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2017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化学试卷

2016年12月,我国首颗“碳卫星”发射升空,使我国在大气二氧化碳监测方面跻身国际前列.下列发射步骤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加注燃料B.火箭点火起飞

C.卫星与火箭分离D.进入预定轨道

来源:2017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气体是(  )

A.水蒸气B.二氧化碳C.氧气D.氮气

来源:2017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室里的下列仪器,能作为化学反应容器的是(  )

A.量筒B.漏斗C.烧杯D.玻璃棒

来源:2017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冰水B.汽水C.海水D.泥水

来源:2017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体分子(  )

A.体积增大B.间隔增大C.质量增大D.个数增多

来源:2017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PM2.5是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下列做法不利于改善空气中PM2.5污染的是(  )

A.空中喷雾B.植树造林C.绿色出行D.扬尘施工

来源:2017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长期饮用蒸馏水不利于人体的健康

B.过滤可除去水中所有杂质

C.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D.将水加热煮沸能降低水的硬度

来源:2017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石墨烯是单层的石墨,它是已知世界上最薄、最坚硬的新型材料,有良好的导电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下列有关石墨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与C60是同一物质

B.属于新型的化合物

C.硬度小于金刚石

D.在氧气中燃烧可能生成CO2、CO或二者的混合物

来源:2017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催化剂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B.焊锡、黄铜、铁是常见的合金

C.不同元素的中子数不同

D.所有原子都有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来源:2017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是对四组无色溶液成分的记录,其中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CaCl2、Na2CO3、KNO3B.KNO3、NaCl、FeCl3

C.Ba(OH)2、NaCl、Na2SO4D.K2SO4、Na2CO3、NaNO3

来源:2017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或方法

A

比较Zn、Cu、Ag的金属活动性

将Zn和Cu分别放入AgNO3溶液中

B

除去CO中的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C

除去硫酸镁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硫酸

加入过量氢氧化镁,过滤

D

鉴别AgNO3、Na2CO3两种无色溶液

稀盐酸或氯化钡溶液

A.AB.BC.CD.D

来源:2017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黑色固体粉末可能是Fe、CuO、C中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成分,某同学按照如图所示流程进行了实验。

关于该实验有以下说法:

①若溶液甲呈浅绿色,则原黑色固体粉末中只含有Fe;

②若步骤Ⅱ中无明显现象,则固体乙中最多只能有四种物质;

③若步骤Ⅱ中有气泡产生,则固体乙一定是C;

④若步骤Ⅱ中有红色固体析出,则固体乙中一定无CuO。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个B.2个C.3个D.4个

来源:2017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化学符号填空:

(1)钙离子             

(2)2个氮原子  

(3)导致酸雨的一种气体  

(4)标出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来源:2017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1是元素周期表中硒元素的部分信息,图2 是硒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硒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第  周期;

(2)图2中n的值为  

(3)根据以上信息,结合已学的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硒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硒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34

C.硒元素与氧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D.硒原子在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来源:2017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产、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请完成下列各题.

(1)红枣含有蛋白质、糖类及维生素等营养素,其中起到调节人体新陈代谢、预防疾病作用的营养素是  

(2)大蒜中含有一种有效成分辣素“硫化丙烯”,其化学式为C3H6S.硫化丙烯分子中碳、氢、硫原子的个数比是  

(3)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能有效减少空气中的温室气体.例如工业上在一定条件下利用CO2和物质X反应生产尿素,化学方程式是CO2+2X═CO(NH22+H2O,则X的化学式为  

(4)酒精灯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实验仪器.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其灭火原理是  

来源:2017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  g.

(2)p点的含义是  

(3)将t2℃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成为不饱和溶液的是  (填A或B).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①t2℃时,A、B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A>B;

②t2℃时,用等质量的A、B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A>B;

③通过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可使A、B的饱和溶液同时析出晶体;

④t2℃时,将150gA的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需加水100g.

来源:2017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B、C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物质间可以直接转化,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B、C均为氧化物,且三种物质常温下状态均不同,其中C为液态,A是红棕色固体,则C的化学式为   ,A→B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A、B、C是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都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且组成元素分别为三种、两种和一种,常温下C为气态,则B→C的化学方程式为       ,A→C的反应属于   反应类型。

来源:2017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2)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应该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分别是  .检验二氧化碳收集满的方法是  

(3)图F装置可用于气体的收集、检验、除杂和体积的测量等,用该装置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填序号).

A.气体从b端通入,收集二氧化碳.

B.瓶内装有澄清石灰水,气体从a端通入,检验氧气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

C.瓶内装有氢氧化钠溶液,气体从a端通入,吸收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

D.在b端接量筒,瓶内装满水,氧气从a端通入,测量气体的体积.

来源:2017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小组在探究“酸与碱能否发生反应”时,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

【探究实验一】酸能否与可溶性碱发生化学反应

甲同学进行了实验一,能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  ,同时测定反应后溶液的pH=2,说明酸能与可溶性碱发生化学反应.

【探究实验二】酸能否与难溶性碱发生化学反应

乙同学进行了实验二,当滴入几滴稀盐酸后,发现试管②中无明显变化,于是得出“酸不能与难溶性碱反应”的结论.

丙同学对此产生质疑,并利用实验后的物质继续探究:

来源:2017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6.0g制取氧气.加热至混合物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冷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16.4g,将剩余固体全部倒入大烧杯,并加水充分溶解,烧杯内物质总质量150.5g,过滤后得到滤渣和一定量的不饱和滤液(假设溶液无损失).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g.

(2)所得不饱和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来源:2017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