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2020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与动辄上千公里的大江大河相比,枉水似乎苍白寡淡。典jí  上关于她的记载,均显得颇为不屑:源出九龙山麓,经黄土店、草坪、响水垱、二里岗、茅湾至德山注沅水,全长五十余公里,流域面积不到五百平方公里。然而,一些与枉水相关联的人和事偏偏所有记载了枉水的史志在注释中均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比如德山原名枉山,改名德山实为纪念善卷;比如善卷钓湾、善卷钓台、善卷村、善卷坛;比如屈原在顷襄王时,被逐沅湘。四千多年前的上古时期,善卷为免遭tú  戮,带领其部落隐入深山,“不知所终”。两千多年后,枉水又等来了一位重要客人,他就是伟大的诗人屈原。他与枉水最明白的关系便是《涉江》中的那一句:“朝发枉渚  兮,夕宿辰阳。”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些与枉水相关联的人和事偏偏在注释中均不约而同地被所有记载了枉水的史志提到了

B.一些与枉水相关联的人和事被所有记载了枉水的史志均不约而同地偏偏在注释中提到了

C.偏偏在所有注释中记载了枉水的史志不约而同地均提到了一些与枉水相关联的人和事

D.偏偏所有记载了枉水的史志均不约而同地在注释中提到了一些与枉水相关联的人和事

来源:2020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宋教仁先生题湖南桃源桃川书院联中的词语,其顺序已打乱,请按要求重新排列。

真心   乾坤      使   尘雾 热血

上联:  

下联:  

来源:2020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对《骆驼祥子》中相关内容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不拉刘四爷的车,却能住在人和厂,这是因为刘四爷看上了祥子的勤快和“真诚自然”,想让祥子给他做女婿。             

B.老车夫和孙子小马儿的遭遇让祥子感到“向来没有的难受”,在他们身上,祥子似乎看到了自己的过去和将来。             

C.尽管祥子卖掉赖以生存的车,请来了“收生婆”,还请来了“蛤蟆大仙”陈二奶奶,虎妞还是因为难产而死去了。             

D.小福子病故之后,祥子也“不再有希望”,他变成了“又瘦又脏的低等车夫”,最后甚至沦为了乞丐和告密者。

来源:2020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诗文默写。

(1)  ,不知贻阿谁。(《十五从军征》)

(2)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  ,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

(4)看到清代画家“郑板桥”这个名字,我们不禁会联想到温庭筠在《商山早行》中的诗句:“  ,人迹板桥霜”。

(5)2020年1月18日,在新型肺炎病毒肆虐的严峻形势下,84岁的钟南山院士“  ”,连夜赶赴武汉,成为亿万人心中的“最美逆行者”。(选用《出师表》中的句子填写)

来源:2020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为全面把握湖南省中小学“停课不停学”在线教育教学基本情况,总结相关做法与经验,有关部门日前组织开展了有86万人参加的网络调查活动。根据调查,自2月3日省教育厅发布2020年春季延迟开学十条措施后,截至3月18日,全省开展“停课不停学”的中小学比例已达96%,开展居家学习的学生比例已达98.5%,基本实现了学校停课不停教和学生居家学习全覆盖。

材料二:

       疫情暴发的特殊形势,带来了教育教学各个方面的困难与挑战。据调查,各学校开展在线教学的准备明显不足。就我省而言,支持在线学习的网络环境和教学资源建设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突出短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问题也在疫情中充分暴露出来。这里面既有由中小学生年龄所决定的、在线教学很难达到面对面教学效果的客观因素,又有改变学生现有学习习惯的主观因素。从深层次看,当前出现的问题是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中的“阵痛”,只有通过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来解决。在线教育教学对家庭配合要求很高,这涉及到家庭学习环境和家长的认知、文化程度、时间精力等一系列问题。

       如何进一步密切家校沟通协作,积极解决在线学习条件的实际问题和实际困难,是今后开展在线教育教学要面对的重点任务。

材料三:

全省中小学“停课不停学”的累计比例

时间

比例

2月4日~2月10日

2月11日~2月17日

2月18日~2月24日

教师对在线学习是否达到预期效果的看法

项目

比例

远未达到预期

略低于预期

达到预期

略超预期

远超预期

材料四:

       家长反映学生居家学习存在的困难主要是孩子缺乏自控力,家庭网速等学习环境不佳,教师教学过程缺少互动,家长不能辅导等,同时,家长对在线学习的优点比较认同,例如,家长认为孩子可以学习更多优秀教师的教学课程,孩子没有掌握的知识可以反复看、反复学,学习资源更全面、更丰富。有三分之二的家长赞成学校在疫情之后的教学活动中增加在线学习的形式和内容。由于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期望高,多数家长要求学业“加码”,除个别家长关心孩子的视力外,没有反映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对在线学习的效果,45%的家长认为效果很好或较好,55%的家长认为效果一般或较差。

(1)请根据材料二,概括在线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

(2)下列对上面四则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省教育厅发布春季延迟开学十条措施后的短短三周之内,全省开展“停课不停学”的中小学比例就达到了96%。

B.居家学习暴露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问题,促进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应该说还任重道远。

C.家长们对中小学校开展“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学生的学业上,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关心较少。

D.55%的家长认为在线学习的效果一般或较差,这与教师对在线学习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的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

来源:2020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真实的声音

①你了解自己的声音吗?

②相信不少读者在用社交软件和别人进行语音聊天时,都会有意无意地按到自己发送出去的语言信息,听到被录下的声音,却发现自己的声音是如此陌生,和原先认为的大相径庭;也有些喜欢唱歌的朋友,在用唱歌软件录制自己歌声并上传后,却听到自己的音色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样,连忙尴尬地删除。

③这一系列现象的发生,不免让我们疑惑,我们自己的声音究竟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自己说话时觉得声音还不错,但传到别人耳朵里后,却变得“傻乎乎”的?或许很多朋友会认为,其实别人听到的才是自己真实的声音,而自己说话时听到的,是经过“自行脑补”后美化了的,并不真实。

④这样认为的朋友,其实你们只猜对了一半,自己说话时听到的声音和别人同时听到的确实不一样,但自己听到的也并非“脑补”,它也是真实的。

⑤我们首先要知道的是,声音主要来源于两个渠道。

⑥第一个渠道是空气传导。当外界出现嘈杂的声音时,这些声音会首先通过你耳朵的外耳道振动鼓膜,再通过鼓膜传导到听觉感受器中,最后通过感受器中的听觉神经将声波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导到大脑皮层,声音就这样被听到了。我们听自己的录音,或者别人听我们自己的声音,都是通过空气传导。

⑦第二个渠道是骨传导。当我们自己发出声音时,声音会通过中耳的听小骨传递到颅骨,再由颅骨传递到听觉感受器,经听觉神经在大脑皮层感知声音。我们自己说话时听到的自己的声音,就是通过骨传导被大脑接收。这就是为什么就算你用双手将自己的耳朵严实地堵住,然后轻轻地说话,无论再小声都能感觉得到的原因﹣﹣我们听自己的声音,不用通过空气。

⑧那么问题来了,空气传导也好,骨传导也罢,究竟哪个声音,才是自己最真实的声音呢?

⑨其实,你自己说话时通过骨传导被大脑接收的声音,才是你最本真的声音。声波在固态物质中传递的速度最快,因为固态物质微粒之间的间距比气态和液态物质更小,微粒振动时的能量能够紧密传递下去,所以声波在颅骨中传播的能量不会有太多损失。音调、响度、音色都最接近真实。

⑩而声音在空气中传导时,能量损失较大,因为声波在空气中传递最慢,振动的能量有很大部分会被空气中的分子吸收。音调、响度、音色都会发生改变。

⑪简而言之,其实当你说话时自己听到的声音,才是失真最小,最真实的,但可惜的是全世界只有你自己才能听到这真正的声音:而他人听到的你的声音,经过空气传导都失真了。

⑫习惯了自己真实的声音。听到失真的当然会感到厌恶了。

(选自《奥秘》,2019年第4期。有改动)

(1)第④段中说,“其实你们只猜对了一半”,那么,“另一半”指什么?

(2)“那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差异呢?”一句是从原文中抽取出来的,它最恰当的位置应该是  

A.第②段后

B.第③段后

C.第④段后

D.第⑤段后

(3)第⑨段中的“最接近真实”与第⑪自然段中的“最真实”是否矛盾?为什么?

(4)为什么“全世界只有你自己才能听到这真正的声音”?

来源:2020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爱的防弹衣

陈学长

       儿子去买菜了,一个多小时还没回来。

       妻子开始埋怨我了,说,锻炼孩子,也不是这个法子啊?十一二岁的孩子,能独自买菜吗?去那个菜市场,要穿过一条车来车往的马路,况且,外面的雨下得哗哗的,瓢泼一般。

       起初,我对妻子的话不以为意,琢磨了一会,竟也有了担心,终于,我坐不住了,关掉电视,拿把雨伞,匆匆下了楼。

       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一盏茶的工夫,终于来到菜市场。收好雨伞一回头,发现妻子也跟了来,她在家里放心不下。

       可能是下雨的原因,平时人山人海的菜市场,今天竟然冷冷清清,买菜的比卖菜的人还少。在靠近肉市的水果摊前,我们发现了儿子,要不是我把食指竖在嘴前,妻子肯定会大叫起来。儿子很狼狈,身上满是泥水,显然在路上滑倒过。不知为什么,他蹲在过道上,正在捡拾橘子。他的前面,是散落一地的黄橘,有些橘子已经烂了,白色的地板上粘有星星点点的黄色汁液,不远处还有个蓝色的塑料筐,倒扣在地上。我牵着妻子躲在一边,远远地看着。

“小家伙,这筐橘子就是你撞倒的。眼睛长哪儿去了?走路怎么这样莽撞!”声音来自苹果、橘子、香蕉等围成的半圆形摊位内,里面站着一位穿着蓝色围裙的中年男人,年纪约摸三十岁,中等身材,四方脸庞,可能是卖水果需要熬夜的原因,眼袋很大,眼圈略微发黑。他双手按在摊位上,伸着脖子,瞪着通红的眼睛冲儿子吼道。

“叔叔,真不是我撞倒的,我根本就没碰到橘子筐,我经过的时候,它恰巧歪倒了。”儿子说。

“不是你撞倒的,那你干吗捡啊?”

“我是帮你啊。”儿子站了起来,他不想继续捡拾橘子了。

“橘子难道长腿了?它自己会跑到地上吗?你这个小家伙不但很笨,而且还很不诚实。”

       妻子有点沉不住气了,想过去和胖男人争论,被我一把拉住。她疑惑地看着我,似乎觉得我太窝囊。我压低声音解释说:“小孩顺风顺水的长大,承受能力会很差,遇到点委屈和挫折便会受不了。让他接受点挫折教育也好。”妻子白了我一眼,对我的主意不太赞同,但还是依了我,继续旁观。

“我还是那句话,我没有撞倒你的橘子筐。”儿子斩钉截铁地说。

“你这个小坏蛋,看你一身脏的,是个乞丐吧?犯了错,还不敢承认?”胖男子从半圆形摊位内走了出来。

       这些话,就像嗖嗖射出的子弹,连妻子都给伤到了,泪水迅速充盈了她的眼眶。这一次,我没有拉住,她一下子就冲到胖男人面前,指着胖男子嚷道:“我们说话都要讲道理呀,你凭什么说是我儿子撞的,我儿子说他没撞,我相信我儿子。”

“哎哟!”胖男子转脸又和妻子吵起来,“大人来了更好,我这橘子摔烂了很多,正愁找不到头呢!”

“你家橘子是摔烂了很多,我也很同情,可不一定就和我儿子有关系啊?他帮你捡拾,你不能赖上他呀。”妻子拉着儿子想走,被胖男人伸出的胳膊拦住。胖男人说:“继续捡吧,我不会错怪任何一个好人!”

       我走过去拍拍胖男人的肩膀,说:“师傅,上面有监控呢,我们看看监控吧,如果是我儿子摔烂的,这筐橘子我全买了;如果不是,你可要道歉喔!”

“好,看监控就看监控,我这橘子不能白摔。”胖男子喘着粗气,摆手让邻摊的一位老人帮他看摊,拉着我就去监控室。

       录像放得很慢,也放了好几遍,原来是橘子筐摞得太高,又有点歪,才倒的。橘子筐倒时,我儿子离它有一大截距离呢,他只是恰巧经过。

“师傅,看清楚了吧。”我撇着嘴说。

“对不起,小兄弟,怪我没看清。”胖男子给儿子道了歉。

       回家的路上,妻子问儿子:“孩子,那人骂你笨蛋,骂你乞丐,你心里难受吗?”

       儿子仰着头回答说:“我不难受,我只是气愤。”

       妻子很纳闷,妻子问:“那话像子弹一样,很伤人的,为什么就伤不到你呢?”

       儿子咧嘴笑了笑,说:“爸爸给我穿了防弹衣呢,爸爸经常夸我是一位聪明、善良的孩子。”

(选自《安徽文学》2014年第6期,有改动)

(1)根据语境,发挥想象,描摹画横线句子中“我”所“琢磨”的内容。(不超过60字)

(2)赏析下面两个句子。

①外面的雨下得哗哗的,瓢泼一般。

②这些话,就像嗖嗖射出的子弹,连妻子都给伤到了,泪水迅速充盈了她的眼眶。

(3)文章以“爱的防弹衣”为题。有何好处?

(4)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胖男人”这一人物形象的看法。

来源:2020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问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2)你会在哪些情境下运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佳句?

来源:2020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舜发 畎亩之中

每假借 藏书之家

B.百里奚举于

愿为 鞍马

C.必先苦 心志

喜洋洋者矣

D.征于

天山共

(2)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用"/"画两处)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请以课文《陈涉世家》中陈胜、吴广起义为例,谈谈你对"生于忧患"的理解。

来源:2020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公曰:“善哉!”

【注】①晋平公:春秋时晋国国君。②师旷:晋国乐师。目盲,善弹琴,精于辨音。③炳烛:点烛,一说当时的烛只是火把,还不是后来的蜡烛。④孰与昧行乎:点亮蜡烛的光亮,与在黑暗中行走,哪个更好呢?

(1)填空。

①晋平公想学习,却又“恐已暮矣”。这里的“暮”是  的意思,他觉得“吾年七十”,怕来不及学,学了也没用了。

②师旷的回答,说明他将“暮”理解成了  ,因此晋平公才会觉得他在戏弄自己;师旷这样理解是借题发挥,意在引出炳烛之喻。

(2)对这篇短文所蕴含的道理,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学无止境,一个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

B.在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学习都是有益的。

C.应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做到从善如流。

D.要让人信服自己,必须要用打比方的方法。

来源:2020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汤杏芳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一位宿管阿姨,今年50岁,出生在农村。读小学时,便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小学毕业后,她在家种地,写作成为她唯一的爱好,汤杏芳用文字记录点滴。表达情感的同时也用文字激励自己。渐渐地,写作变成了她每天的习惯。后来,她成了一名宿管,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之余,笔耕不辍,6年时间里,写下了6部中长篇网络小说,总共约200万字。2018年,汤杏芳成为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会员。2019年11月,她受到学校邀请,担任学校写作公开课的老师,终于“圆了自己的老师梦”。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受,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

来源:2020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