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 / 试卷选题

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02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下图内容记载的科技成就是(  )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造船技术
D.指南针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02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目前我国正在规划建设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对古代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关于丝绸之路说法正确的是(  )

A.最初开通于明朝 B.开通功劳最大的是张骞
C.起点在今新疆 D.开通功劳最大的是班超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02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汉代,“丝綢和香料从其原产地中国和亚洲东南部向西运输到达中亚、伊朗和罗马帝国°”这反映了当时(   )

A.中国商人到达过罗马帝国
B.西方人普遍享用中国丝绸
C.丝绸之路沟通东西方贸易
D.陆路贸易取代了海路贸易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02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

A.秦朝 B.汉朝 C.宋朝 D.元朝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02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四幅疆域图,按朝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④③①② D.④③②①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02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3月,国务院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建设“一带一路”。西汉时期为开辟丝绸之路作出重要贡献的是(   )

A.张骞 B.卫靑 C.蒙恬 D.霍去病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02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

A.《论语》 B.《离骚》
C.《史记》 D.《资治通鉴》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02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示法可以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直观地呈现整个知识骨架,下列―组秦始皇措施图示体现的中心主题是(   )

A.加强文化控制 B.加强经济管理
C.加速国家统一进程 D.巩固国家统一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02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中国古代朝代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隋唐—秦汉—宋元—明清
B.秦汉—隋唐—宋元—明清
C.宋元—隋唐—秦汉—明清
D.明清—宋元—秦汉—隋唐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02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广西玉林防城港卷)“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产品远抵西亚和欧洲,西域乃至印度的文明成果,也源源不断地涌进中国。”这说明丝绸之路的开辟(   )

A.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B.推动了西汉进行政治改革
C.掀起了诸侯兴修水利的高潮
D.加速了中国北方民族的融合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02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保护丝绸之路的安全和商旅往来,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  )

A.西域都护 B.安西都护
C.伊犁将军 D.驻藏大臣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02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秦朝时设立的负责监察百官的中央官职是(  )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司隶校尉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02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佛教起源于印度,后来发展为世界性的宗教,主要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地区,佛教传播到中国的时间是:(   )

A.西汉末年 B.隋朝末年
C.唐朝初年 D.明末清初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02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我国古代某一王朝币制改革示意图,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清朝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02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河南卷)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材料一的图二与图一相比较,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城市开始成为起点与它们曾是哪些王朝的都城密切相关?
(2)观察材料二的三幅图,概括指出古代洛阳在丝绸之路上有着怎样的国际地位?
(3)在材料二中任选一幅图片,说说图片内容的历史价值。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02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海南卷)友好交往,和平共处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陆地丝路之繁荣】
材料一 丝绸之路以商队运输形式从中国到古罗马,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丝绸之路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商人、传教士和其它一些旅行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自远方。
——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
(1)写出材料一中,往来于丝绸之路上的物品和文化。(4分)由此可知,丝绸之路在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
【海上丝路之昌盛】
材料二 明初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连续7次统率百艘巨舰,27000多名官兵,渡南洋,过印度洋,达红海,航程总计16万海里,历经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三 郑和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他人一分财富。
——《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特点。
【一带一路之复兴】
材料四  2015年3月,习近平在博鳌论坛上发表演讲,再次谈及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这一宏伟构想从历史深处走来,融通古今连接中外,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赋予古丝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3)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古丝路崭新的时代内涵”的理解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02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贵州黔东南州卷)人类社会是在不断进步和发展的,治国方针也应随之与时俱进,改革是时代的要求和必 然的选择。中外曾出现过许多著名的改革,并对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哪次改革为秦完成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这次改革与土地相关的措施是什么?
(2)19 世纪中后期,俄国和日本通过改革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请写出两次改革的名称。(2 分)
(3)美国为摆脱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进行了改革,请写出这次改革的名称及特点。(2 分)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02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贵州黔东南州卷)孔子学院是中国派驻外国推广中国文化的教育机构,目前全球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建立了 400 多所孔子学院。请回答下列问题:
(1)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其创始人孔子生活在那一时期?如果要了解孔子的言 行,你认为应该查阅哪部经典著作?(3 分)
(2)秦朝时,秦始皇对儒家采取了什么措施?西汉时,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什么主张, 从此确立了儒学在古代中国的统治地位?(2 分)
(3)新文化运动中斗争矛头直指“孔孟之道”,陈独秀等人大力提倡的新思想是什么?(2 分)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02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贵州黔东南州卷)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上图为汉朝时开通的中外交通要道,请分别写出它的名称及起点。(2 分)
(2)奉汉武帝之命,为开辟这条交通要道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是谁?(1 分)
(3)唐朝时有两位高僧也曾经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是谁?(2 分)
(4)明朝时曾出现过中外交流的高峰,与之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是什么?(1 分)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02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在世界版图上延伸,诉说着沿途各国人民友好往来、互利互惠的动人故事;如今,一个新的战略构想在世界政经版图从容铺展——共建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写出材料一中A、B两点分别代表的地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的重要历史作用。
材料二 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
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主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明朝海禁后衰落。
——摘编白《海上丝绸之路》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的因素。
材料三 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承接古今、连接中外,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因为,它既传承以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又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头赢的21世纪时代潮流,将“中国梦”与“世界梦”进行有机地衔接,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全球性影响力。
——陈凤英《习近平“一带一路”构想战略意义深远》
(3)据材料三,指出今天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进程中应如何弘扬丝绸之路精神?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02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开放篇:筑“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战略构想。
【古代沟通】
材料一:到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安息帝国和汉帝国一起,连成了一条从苏格兰高地到中国海、横贯欧亚大陆的文明地带,从而使各帝国在一定程度上能相互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汉帝国”通过什么通道与欧亚大帝国连成一条“文明地带”? 其开拓者是谁?
【近代引进】
材料二:中国近代化是中国社会由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先进经验,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
(2)为寻找救国之路,中国在五四运动以前经历了哪几次近代化的探索?(至少回答3次)
【当代开放】
材料三:1979年4月,邓小平对广东省委负责人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杀开一条血路来。”经济特区以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取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材料四:“一带一路”使中国不仅可以输出丰富多彩、价廉物美的日常用品,而且能够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设备。中国有实力投资海外,与急需资金的国家共同把握发展机遇。
(3)对比材料三、材料四,请回答从经济特区建立到“一带一路”提出,我国对外开放有什么变化?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02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盛世篇:品勤俭帝王】
材料一:到景帝后期,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杜甫的《忆昔》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留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是对我国历史上哪两个盛世的描述?(2分)
材料三: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崇尚节俭和力戒奢侈是一以贯之的信条,也是社会各阶层共同推崇的道德风尚和消费观念。
——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2)请你从西汉和唐朝历史中,分别举出一位崇尚节俭、力戒奢侈的皇帝。(要求有具体皇帝和具体事例)
(3)除统治者节俭外,我国古代“盛世”形成的原因还有哪些?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02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阅后请回答:
(1)“秦皇”和“汉武”为维护封建统治,在思想上分别有什么举措?
(2)举出唐代两个盛世局面?
(3)列举宋代居于世界领先的科技成就?(2分)
(4)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什么?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02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汉书·张骞传》
材料二

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初行”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一与材料二有什么内在联系?
(3)丝绸之路的开辟有何重要意义?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02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广西玉林防城港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表格要求。
材料:丞相王绾等进言说:“①诸侯刚被击败,②燕国、齐国、楚国地处偏远,如不设置诸侯王,就无法镇抚他们。③请立皇子们为王,④希望皇上批准。”
廷尉李斯议论道:“⑤周文王、周武王分封子弟、同族的人很多,可是后代日益疏远,像仇人般互相攻击,诸侯相互讨伐,周天子不能禁止。⑥现在天下依赖陛下神灵得到统一,⑦都设置了郡县,皇子功臣都用国家赋税多多赏赐他们,很容易就控制了。⑧天下没有异心,这就是安宁的办法啊。”
——《史记》

讨论主题
(1)               
2分
人物
主张
理由
 
王绾
(2)A           (填序号)
B           (填序号)
2分
李斯
(3)A          (填序号)
B          (填序号)
2分
皇上决策
(4)采纳A          建议,推行B            
2分

 
说明:(2)、(3)每空只能填一个序号,多填、错填不给分。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02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梦想是最令人心动的旋律,又是最引人奋进的动力。再没有什么使命,比引领一个民族走向复兴更光荣:再没有什么事业,比团结十几亿人民共圆梦更崇高。行走在复兴之路上,中国的昨天,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国的今天,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国的明天,直挂云帆济沧海。
探究一:古代交往篇
(1) 2015年,我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这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延伸。西汉时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作出突出贡献的是哪位人物? 
(2)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在唐与天竺频繁交往中,最杰出的使者是哪位高僧?
(3)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从1405年开始,明成祖派遣哪位人物率领船队先后七次出使西洋?
探究二:近代探索篇
(1)在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强国之路的探索。以学习西方技术为内容而进行的是哪次探索活动?
(2)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20世纪经历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它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什么制度?
(3)从1915年起,进步的知识分子高举哪两面大旗,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探究三:现代复兴篇
(1) 1978年底,哪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目前,“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已经成功实践,请写出我国在统一大业的道路上取得的重要成就一例?
(3)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的是什么理论?
感悟: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为了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中国应该怎样做?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02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将让中国与世界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代丝绸之路示意图
——人民教育出版社
材料二 “明初,社会安定,国力雄厚。1405—1433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
材料三 “……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马克思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说出汉代“丝绸之路”的起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汉代“丝绸之路”的开辟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2)依据材料二,指出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前提。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郑和下西洋船队最远到达的地区。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与外界隔绝”采取了什么对外政策?该政策的主要含义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02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仔细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请分别写出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最东和最南的诸侯国的名称。
(2)据图及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政治上的主要特点。
(3)最后完成“扫六合”的是哪个诸侯国?这个诸侯国能够“扫六合”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4)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初期还有十几个诸侯国,到公元前221年,实现了“四海一”。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02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著名典故“三顾茅庐”源自东汉末年。这位曾住在茅庐里的历史人物是(  )

A.曹操 B.刘备 C.诸葛亮 D.孙权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02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载,孝文帝雅好读书,遍览经史,深受儒学影响。这种影响表现为(    )

A.独尊儒术 B.实行汉化
C.开发江南 D.科举取士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02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学汉语,穿汉服,与汉族通婚。”材料中反映的是下列哪一改革的主要内容?(  )

A.管仲改革 B.商鞅变法
C.孝文帝改革 D.忽必烈改革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02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广西玉林防城港卷)下边的示意图是(    )

A.春秋争霸图 B.赤壁之战图
C.人口南迁图 D.三国鼎立图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02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7位数字的数学家是(    )

A.郦道元 B.贾思勰
C.司马迁 D.祖冲之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02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数的科学家            
(2)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            
(3)“解放军的好战士”            
(4)被称为“发明大王”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02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翻开中国古代史,我们可以发现,改革创新是贯穿古代史的一条明显主线。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记商君列传》记述战国时的一次变法规定:“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材料二  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
——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 上册)
材料三  隋朝统一全国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凡考试及格的知识分子,不问什么门第,一律委任官职……
——柏扬《中国人史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商君”在当时哪个国家实行变法?这次变法中有关土地制度方面的内容是什么?
(2)材料二的内容是历史上哪个朝代推行的改革措施?这次改革有什么重要历史作用?
(3)材料三反映的选拔人才的创新制度是什么?这一创新制度完善于哪一朝代?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02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材料三:“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材料四:“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
材料五:“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1)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著名战役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1分)
(3)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什么?
(4)哪一历史事件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1分)
(5)哪次会议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1分)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02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