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专题6:古代中国经济结构

(2015年新课标Ⅰ卷文综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来源:专题6:古代中国经济结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新课标Ⅰ卷文综27)下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

 




河南
15
16
2
1
江苏
7
8
17
49

 
表中现的变化反映了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来源:专题6:古代中国经济结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新课标Ⅱ卷文综26)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主要动力之一是(    )

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
来源:专题6:古代中国经济结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天津卷文综历史1)“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    )

来源:专题6:古代中国经济结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广东卷文综14)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耧机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收获、桔棉之事,与男子共其劳”。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   )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资本主义的萌芽
C.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 D.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来源:专题6:古代中国经济结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江苏卷历史4)唐人写淮北多有“稻垄泻泉声”之类的诗句,北宋仍有“水阔人间熟稻天”的描写。但1678年,河道总督的奏疏已是“田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两年后就有人感叹是“沟洫之制,水陆失宜”。淮北农耕变化表明古代农业(  )

A.注重作物品种选择 B.需要政府合理作为
C.重视农田生态保护 D.全凭兴修水利工程
来源:专题6:古代中国经济结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海南卷历史3)西汉初年,皇帝找不到颜色相同的四匹马来驾车,将相大臣甚至只能乘坐牛车;到汉武帝初,普通百姓也拥有马匹,“阡陌之间成群”。马匹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稳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B.西域良马引进与马种改良
C.游牧民族大规模地移居中原 D.长期和平使战马消耗减少
来源:专题6:古代中国经济结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上海卷历史6)“井田之变,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描述的是(  )

A.西周诸侯封地的情况 B.秦朝实行郡县制后的情况
C.汉武帝时代的情况 D.东汉豪强势力膨胀的情况
来源:专题6:古代中国经济结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福建卷文综14)《景德镇陶录》记:“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世昌南镇瓷名天下”。《江西通志》载:“景德镇……水土宜陶。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材料反映了(    )

A.唐时瓷都景德镇已驰名天下 B.陶玉身份为官营手工业者
C.该产品工艺精美畅销海内外 D.陶玉追求产品的知名度
来源:专题6:古代中国经济结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江苏卷历史5)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  )

A.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 B.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
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D.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
来源:专题6:古代中国经济结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新课标Ⅰ卷文综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来源:专题6:古代中国经济结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新课标Ⅱ卷文综27)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来源:专题6:古代中国经济结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北京卷文综14)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按规定,“诸行自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南宋都城中的商业店铺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四十行”,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    )

A.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 B.坊市制度已经瓦解
C.商业发展已超过农业 D.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
来源:专题6:古代中国经济结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安徽卷文综14)北宋仁宗年间,贩卖婺州罗帛的沈赞沿路偷税,在富阳境内被县民蒋泽等人捉到。经杭州官府裁决,没收其货物182匹,蒋泽等人因此获得赏钱。这说明(   )

A.官府重视商税收入 B.杭州丝织业比婺州发达
C.江南商业环境恶劣 D.农本商末观念根深蒂固
来源:专题6:古代中国经济结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浙江卷文综16)“丝绸之路”是古代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汉唐以来“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
B.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称中国为“丝国”
C.明清政府的严格管理限制了丝路商贸繁荣
D.15世纪以前的丝路贸易不具有全球化意义
来源:专题6:古代中国经济结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重庆卷文综历史3)宋太宗时期,有官员上奏:“岭南村墟聚落,间日集裨贩(小贩),谓之墟市。请降条约,令于城邑交易。”该建议遭到太宗的拒绝:“徙扰民尔,可仍其旧。”这一史实主要反映了宋朝(   )

A.专业市场每天开市 B.乡村市场的繁荣
C.市场监管相对宽松 D.坊市制继续实行
来源:专题6:古代中国经济结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海南卷历史6)元朝时,大规模的漕粮海运前所未有,海外贸易繁荣,泉州还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这反映出当时(    )

A.重农抑商政策废止 B.造船航海技术进步
C.内河航运严重不畅 D.陆上丝绸之路受阻
来源:专题6:古代中国经济结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海南卷历史8)雍正帝指责地方官员:“此当青黄不接之际,朕待报湖南雨水情形,既特使人来奏,何雨水粮价竟无一语及之,汝任地方之责,试思宁有大于此事乎?”雍正帝意在(   )

A.强调重农意识 B.关心百姓疾苦
C.申饬官员无能 D.关注地方稳定
来源:专题6:古代中国经济结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上海卷历史11)以下哪项表述是对“朝贡贸易”的准确理解?(    )

A.朝贡贸易展示了天朝威仪 B.朝贡国可来华自由贸易
C.各朝贡国贡期一致 D.政府在朝贡贸易中获利甚多
来源:专题6:古代中国经济结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年北京卷文综第40题第(1)小题)丝绸之路东起中国西安,西到埃及的亚历山大。

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示意图
陆上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交往的重要通通,分为东西两段,东段主要在今中国晚内,其正式开通源自张骞通西城。汉与西城的交往主要通过河西走廊;南北朝时期,由于河西走廊被割据政权占据,南朝与西域的交往主要通过今青海道;唐朝统一后,河西走廊又恢复了在丝绸之路中的主导地位;11世纪纪西夏崛起,青海道和河西走廊被切断,北宋只能向北渡过黄河,再由河套地区向西进入西域。从元朝起,河西走廊为中西方交往稳定通道。
阅读上图和上述材料,从中概括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特点。

来源:专题6:古代中国经济结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山东卷文综38)宋代理学是传统儒学的新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城市与生活

北宋东京(开封)内平面示意图
材料二 生活与观念

(1)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与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之间的联系。
(2)若进一步探究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的原因,你认为还需要补充什么材料?举一例说明。

来源:专题6:古代中国经济结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年上海卷历史39)“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从广义上讲并非只是丝绸贸易的通道,而是指中西方之间的多元化、多层次、多维度的交流通道。假设你是一名历史学家,在研究“丝绸之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如下问题,该如何解决?

来源:专题6:古代中国经济结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四川卷文综历史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结合所学知识,以“交流与联系”为主题,解读材料一。
材料二 明朝中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番薯“或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素,清代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老林初开,包谷不龚不获”和番薯“备荒第一物”的特性。玉米、番薯等栽种遍野,“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少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
——摘编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
(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洲作物传入对明清中国的影响。

来源:专题6:古代中国经济结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