色,山水秀雅明丽如西湖。船离辰州只差十里,过不久,船到了白塔下再上个小滩,转过山姐,就可以见到税关上飘扬的长幡了。
(选自《湘行散记》,有删减)
(1)简析第(2)段加点的"但"的作用。
(2)第(3)段划线部分,作者客观冷静地叙写了一幕惨剧,有人说作者的冷静近于冷漠。作者为什么这样不动声色地叙写?谈谈你的理解。
(3)联系前文内容,赏析第(5)段划线处的环境描写。
(4)结合文章内容,简析"老头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缅桂盛开的时候,房东就和她的一个养女,搭了梯子上去摘,每天要摘下来好些,拿到花市上去卖。她大概是怕房客们乱摘她的花,时常给各家送去一些。有时送来一个七寸盘子,里面摆得满满的缅桂花!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
--汪曾祺《昆明的雨》
房东母女送出的缅桂花,含着温情,透着智慧,让人"心软软的"。写一篇文章:讲一讲你与亲人、师友、邻里……相处,含着温情、透着智慧的故事;或者谈一谈你对人与人相处之道的理解。不脱离材料和导语含义的范围。
要求:(1)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2)情感真挚,有自己的思考,不得抄袭和套作。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4)不少于600字。(5)认真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