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江西省抚州市教研室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在一个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温总理所引诗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

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B.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
C.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 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西省抚州市教研室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9年7月22 日 ,两千多年来时间最长的日全食横扫我国江西等地的长江流域。历史上,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一次日食时,宣帝即刻下诏说:“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汉宣帝的认识和做法体现了哪种主张?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大一统 C.天人感应 D.无为而治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西省抚州市教研室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赵本山、宋丹丹和崔永元在中央电视台主演的小品《说事儿》中有一句经典台词“做人难!做女人难……”请问 这个“难” 的深刻含义是

A.丧失劳动能力,生活艰辛 B.赶上经济危机,股票折损过重
C.儿女情长,剪不断、理还乱 D.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传统道德的约束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西省抚州市教研室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梁启超读到一本书时说:“在卢梭《民约论》前约数十年,有此议论,不能不视为人类文化史最高出品。撰者固自负,亭林亦复推重。乾隆间,此书列入禁书;光绪之季,吾曾私自传印,以为播送民主思想之工具。”这本书是

A.《日知录》 B.《明夷待访录》 C.《变法通议》 D.《天下郡国利病书》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西省抚州市教研室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罗盘针可以导航也可以看风水;火药可以开矿筑路也可以制造杀人的武器。”就此观点,甲乙同学展开争论。甲:“四大发明一方面代表了辉煌的成就,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乙:“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对甲、乙同学的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甲正确,乙错误 B.甲乙都正确 C.甲错误,乙正确 D.甲乙都错误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西省抚州市教研室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今年两会期间,有一位政协委员建议,全国用十年的时间逐步恢复繁体字,引起社会广泛议论。假如你对此持反对意见,最主要的理由是

A.中国人已经习惯了简体字 B.汉字由繁到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C.简体字已经得到海外文化的全部认可 D.简体字更具有艺术魅力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西省抚州市教研室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把李清照的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和辛弃疾的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放在一起,下列正确的是

A.婉约词 B.豪放词 C.田园词 D.都是名赋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西省抚州市教研室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守卫祖宗之法是常常同民族主义,同爱国之情联在一起的。不合理的东西被合理的东西掩盖着,于是而能成为清议,成为‘公论’。顽固的人们借助于神圣的东西而居优势,迫使改革者回到老路上去……过去我们总是强调二者的同一性。但从二者的冲突,争论之尖锐程度来看,光看这一点是不全面的。”文中“二者的冲突”是指中国近代历史上的

A.洋务派和顽固派论战 B.维新派和顽固派论战
C.革命派和保皇派论战 D.马克思主义和资本主义之争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西省抚州市教研室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迎接辛亥革命100周年盛典,国家计划在武汉建立总投资为3.34亿元的辛亥革命博物馆,其规划方案已经在网上公布,听取市民意见(如图)。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主要表现在                                     

①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②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改变了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④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④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西省抚州市教研室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民主主义时期出现了很多仍需要我们来弘扬的时代精神。下列精神按出现的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五四精神  ②井冈山精神  ③长征精神  ④延安精神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③②④ D.①④③②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西省抚州市教研室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试,大胆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子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这一时期“好路”的“路标”是

A.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B.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建立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西省抚州市教研室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9年9月14日,“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代表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回顾历史,早在1956年春,毛泽东提出过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双百”方针,有关50年代的“双百”方针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针对政治领域 B.主要针对学术和艺术领域
C.能得到很好的贯彻 D.和新时期的“双百”性质相同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西省抚州市教研室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希望工程宣传画”,说明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实行“科教兴国”的重要环节是加紧

A.扫盲工作 B.普及义务教育
C.加强中等教育 D.发展高等教育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西省抚州市教研室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希腊哲学中有一著名命题::“有甲乙两人,甲很干净,乙很脏。如果请他们洗澡,他们中间谁会洗?”该命题有四种可能: 一是甲洗,因为他有爱干净的习惯; 二是乙洗,因为他需要洗;三是两人都洗,一个是因为习惯,另一个是因为需要; 四是两人都没洗,因为脏人没有洗澡的习惯,干净人不需要洗。 你认为,最有可能提出此命题的哲学家是

A.泰勒斯 B.普罗塔戈拉 C.苏格拉底 D.斯多亚学派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西省抚州市教研室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艺复兴”被称为“打破神学枷锁,高举‘人文主义’旗帜的思想启蒙运动”。但在文艺复兴代表人物的美术作品中,也有许多以《圣经》故事为题材。他们“以神学反对神学”!这些杰作与神学宗教画的最大区别在于

A.揭露教会腐败与神学的谬误反动 B.宣传民主共和与主权在民
C.倡导民主革命与反对专制 D.表现现实生活与真实的人物形象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西省抚州市教研室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中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这句话的含义是                           

A.教会权力应高于世俗权力 B.世俗权力受教皇的委托
C.教会权力只受上帝的制约 D.世俗权力应高于教会的权力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西省抚州市教研室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学校举办一次文艺活动,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演讲。讲题包括:歌德的诗歌创作、拜伦与希腊独立运动、雨果的小说艺术等,还安排了一个音乐会,由钢琴家表演一场“舒伯特之夜”。这次文化活动的主题,应当定为 

A.启蒙运动的学术 B.印象派的文化风格
C.浪漫主义的文艺 D.后现代主义的艺术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西省抚州市教研室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6年8月,在捷克首都举行的国际天文学联合大会通过行星的新定义,冥王星终于“惨遭降级”,被逐出了行星家族,被列为“矮行星”。现在太阳系中只有海王星等八大行星。当初海王星的发现是依据

A.启蒙思想家的理性思考 B.伽利略天文望远镜的观察
C.牛顿力学理论的推测 D.爱因斯坦相对论对空间属性的揭示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西省抚州市教研室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2009年10月1日国庆阅兵仪式44个地面方队中的“压轴”方队——核导弹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的情景。这支诞生于1966年的第二炮兵部队,是新中国为应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维护国家安全,被迫作出的历史性选择,是中国实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核武器研究的理论依据主要是                                      

A.达尔文的进化论 B.牛顿的经典力学
C.普朗克的量子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西省抚州市教研室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出现了很多新的职业。下列职业按出现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电话接线员一火车司机一空姐一网络管理员
B.火车司机一电话接线员一空姐一网络管理员
C.空姐一电话接线员一火车司机一网络管理员
D.电话接线员一空姐—火车司机一网络管理员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西省抚州市教研室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名著《西游记》的销量一直不温不火,但自从被搬上电视屏幕后,迅速成为各大书店热销书籍。我们应如何解释这一现象?

A.小说的影响力远远小于电影
B.小说的影响力最终还是超过了电影
C.电影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了科技的发展
D.电影作为大众容易接受的传媒,促进了其他文化艺术的推广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西省抚州市教研室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组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他们找来了《红与黑》、《人间喜剧》、《雾都孤儿》、《战争与和平》等一系列名著佳作。依据你的判断,他们研究的课题可能与哪一文学流派有关

A.浪漫主义 B.“黑色幽默” C.现实主义 D.后现代主义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西省抚州市教研室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你认为专制主义和民主思想两个体系最初的理论分歧是

A.国家是上帝的产物,还是人们契约的产物 B.是继续封建割据,还是实现统一
C.是否保障人的生命和安全 D.是实行君主制还是共和制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西省抚州市教研室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的封建社会同当时欧洲的封建社会差别很大,就其最高统治者的权力而言

A.都主张“君权神授”教权高于王权 B.都主张“主权在民”“社会契约”
C.中国皇权服从教权,欧洲教权服从王权 D.中国皇权至上,欧洲教权至上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西省抚州市教研室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能够使伦敦获得2012年奥运会的主办权,英国女王派其女儿安妮公主到“狮城”为伦敦“呐喊助威”。下列对英国女王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英国女王由英国议会选举产生  
②英国女王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要临朝理政 
③英国女王在礼仪上、形式上是至高无上的,在国事活动中享有荣誉和尊严
④英国女王不掌握行政权力,但要对议会负责

A.①②④ B.③④ C.②③ D.③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西省抚州市教研室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举办了一次以“东西方文明的对话”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他们认识到思想文化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性,较为全面地了解了差异形成的基础以及这种差异在各方面的表现,深刻感受到文化艺术的魅力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性。现摘录其中的部分探究主题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东西方的古代哲学

(1)观察上面两幅画,它们所描述的景象反映了一种什么共同社会氛围?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西方思想家关注问题角度会有何不同。
材料二 东西方的启蒙思想
……16、17世纪的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甑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2)中外启蒙思想最主要的共同主张是什么?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没有成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的原因。
材料三 近代东西方的交流
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近代的思想领域先后出现过许多进步的社会思潮,有地主阶级的新思潮、洋务思想,有资产阶级的维新思想、革命思想、新文化运动,也有无产阶级的马克思主义,在“向西方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发展、层层递进,最终找到了一条救国救民的真理指导中国人民走上了独立、富强、民主、文明的道路。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陈独秀这样认为“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宪,势必复辟……孔教与共和。乃绝对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
(3)你认为新文化运动比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与民主革命思想在反封建方面有哪些进步?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西省抚州市教研室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克思在《思想如何变成物质的力量?》说过:“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的力量。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在历史运动中,事物的本质,照我的理解,一是时势发展的大趋势,一是大众心理。把握到这两条,就是抓住了事物的根本。”有同学就此联系中国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进行了探究性学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族主义是用暴力手段推翻以满清贵族为首的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起独立的民族国家。民权主义是经由平民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民主立宪政体。民生主义是解决社会问题,提出解决民生的办法是核定地价。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历史材料与解析》
材料二 毛泽东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中国的具体问题,在中国革命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观点……七大把它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确定为一切工作的指针。       ——《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三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民主义是如何体现 “抓住事物的本质”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关于中国革命问题上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先后提出哪两大理论?
(3)根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如何把握我国新时期的“时势发展的大趋势”的。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西省抚州市教研室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科学是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它既能改造人的主观世界,也能改造人的客观世界,科学的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根据相关知识回答:
(1)世界近代自然科学是从中世纪的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而发展的,并对教会和宗教神学产生了极大冲击。试举例说明近代自然科学是怎样冲击教会神学的?
(2)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了技术的革新,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观察下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答:图1的应用对生产产生了哪些影响?图2的应用如何丰富了人们日常生活?图3的出现有何负面影响?

(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始终重视科技的发展。请举例说明,新中国的科技发明对人类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西省抚州市教研室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二: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语录》
材料三: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各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手段。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归纳材料一、二所体现的思想。
(2)据材料三说明,卢梭在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法治学说诸方面各提出了什么主张?
(3)在“自由”这个问题上,材料二与材料一、三各侧重什么?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西省抚州市教研室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