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 / 试卷选题

[安徽]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生物试题

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肌细胞的细胞膜上有协助葡萄糖跨膜运输的载体
B. 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必需的结构
C. 线粒体内膜上只分布着合成 ATP的酶
D. 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让蛋白质和 RNA自由进出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雄蛙的一个体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C1C2),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S1S2)。比较C1C2S1S2细胞核中DNA数目及其贮存的遗传信息,正确的是(

A. DNA数目 C1C2相同, S1S2不同 B. 遗传信息 C1C2相同, S1S2不同
C. DNA数目 C1C2不同, S1S2相同 D. 遗传信息 C1C2不同, S1S2相同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大肠杆菌可以直接利用葡萄糖,也可以通过合成 β-半乳糖苷酶将乳糖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加以利用。将大肠杆菌培养在含葡萄糖和乳糖的培养基中,测定其细胞总数及细胞内β-半乳糖苷酶的活性变化(如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 0-50min,细胞内无 -半乳糖苷酶基因
B. 50-100min,细胞内无分解葡萄糖的酶
C. 培养基中葡萄糖和乳糖同时存在时, β-半乳糖苷酶基因开始表达
D. 培养基中葡萄糖缺乏时, β-半乳糖苷酶基因开始表达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南瓜的扁形、圆形、长圆形三种瓜形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a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2株圆形南瓜植株进行杂交,F1收获的全是扁盘形南瓜;F1自交,F2获得137株扁盘形、89株圆形、15株长圆形南瓜。据此推断,亲代圆形南瓜株的基因型分别是(

A.

aaBBAabb

B.

aaBbAabb

C.

AabbaaBB

D.

AABBaabb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
B. 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 H2PO4/HPO42-构成的缓冲体系
C. 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D. 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物兴趣小组为了调查两个河口水域的水母类动物类群(甲、乙)的种类组成及其数量特征,使用浮游生物捕捞网(网口内径50cm,网身长145cm,网目孔径0.169mm)各随机取样3次,调查结果如表(单位:个)

下列关于甲、乙两个类群之间物种丰富度和种群密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A. 甲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2的种群密度小
B. 甲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4的种群密度大
C. 乙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7的种群密度小
D. 乙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10的种群密度大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I.为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将同一品种玉米苗置于25℃条件下培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与D点相比,B点条件下限制玉米CO2吸收量的因素是C点条件下限制玉米CO2吸收量的主要因素是
(2)实验结果表明,在的条件下施肥效果明显。除本实验所涉及的因素外,从增加光合面积的角度考虑,采取措施能提高玉米的光能利用率。
II.面对去冬今春我国西南部分地区严重旱情,生物兴趣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摩西球囊霉素可以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体,能提高干旱条件下植物体内活性氧的清除能力,增强抗旱性。请完成实验设计,探究接种摩西球囊霉素是否具有提高紫花苜蓿(牧草)的抗旱能力。
材料用具:紫花苜蓿幼苗,摩西球囊霉菌菌种,栽培土(经灭菌处理的田园土与河沙混合,体积比9:1),大小一致的花盆……
方法步骤:(1)每个花盆中放置栽培土3kg,并将花盆平均分成AB两组。
(2)A组各花盆中B组各花盆中
(3)将等数量的幼苗移栽于各花盆中,置于条件下培养。
(4)6周后,处理10d,每天观察、记录并统计
结果预测与分析: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将3根离体神经纤维(枪乌贼的巨轴突)分别放置于盛有海水(A)、等渗KCI溶液(B)、等渗葡萄糖溶液(C)3个培养皿中。若都给予适宜的刺激,(填ABC编号)培养皿中的神经纤维可以产生神经冲动,原因是
blob.png

(2)图为神经-肌肉链接示意图。C1C2表示免疫细胞,黑点(●)表示神经元胞体,①~⑦表示神经纤维。按图示,肌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地收缩,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出现的顺序依次为(填①~⑦编号)。大脑感觉到肌肉受到刺激。其信号(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出现的顺序依次为(填①~⑦编号)。
(3)重症肌无力是自身免疫病,多数患者的免疫系统误将自身肌肉细胞膜(突触后膜)上的神经遂质受体当作,产生的自身抗体攻击了此类神经遂质受体,从而神经冲动传递受阻,肌肉收缩无力。图中免疫细胞C2的名称为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I.如图所示,科研小组用60Co照射棉花种子。诱变当代获得棕色(纤维颜色)新性状,诱变I代获得低酚(棉酚含量)新性状。已知棉花的纤维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棉酚含量由另一对基因(B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blob.png

(1)两个新性状中,棕色是性状,低酚是性状。
(2)诱变当代中,棕色、高酚的棉花植株基因型是,白色、高酚的棉花植株基因型是
(3)棕色棉抗虫能力强,低酚棉产量高。为获得抗虫高产棉花新品种,研究人员将诱变I代中棕色、高酚植株自交。每株自交后代种植在一个单独的区域,从的区域中得到纯合棕色、高酚植株。请你利用该纯合体作为一个亲本,再从诱变I代中选择另一个亲本,涉及一方案,尽快选育出抗虫高产(棕色、低酚)的纯合棉花新品种(用遗传图解和必要的文字表示)。
II.草莓生产上传统的繁殖方式易将所感染的病毒传播给后代,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差。运用微型繁殖技术可以培育出无病毒幼苗。草莓微型繁殖的基本过程如下:
外植体愈伤组织芽、根植株
请回答:
(1)微型繁殖培育无病毒草莓苗时,一般选取作为外植体,其依据是
(2)在过程①中,常用的MS培养基主要成分包括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在配制好的培养基中,常常需要添加,有利于外植体启动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接种后2~5d,若发现外植体边缘局部污染,原因可能是
(3)在过程②中,愈伤组织在诱导生根的培养基中未形成根,但分化出了芽,其原因可能是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