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许昌市四校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
下列物质中,所含分子数目相同的是 ( )
A.10 g H2和10 g O2 | B.5.6 LN2(标准状况)和11 g CO2 |
C.9 g H2O和11.2 L(标准状况)苯 | D.224 mL H2 (标准状况)和0.1 mol N2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1 mol氧的质量是16g | B.![]() |
C.1 molH2O的质量是18g/mol | D.CO2的摩尔质量是44g/mol |
鉴别碳酸钠、碳酸氢钠两种溶液的最合适的方法是 ( )
A.两种溶液各取少许,分别滴入酚酞试液,显红色的是碳酸钠溶液 |
B.两种溶液各取少许,分别滴加澄清的石灰水,有沉淀生成的是碳酸钠溶液 |
C.两种溶液各取少许,分别加热,能产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气体的是碳酸氢钠溶液 |
D.任取一种溶液少许,滴加氯化钡溶液,若有浑浊产生的是碳酸钠溶液,否则是碳酸氢钠溶液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含氧的化合物就是氧化物 |
B.1 mol H2O中含有2 mol氢和1 mol氧 |
C.氧化剂的氧化性的相对强弱取决于得到电子数目的多少 |
D.等质量的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逸出气体的量相等 |
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一定是两性物质 |
B.焰色反应属于元素的物理性质 |
C.物质的氧化性就是非金属性,是得电子的性质,物质的还原性就是金属性,是失电子的性质 |
D.已知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为: 2Al +2NaOH +2H2O =" 2" NaAlO2 + 3H2↑ |
由化学方程式便知,铝是还原剂,水和氢氧化钠是氧化剂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标况下,22.4 L水中含有NA个H2O分子 |
B.14 g N2含有的核外电子总数为NA |
C.1 mol乙烯中含2 NA个碳碳双键 |
D.2.3 g金属钠与足量水反应时失去的电子数是0.1NA |
下列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1的是 ( )
A.Zn + 2HCl = ZnCl2 + H2↑ |
B.Cu +2 H2SO4(浓) = CuSO4 + SO2↑+ 2H2O |
C.3S + 6NaOH = 2Na2S + Na2SO3 + 3H2O |
D.2Na + Cl2 = 2NaCl |
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与反应物之间的相对量的多少无关的是 ( )
A.碳酸钠溶液与盐酸 | B.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 |
C.碳酸氢钠溶液与澄清的石灰水 | D.硝酸银溶液与氨水. |
下列各组离子,在强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
A.![]() ![]() ![]() ![]() |
B.![]() ![]() ![]() ![]() |
C.![]() ![]() ![]() ![]() ![]() |
D.![]() ![]() ![]() ![]() |
把一定质量Na2CO3、NaHCO3、Na2CO3·xH2O的混合物等分两份,一份溶于水配成200毫升溶液时,测得溶液中C()=1.5 mol/L.若将另一份加热到质量不在变化时的固体质量为 ( )
A.15.9 g | B.21.2 g | C.88.2 g | D.条件不够,无法计算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向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可能会有晶体析出 |
B.一定温度下的不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无水硫酸铜粉末,也不一定能得到饱和溶液 |
C.二氧化碳虽可以灭火,但镁能在其中燃烧 |
D.因为氢氧化铁胶体带正电荷,所以电泳实验时阴极颜色加深 |
3.9g镁铝合金恰好完全溶解于120mL4mol/L的盐酸中,再加入60mL8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沉淀10.7g,则加入盐酸时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为(mol) ( )
A.0.17 | B.0.18 | C.0.20 | D.0.21 |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Ca2++2ClO-+ CO2+H2O﹦CaCO3↓+2HClO |
B.氢氧化铁溶解于氢碘酸中 Fe(OH)3+3H+=Fe3++3H2O |
C.向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铝离子刚好沉淀完全 2Al3++3SO42-+3Ba2++6OH-=3BaSO4↓+2Al(OH)3↓ |
D.向100mL0.1mol/LFeBr2溶液中通入0.01molCl2 2Fe2++4Br-+3Cl2=2Fe3++2Br2+6Cl-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把硝酸亚铁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因不符合复分解反应进行到底的条件,所以它们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
B.分液实验操作时,下层液体从下端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
C.氢氧化钠固体应保存在带有橡胶塞的广口瓶里 |
D.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
如果某粗盐的溶液中含有少量的、
、
,用①盐酸调PH值、②氯化钡溶液、③碳酸钠溶液、④氢氧化钠溶液,结合⑤过滤操作除去杂质时,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氯化亚铁能不能由化合反应制得(若能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不能简单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配制氯化亚铁溶液时是把氯化亚铁溶解于煮沸过的蒸馏水中,并加入_________________,向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氯化铁溶液制备胶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配制500mL0.5moI/L的NaOH溶液
(1)需要的仪器除用量筒、烧杯、玻璃棒外,(2)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
(3)用托盘天平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 (4)应在小烧杯里应称量___克氢氧化钠.
(5)配制过程主要有:溶解、_____、转移、______、加水稀释、定容、摇匀,而
(6)后转移到试剂瓶里并贴上标(7) 签。(8)若取上述溶液100mL,(9)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10)如果其它各项操作均正常,(11) 仅有一项下列操作时,(12)对配制结果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无影响或无法确定)?定容时俯视刻度线________.配制前容量瓶不干燥_______.定容后摇匀时有液体贱出______.
某同学在帮助老师整理实验室的化学试剂时,发现一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由于腐蚀,其标签已破损(如图:标签上部的化学式和下部的名称都不完整),根据前几天做过的实验判断,它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溶液。
请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对该试剂可能是什么物质的溶液作出猜想,并设计最简单的实验进行验证。
(1)下列物质中( )有可能是这瓶溶液的溶质
A 氯酸钠 B 磷酸二氢钠 C 硝酸钠 D 硫酸钠
(2)请将你的所有可能的推测,并取溶液少许加入一种试剂进行验证,把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填在下表中(不一定填满):
推测(写化学式) |
依据的实验操作(加入验证试剂)、现象和结论 |
例: Na2SiO3 |
加入盐酸,若只有白色沉淀生成者为硅酸钠溶液 |
①: |
|
②: |
|
③: |
|
④: |
|
已知B、C为用途广泛的金属,H具有磁性氧化物,I是一种白色胶状沉淀,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未列出):
回答下列问题:
1.E和G的化学式分别为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③
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 ④
把盛有水和盐酸的两个烧杯分别放在托盘太平的左右托盘上,天平处于平衡状态,然后向右盘烧杯里加入镁,向左盘烧杯里加入与镁等质量的金属钠,当金属完全反应后,天平的指针 ( )
A.向左偏转 | B.向右偏转 | C.仍处于平衡状态 | D.不能确定 |
在化学上根据某种分类标准,可将固体NaOH、P2O5、无水CaCl2分为一类。在下列物质中,能与上述物质归为一类的是 ( )
A.浓硫酸 | B.氧化钙 | C.氯化钠固体 | D.碱石灰 |
现有甲、乙两瓶无色溶液,已知它们可能是NaOH溶液和AlCL3溶液。现做如下实验:
①440mL甲溶液与120mL乙溶液反应,产生1.56沉淀
②120mL甲溶液与440mL乙溶液反应,产生1.56沉淀
③120mL甲溶液与400mL乙溶液反应,产生3.12沉淀
通过必要的计算和推理判定:
甲溶液是_______,其浓度为____mol/L。乙溶液是_______其浓度为____mol/L
分别中和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a mol/L的盐酸、b mol/L的硝酸、c mol/L的硫酸溶液的体积相等,则a、b、c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 )
A.a =" b=" c | B.2a =" 2b" =" c" | C.a =" b" =" 2c" | D.都不正确 |
引发铝热反应的操作是:将铝粉和Fe2O3粉末混合均匀,置于纸漏斗上,外铺一层KCIO3作氧化剂,外插一段光亮的镁带,然后点燃镁带。下列各组中能分别代替KCIO3和镁带而引发铝热反应的是 ( )
A.直接用酒精喷灯加热 | B.KMnO4、铝条 |
C.火柴头、浓盐酸 | D.KMnO4、鞭炮引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