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河南郑州高三第三次质量预测文综历史试卷

《吕氏春秋·上农》有言:“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家产简单),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材料中的观点主要立足于

A.统治利益 B.商业生产能力
C.社会制度 D.争霸需求
来源:2015届河南郑州高三第三次质量预测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代谏官的职责是每月要向皇帝报告一次,称为“月课"。他们可以把平时随便听到的一点情况就向皇帝报告,无需证据确凿,若奏弹不实,谏官不必受到惩罚。如果御史台的谏官上任后百日之内无所纠弹,则罢作外官或罚“辱台钱”。该规定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致使皇权达到顶峰 B.助推耳目机关分化相权
C.助长谏官滥用弹劾权 D.导致地方权力过度削弱
来源:2015届河南郑州高三第三次质量预测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以前,孟子的地位一直隐而不显,其地位甚至不及颜回。宋代,一场声势浩大的孟子升格运动展开。朱熹把《孟子》与《论语》并列,《孟子》跻身于“四书”,成为了士人必读的官方教科书。宋代孟子地位提高的根本原因是

A.孟子在儒学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历史作用
B.孟子的思想与宋儒的政治和理论诉求有诸多契合之处
C.孟子和宋儒都面临来自道家、佛教等各家的严峻挑战
D.朱熹欲借孟子思想完善自己的学说体系提高学术休养
来源:2015届河南郑州高三第三次质量预测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历史探究小组的同学收集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掠夺”、“全球化”等相关资料。你认为他们要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是

A.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B.新技术对世界面貌的改变
C.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由分散到整体
来源:2015届河南郑州高三第三次质量预测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思想主张“走出修道院,大步跨人生活的集市,把规矩渗透到尘世生活,并以不懈努力的创业精神和反对奢侈浪费的生活方式,积极进取增加财富,践行自己的神圣责任,光大上帝的荣耀"。下列与该思想明显不符合的是

A.财富本身绝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
B.我自己个人奋斗,发家致富,不是我贪财,而是上帝要我去当商人,让我去奋斗
C.上帝凭耶稣的救世功劳而赐予信徒灵魂的超自然恩赐,人们可通过祈祷求得一切
D.上帝不是要人们以苦修的禁欲主义超越世俗道德,而是要人完成个人在现世里所处地位赋予他的责任和义务
来源:2015届河南郑州高三第三次质量预测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导致下表中工厂和资本数字呈现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时期
工厂数
资本(千元)
1870-1894
16
4829
1894-1913
136
103153

 
A.中国通商口岸的大幅增加
B.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国民政府奖励实业政策的推动
D.清政府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来源:2015届河南郑州高三第三次质量预测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这种主义的高涨以对劳动群众生活状况的最真挚的同情和对他们的压迫者及剥削者的最强烈憎恨为前提,同时文反过来产生这种.同情和憎恨。”列宁评价的应是孙中山的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改良主义
来源:2015届河南郑州高三第三次质量预测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商业正是我们无产阶级国家政权、我们居于领导地位的共产党‘必须全力抓住的环节’,否则就‘建不成社会主义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基础。’”,据此苏维埃俄国决定

A.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
B.推行新经济政策,允许市场发挥客观作用
C.推行集体农庄制度,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D.全力发展重工业,抵制法西斯德国侵略
来源:2015届河南郑州高三第三次质量预测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这次缔结的中苏条约和协定,使中苏两大国家的友谊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使得我们有了一个可靠的同盟国,这样就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建设工作和共同对付可能的帝国主义侵略,争取世界和平。”该协定当时的影响不包括

A.有利于中苏共同对付外来侵略
B.有利于中苏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与稳定
C.有利于中国进行国内经济建设
D.有利于苏联对东欧国家的控制
来源:2015届河南郑州高三第三次质量预测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位画家曾说过:“殊不知我并不着力谋求准确表现我眼前所见的事物,我是在相当随心所欲地运用着色彩,我是在更有力地表现自己。”他要用明快的龟彩、粗犷的线条表达自己内心的激动和喧嚣。据此他的代表作最有可能是

来源:2015届河南郑州高三第三次质量预测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0年美国总统选举中,“小布什诉戈尔案”轰动政坛,源于共和党候选人小布什和当时的美国副总统、民主党候选人戈尔在几十张选票的有效性上产生争议。最终,美国最高法院以7票对2票决定重新点算选票的过程违宪。该材料

A.体现国家权力机关权力分立
B.展现最高法院掌控国家行政权
C.证实总统胜出无需选民志愿
D.证明司法机关现实凌驾于行政权
来源:2015届河南郑州高三第三次质量预测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日本NHK电视台2014年9月报道,安倍第二次就任首相后积极推进“俯瞰地球仪的外交”,其出访国家数量创日本历史新高。该现象实质反映出当下日本

A.着力改善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B.致力提升国家政治话语权的影响
C.成功独霸世界政坛的强权理念
D.顺应鲜明的全球化趋势推动地区发展
来源:2015届河南郑州高三第三次质量预测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最早的法典,是李悝的《法典》。据陈群《魏律序》,是悝为魏文侯相,撰次诸国法所为。这一部书,在当时,……算做一部佳作,所以商君“取之以相秦”,没有重撰。……《法经》共分六篇,是(一)盗,(二)贼,(三)网,(四)捕,(五)杂,又以一篇著其加减。盗是侵犯人的财产,贼是伤害人的身体。盗贼须网捕,所以有网捕两篇。其余则并为杂律。
——吕思勉《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  古罗马的公民法内容包括国家行政管理、诉讼程序、财产、婚姻家庭和继承等方面的法律规范,即公私法不分、实体法与程序法不分,表现出诸法合体的特征。发展到万民法以后,由于罗马帝国境内简单商品经济高度发展,民事法律关系扩大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导致私法体系更为发达。罗马法注重形式,注重法律程序。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十二铜表法》的一些规定。如买卖不动产和奴隶等,除当事人亲自到场外,还必须邀请5个证人和1名司秤参加,要讲规定的语言,做一定的动作才能生效。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当事人慎重考虑,防止错误、欺诈、胁迫或无端反悔,也为了避免法官在司法中徇情偏袒。公民法基本上保留了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的特色。发展到万民法后,为了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才逐渐变得简易、灵活。程序的严格执行是为了保证实体权利和义务的实现,程序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罗马法注重程序是法律体系完备的表现。
——庄鹏《罗马法的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
材料三  古代史家所探究的关于古代文明的诸多问题,都和现实世界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关联……他们对一些具体问题的研究以及提出问题的一些方式往往也是对当代现实的一种有意识或者下意识回应与思考。
——黄洋《古代文明研究的现代意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述《法经》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原因。(8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马法基本特点。(10分)
(3)概述材料三的基本观点。依据所学知识,说明研究古代法律的现实意义。(7分)

来源:2015届河南郑州高三第三次质量预测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2分)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一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的机会,但好景不长。有人对这一时期民族
工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分析如下:

请依据以上表格,找出此时民族工业发展的另外两个有利和两个不利条件,并加以说明。(12分)

来源:2015届河南郑州高三第三次质量预测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养廉银制度始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当年雍正帝正式降旨实行“火耗归公”,又称“耗羡归公”。(注:火耗,即银两在兑换、熔铸、保存、运解中有一定损耗,故征税时要增加损耗,这种附加称为“火耗”或“耗羡”。)规定“每两加耗五分”,耗羡归公后,作为政府正常税收,统一征课,存留藩库,从中提取“养廉银”,发给官吏作为生活补贴和办公费用,而且其数量大大超过正俸。支发各官的养廉银,有一定的标准,养廉银远远高出正俸标准,越是高品级的官员,养廉银越是优厚。督抚大吏每年一二万两,知县一二千两。…“从而达到“不使累及民间”,“上不误公,下不累民”的目的。
——董庆伟《清朝雍正时期廉政措施研究》
材料二 新加坡政府为了保障高薪养廉政策的有效性,采取了如下的措施:提高公务员的工资;确保公务员的晋升较快;重视公务员的进修、培训;享有定期休假,退休后享受养老金;提高福利待遇。新加坡的廉政指数历年来都排在了世界前列,是世界著名的廉政政府之一。……1960年新加坡颁布了全国第一部《防止贪污法》,之后陆续制定了《没收贪污所得法》《公务员惩戒条例》《公务员守则和纪律条例》和《公务员指导守则》等法律,对公务员的行为规范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具有严密、详细、具体、全面的特点,有相当强的可操作性。……新加坡的“高薪养廉’’配备有齐全的廉政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种廉洁的氛围。新加坡廉政教育,从思想上抵制、杜绝腐败的念头。新加坡对于公务员的监督还有健全的廉政监督网络,包括反贪污调查局的监督、公共服务委员会的监督以及审计署的监督。除此之外,还有公民对于公务员的监督,媒体的监督等监督方式并存,使贪污行为很容易被查处,而且还要为此付出相当大的代价,腐败的成本远大于收益。
——曾英武《简述新加坡高薪养廉政策》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雍正王朝推行养廉银制度的主要特征。(6分)
(2)依据材料一、二,分析新加坡较之我国雍正时期在养廉方面的主要进步,并谈谈你对高薪养廉政策的认识。(9分)

来源:2015届河南郑州高三第三次质量预测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梁漱溟提出“乡治”的主张,到1931年完成了他的“乡村建设理论”。他强调中国是一个“伦理本位”,“职业分立”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没有两面对立的阶级”,“只有一行一行不同的职业”,人与人是“义务关系”,“情谊关系”。因为“中国社会是没有阶级的”,所以“中国没有革命的对象,只有建设的对象”。他说“中国革命只有外来的原因没有内在的原因”。中国的问题是“文化失调问题”。他的结论是“中国根本问题不是对谁革命,而是改造文化”。为此他提出解决中国问题的唯一出路是搞所谓“乡村建设”,即依靠“乡村自治”组织来建设“乡村文明”。
——摘编自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上》
材料二:
第一条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
第四条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是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
第八条村民委员会根据村民居住状况、人口多少,按照便于群众自治的原则设立。村民委员会的设立、撤销、范围调整,由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提出,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后,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二条年满十八周岁的村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村民名单,应当在选举目的二十日以前公布。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1998年11月4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的特点及其根本目的。(7分)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历史背景和影响两个方面比较“乡村建设运动”与新时期村民自治制度之间的不同。(8分)

来源:2015届河南郑州高三第三次质量预测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说美国这次参战是“被迫”的,但并不等于说它是毫无准备的,更不能说它没有自己的战略考虑,仅仅是为了帮助民主国家而已。……在英美首脑发表的《大西洋宪章》中,虽然罗斯福用“普遍安全体制”代替了丘吉尔提出的“有效的国际组织”,但仍然令人想起当年威尔逊提出的“国联”。
——何顺果《美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柯克帕特里克和舒尔茨对于第三世界的麻烦制造者们使用武力的观点,正符合里根所持有的信念,即美国肩负着在地球上扩展民主的使命。对这种使命的信念可以追溯到17世纪,并且在20世纪已经有了一位为之奋斗的先驱伍德罗·威尔逊。因此,里根把握住了美国信仰中一支深刻的脉络。在1985年的“里根主义”演说中,他清楚阐释了自己的政策,他宣布:“我们的使命是培育和捍卫自由与民主。”对此,美国人必须支持那些“在每一个大陆上,从阿富汗到尼加拉瓜的人们来反抗苏联支持的侵略行为,使他们也拥有我们从生下来就享有的那些权利……对自由战士的支持就是自卫。”
——(美)沃尔特·拉费伯尔《美国、俄国和冷战》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对待战争态度的变化及其原因。(8分)
(2)依据上述材料,概栝美国的国际战略。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在20世纪为此所做的努力。(7分)

来源:2015届河南郑州高三第三次质量预测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人口的增殖力无限大于土地为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能力。人口若不受到抑制,便会以几何比率增加,而生活资料却仅仅以算术比率增加。懂得一点算术的人都知道,同后者相比,前者的力量多么巨大。……人口的增长幅度也许会超过财富的增长幅度,因而增加的产量将分配给增知得更多的人口。……要不了多久,不仅整个国家会比以前穷,而且下层阶级的处境也会比每天仅仅得到18便士时更为悲惨。……英国的济贫法往往在两个方面致使穷人的一般境况趋于恶化。首先,济贫法往往使人口趋于增长,而养活人口的食物却不见增加。……其次,济贫院收容的人一般不能说是最有价值的社会成员,但他们消费的食物却会减少更为勤劳、更有价值的社会成员本应该有的食物份额,因而同样也会迫使更多的人依赖救济为生。如果让济贫院中的穷人比现在生活得好,则货币分配的这种变化将使食物价格上涨,将更为明显地使济贫院外的穷人的生活境况恶化。
——马尔萨斯《入口原理》
材料二 马尔萨斯“人口论”于一七九八年出版,当时正值工业革命以后,社会经济发生根本性的变动,工人们大量失业,普遍贫穷,时有暴动,人民对于资产阶级政府感到很大的不满。马尔萨斯写人口论的本意,就在于从理论上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及其政府,掩盖英国政府的错误措施。他的人口理论无异乎告诉工人们说,工人们的普遍贫困,不是政府之过,主要是由于人口增加太快,而粮食增加太慢引起的。……马尔萨斯从掩盖资产阶级政府的错误措施出发,我则从提高农民的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农民的文化和物质生活水平出发。
——马寅初《新人口论>>(1957年)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马尔萨斯的主要观点。(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马尔萨斯和马寅初人口论在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目的方面的差异。(9分)

来源:2015届河南郑州高三第三次质量预测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