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语文 / 试卷选题

高考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卷基础版【浙江版】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豆(chǐ)弃(bìng)度衡(liàng)虎作伥(wèi)
B.豆(gāng)打(yàng)准尔(gá)戎马倥(zǒng)
C.手(wàn)妒(jì)心病(guān)拾旧闻(duō)
D.怨(mán)形(jī)胃口(dào)情不自(jìn)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卷基础版【浙江版】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少的一项是(   )

A.蛊惑挖墙角招聘启示闲情逸志
B.销赃电线杆凭心而论投机倒把
C.贸然通迅器黔驴计穷察言观色
D.布署名信片悠哉游哉两全齐美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卷基础版【浙江版】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罗某利用工作之便,破解公安系统内网,随手就可获得公民姓名、身份证、家庭住址、手机号码、车辆类型和牌号等涉密资料,他的计算机犯罪能力无出其右
B.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从瘦肉精、地沟油、三聚氰胺、染色馒头、毒胶囊,到塑化剂、速生鸡……食品安全一再成为民众关注焦点。
C.3月1日晚,一伙暴力恐怖分子有组织、有预谋地在云南昆明火车站制造了严重的暴力恐怖事件,穷凶极恶地滥杀无辜群众。
D.尽管过去的几十年中,朝鲜与韩国及美国小规模冲突不断,在三八线附近也曾出现过流血事件,但《朝鲜停战协议》这份文件守护了这个多事之秋的半岛整体上的和平。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卷基础版【浙江版】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饱受社会现实摧残的人们,在看到可爱萌呆的娃娃们时,脆弱的爱心被瞬间激化。见证别人的亲情,才能想起自己的家。你或已为人父母,或尚在寻觅红尘,但你总面对关于孩子的问题。
B.日本社会老龄化日益明显,但老人与子女同住的现象却在逐年下降,65岁以上老人与子女同住的比例从1980年的70﹪左右,逐年递减至2000年的50﹪以下。
C.钓鱼岛目前的局面是日方一手造成的。日方的所作所为严重侵犯中国领土主权,是对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的挑战,严重损害中日关系,也损害了本地区的稳定。
D.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前进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有的是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有的是工作不到位造成的。对存在的问题,政府要先从自身找原因、想办法。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卷基础版【浙江版】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
对于讲究面子的中国人来说,在麦当劳就餐与在中国餐馆就餐的感受是很不同的。                                 ,正是通过上述不同感受的比较,一些顾客体会到麦当劳餐厅里平等、民主的氛围。——《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
①在麦当劳,菜单品种有限,品种之间价格差别不大,而且餐厅提供的服务也无大差别。
②与麦当劳不同,中式餐馆菜单品种不仅繁多,而且品种价格差别巨大。
③受到的服务也会因此有很大的差异,使就餐者消费反差显露无余。
④低收入者的偶尔光顾,不会因此露穷;而高收入者的经常涉足,也难于因此显富。
⑤加上餐厅空间结构上往往设有前者所设有的雅座或单间。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卷基础版【浙江版】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概括下面语段的主要信息,不超过15个字
我们说要向雾霾等污染宣战,可不是说向老天爷宣战,而是要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来宣战。我们去年出台了国务院治理大气污染的十条措施,在161个城市进行PM2.5数值的监测,这在发展中国家是最多的。这不仅是要让人民群众提高自身防护的意识,更是给政府增加责任。今年我们主动加压,加大降耗力度,也就是确定能源消耗强度要下降3.9%,而去年实际完成是下降3.7%,这意味着要减少2.2亿吨煤炭消耗。
对包括雾霾在内的污染宣战,就要铁腕治污加铁规治污,对那些违法偷排、伤天害人的行为,政府绝不手软,要坚决予以惩处。对那些熟视无睹、监管不到位的监管者要严肃追查责任。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卷基础版【浙江版】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日,网友发帖称某公路边出现了“拒绝酒驾”的宣传标语,标语中被植入某品牌白酒广告,被网友称为“最牛植入广告”,于是有人画了一幅漫画:            

根据漫画内容,回答下面问题:
(1)为什么被称为“最牛植入广告”?
(2)你认可这样的广告吗?为什么?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卷基础版【浙江版】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建构主义学者对知识本质的理解可以归纳为三点:(1)知识不是对外在世界的真实摹写,而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或假设,因此,它必将随着人们的认识活动的深入而不断得到升华和改写;(2)知识不是通过感觉或交流而被个体被动地接受,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地建构;(3)在个体经验建构过程中,为了适应不断扩展的经验,个体的图式不断进化,所有的知识都是在这种个体与经验世界的对话中建构起来的。这些观点充分指出了生成与建构是知识的本质特征。
我们正在由牛顿式的现代主义走向后现代主义。前者以简单、稳定、永恒为特征,后者以复杂、混沌、有限为特征。相应地,传统知识观视知识为现实的客观反映,是封闭的、稳定的、是可以从外部加以研究的意义系统,因而是“符合论”式的知识真理观;而后现代主义知识观视知识为动态的、开放的自我调节的系统,研究者并非在知识之外旁观它,而是本身即处在这一系统之中,通过其交往实践来把我它。知识与认识主体是密切相关的,是认识主体通过与客体、与其他主体在互动中逐渐建构生成的。就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本身来说,是随着人们的认识活动的不断深入而逐渐发展的,不存在所谓的绝对客观的知识。同时,知识对个体而言也是不断生成与变化的。如对小学生来说,水是无色无味的,而对中学生来说,水是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的结合,这里很难说哪一种关于水的知识是“绝对正确”的,因为认识主体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不同的交往实践活动,所以知识有不同的生成建构方式。
传统知识观认为知识是人类长期认识事物的结果,是一种客观存在,是独立于学习者之外的,与学习者的认知方式和经验无关,学习者的主要任务就是认识、掌握知识。而后现代知识观则认为知识不仅是客观的、公共的,更是个人的,因此它存在于每个个体的“心”中。对同一种现象,每个人都有基于自身经验的不同理解,并因此建构了对事实的不同认识。波兰尼充分看到了知识的个体性,他提出了知识的两种分类:“人类有两种知识。通常所说的知识是用书面文字或地图、数学公式来表达的,这只是知识的一种形式。还有一种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述的,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他把前者称为可言知识,而将后者称为默会知识。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传统的知识观视知识为现实的客观反映,是封闭的、稳定的,学习者的主要任务就只是认识知识、掌握知识。
B.对知识的本质认识,由“绝对真理”转向“生成建构”,这就意味着知识跟认识主体的认知方式和经验有关。
C.知识的“个体性”,意味着需要对学习者的个体经验有更多关注,因为每个人对事物都有基于自身经验的理解。
D.波兰尼所谓的“默会知识”是独立于学习者之外的,通常状况下不能用书面文字或地图、数学公式来表述的。

下列事例不能说明“生成”与“建构是知识的本质特征”这种观点的一项是(   )

A.幼儿园的孩子认为月亮是一只金黄色的小船,读了中学后他会说月亮是地球的卫星。
B.语文课本上的经典作品常读常新,这些作品是生活的客观反映,体现一个时代的真知。
C.一位优秀的教师不会把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而是想方设法促动学生对知识的体验。
D.高中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讨论,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学习效果会更好。

简要概括“后现代主义知识观”的三个特征。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卷基础版【浙江版】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只取千灯一盏灯     
乔忠延
江南水乡的众多古镇,我独钟千灯。于是,坐飞机,乘汽车,赶去寻访。
千灯果然有灯。清水滋润的河边是一条古旧的石板街,就在那石板街边的店铺中间,有一座古屋,里面陈列着很多的灯,据说,真够上千盏了。那些灯有陶捏的,有瓷质的,有铁铸的,有铜制的。品类众多,造型各异,几乎每一盏灯都闪射着人们心灵中智慧的光芒。
无疑,千灯在江南水乡里是亮色独具的。然而,我追溯的却不是这聚合起来的文物拼盘。流动的河水,飞翘的屋檐,都能够标示本土文化的辉泽。流动的河水名为尚书浦,因为曾经疏浚河道的是明朝尚书夏元吉,尚书名气就不小了,可他手下主事的一位官员竟然是比他名气还要大的海瑞。这河流岂可小瞧!凝固的屋檐也不弱,他的羽翼下名人辈出,有江南丝竹的首创者、陶渊明的后裔陶岘,有世人尊为昆曲鼻祖的顾坚,有明代的抗倭英雄陈先锋,还有昆山市出自南宋的第一位状元卫泾……一个小镇,孕育出这么多的人杰精英,实属罕见。更罕见的是,明清以来考中的进士居然多达35人!
这样浓郁的文化氛围令人陶醉,也令人叩问:是否千灯这方水土当真不凡?当真有千盏明灯辉映着人们的心智?我远道造访,莫非就是奔这智慧的明灯来的?其实不然。我倾心的是石板街最南端的一座院落、屋舍不能算阔大,花园不能算精巧,陈设不能算豪华,不要说和山西的乔家、常家等大院相比,即使和周庄的沈园,同里的退思因相比也有差距、然而,就是这个院落令我顶礼膜拜,因为这里走出了一个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文士、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顾炎武。
顾炎武原来叫继坤,改名炎武是因为清兵南下,社稷将倾,为了抵御外侵,他决心投笔从戎,抗击敌寇、只是,寡难敌众,失败后他不得不背并离乡,远走北国。然而,他立定志向,誓不叛明,决不屈膝为官。顾炎武四处游走,严谨治学,撰出((日知录)、《亭林诗文集》等著作,成为名声显赫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在明末清初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作三位大儒。
在我眼里,一位思想家不在于他的著作有多么繁富,学说有多么缜密,如果缺少了独具慧眼的发现,缺少了照亮心灵的光色,那只能是平庸的再造或翻版。不要说他笔下那浩瀚的论著,就一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便具有晴天霹雳的震惊效应,它照亮了我愚暗的心扉,给了我新的启迪。我知道这不是他的原话,这话是梁启超为之合成的。他的原话是:“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日: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时光逝去数百年了,我坐在书斋轻轻掀动《日知录》,当字行里跳出这段话时,眼睛竟亮得如电光闪射,神魂竟震撼得如惊雷炸响!我把顾炎武尊为补天者,他要补的天是仁爱的苍穹,道德的星空。诚如那个阴沉沉的午后,我走进尚书浦畔的顾家宅第,顿觉阴霾四散,华光迸射,心胸亮堂得少见。是的,仁爱是天,一旦失去仁爱,人和兽还有何种差别?若是世道真的沦为“率兽食人,人将相食”,那可是最为恐怖的灾难啊!这灾难不是天塌,其危害甚于天塌;不是地陷,其危害甚于地陷。要免除这人为的天塌地陷有何良策?顾炎武已明确指出:“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是的,匹夫有责,匹夫履责,才会民风和洽,才会其乐融融,才会重现尧天舜目的美景。
顾炎武点起了一盏灯,一盏照亮人心的明灯!顾炎武就是一盏灯,一盏闪烁在中华大地的思想明灯!
我在千灯的清流秀水边徘徊,我在千灯的老街故宅里追溯,寻访的就是顾炎武这盏明灯、我不敢贪婪,若是千灯容许我带走一盏灯,那我就带走顾炎武这一盏!
题目中“千灯”一词有什么含义?
联系上下文,分析第四段中划线句有何作用。
第三段中,作者列举千灯镇许多历史文化名人,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结合文本内容,谈谈文章结尾“我不敢贪婪,若是千灯容许我带走一盏灯,那我就带走顾炎武这一盏!”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作者在文中说:“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是免除人为的天塌地陷的良策。你是否认同?请联系现实说说你的理由。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卷基础版【浙江版】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愚溪诗序
唐·柳宗元
灌水之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予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皆不得为真愚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灌水之有溪焉阳:(水的)北面
B.塞其,为愚池隘:狭隘之处
C.善万类鉴:鉴别
D.漱涤万物,牢笼百态牢笼:包萝,囊括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予愚触罪,谪潇水上伏惟圣朝孝治天下
B.得其尤绝者家吴之民方痛心
C.合流屈曲南,为愚沟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犹不欲归
D.则先生貌纵视矣去今墓而葬焉

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愚溪原本有人称为冉溪,有人称为染溪,当地人对它究竟是冉溪还是染溪争论不休,这一原因促使作者决定效仿古代愚公谷将溪水改名为“愚溪”。
B.第二段中作者一连写了溪、丘、泉、沟、池、堂、亭、岛八种景物,全都冠以“愚”字命名,这“八愚”既是作者的自我解嘲,又是他心中愤激之情的集中流露。
C.愚溪虽无以利世,然具有“清莹秀澈”的美景,但被弃于凄清冷寂的荒野,无人游赏,无人过问,作者借此倾吐了自己的抱负遭打击、才能被埋没的不平之气。
D.本文通篇围绕一个“愚”字展开,以愚溪写愚人,表达了一个遭受重大打击的正直士大夫的愤世嫉俗之情,同时,对封建社会的黑暗政治,也进行了含蓄的控诉。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宁 武 子 邦 无 道 则 愚 智 而 为 愚 者 也 颜 子 终 日 不 违 如 愚 睿 而 为 愚 者 也
皆 不 得 为 真 愚 今 予 遭 有 道 而 违 于 理 悖 于 事 故 凡 为 愚 者 莫 我 若 也 夫 然 则 天 下 莫 能 争 是 溪 予 得 专 而 名 焉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2)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卷基础版【浙江版】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十五从军征 ◎汉乐府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①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②入,雉③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④,井上生旅葵⑤。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⑥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注释]①阿:语气词,无义。②窦:洞。③雉:野鸡。④旅谷:野谷。⑤旅葵:野葵。⑥贻:赠。
这首叙事诗描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揭示了一个怎样的主旨?
这首诗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表现“我”的悲伤,请选择其中的两种,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卷基础版【浙江版】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日:“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丈也。虎豹之辑犹犬羊之辑。”(《论语·颜渊》)
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为可长,行可久,先质而后文。此圣人之务。《墨子》)
请分别概括出子贡和墨子对于“文”和“质”关系的认识。
结合生活实际或成长经历,谈淡你赞同哪种“文质观”,并简述理由。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卷基础版【浙江版】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
(2)恨相见得迟,               。柳丝长玉骢难系,               。(王实甫《长亭送别》)
(3)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曰:“鄙贱之人,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4)嗟乎!一人之心,               。秦爱纷奢,               。(杜牧《阿房宫赋》)
(5)在天愿作比翼鸟,               。天长地久有时尽,               。(白居易《长恨歌》)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卷基础版【浙江版】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作家梁晓声讲过一个故事。有一次,他跟两个老作家一同坐车去郊区。那天刮着风,不时有雨滴飘落,路又很窄,前面有一辆旅行车,车轮碾起的尘土扑向他们的车窗,车窗被弄得很脏,他问司机:“能超吗?”司机说:“在这样的路上超车是不礼貌的。”正说着,前面的车停了,下来一位先生,先对后车的司机说了点什么,然后让自己的车靠边,让他们先过。梁晓声问司机:“他刚才跟你说什么了?”司机转述了他的话:“一路上,我们的车始终在前面,这不公平!车上还有我的两个女儿,我不能让她们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
阅读以上文字,你有什么所思所感?结合自己的体验,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照抄题目中原材料,不得抄袭、套作。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卷基础版【浙江版】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