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湖北省孝感市高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其主体形象是蓝色的水。有人认为其寓意来自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位思想家“上善若水”的观点。这位思想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韩非子 D.老子
来源:2010年孝感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议于2009年9月30日在阿联酋审议并批准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76个项目,中国“端午节”名列其中。这是中国首个人选世界非遗的节日。下列有关“端午”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农历以地支纪月,称五月为午月,又称“重午”节
B.“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屈原字端午,故称“端午节”
C.公历5月5日俗称“端午节”,是我国各民族及海外华人、华侨,甚至亚洲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普遍认同,世代遵循的纪念性节日
D.“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是我国农历24个节气之一
来源:2010年孝感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四幅图片分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8年北京残奥会、2010上海世博会和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会微或标志,在设计风格上都充分运用了中国书法的笔触,体现了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特色。它们所体现的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特点不包括(    )

A.线条自由灵动,挥洒自如 B.布局疏密适宜,错落有致
C.形式变化多端,简洁抽象 D.注重写实风格,笔画工整
来源:2010年孝感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古代的姓氏,来源多种,如以祖先的族号:唐、虞、夏、殷;以赏赐的爵位:王、公、伯、侯;以分封的国名:齐、鲁、宋、卫;以担任的官衔:司徒、司马、司空、司寇;与姓城、郭、园、池;武、宣、穆、庄;伯、仲、叔、季;陶、匠、巫、卜的来源分别对应的是(    )

A.以从事的工作、以居住的地方、以亲属的排行、以贵族的谥号
B.以居住的地方、以亲属的排行、以贵族的谥号、以从事的工作
C.以亲属的排行、以贵族的谥号、以从事的工作、以居住的地方
D.以居住的地方、以贵族的谥号、以亲属的排行、以从事的工作
来源:2010年孝感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传,主要因为它是(    )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对
来源:2010年孝感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商朝晚期墓葬挖掘情况来看,大小墓葬中普遍随葬酒器,这一史实反映了(    )

A.商朝的农业生产比较发达 B.商朝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C.商朝社会矛盾趋于缓和 D.商朝人用饮酒仪式祭祖
来源:2010年孝感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表明其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    )

A.社会长期动荡不安 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D.封建经济逐步兴起
来源:2010年孝感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    )

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来源:2010年孝感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记·苏秦列传》载:“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临淄之途,车彀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对这段文字的深刻理解是(    )      

A.战国时期,有钱人整天享乐,一般百姓为生计而奔波
B.战国时期经济发展,临淄人喜欢音乐、博彩和旅游
C.临淄人好吃懒做,整天游手好闲
D.战国时期商业城市繁荣,物质与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口增长
来源:2010年孝感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这是《史记》对战国时期一次变法的记载,实施这次变法的人物是(    )

A.申不害 B.李悝 C.商鞅 D.吴起
来源:2010年孝感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战国时期,流行“得士者存,失士者亡”的说法。这主要说明了(    )

A.各国都重视发展军事力量
B.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掌握了国家政权
C.新兴知识分子阶层受到统治者的重用
D.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社会风尚
来源:2010年孝感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史书记载:“牵牛以蹊(xi践踏)人之田,而夺之牛。牵牛以蹊者,信有罪矣,而夺之牛,罚已重矣。”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    ) 

A.西周 B.春秋战国 C.西汉 D.东汉
来源:2010年孝感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这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9年东巡所作琅邪石刻中的一段文字。这段文字表达的信息是(    )

A.统一度量衡 B.统一思想 C.统一文字 D.统一六国
来源:2010年孝感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史记》记载:战国时期,秦王与赵王在渑池相会,秦王胁迫赵王弹曲,并命史官记下:“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随后,蔺相如以与秦王拼命相威胁,命秦王为赵王击缶,并命史官记载:“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这一故事反映了当时政治形势的特点是(    )

A.秦国发起统一战争 B.秦国势力日益强大,威震中原
C.诸侯争霸势均力敌 D.中原诸侯联合抗秦,对秦国构成巨大威胁
来源:2010年孝感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九章算术》是数学知识的光辉集成,它支配着中国计算人员一千多年的实践。但是,从社会根源来看,它与官僚政府组织有密切关系,并且专门致力于统治官僚所要解决的(或教导别人去解决的)问题……‘为数学’而数学的场合极少。”著名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论的《九章算术》,一般认为成书于(    )

A.战国 B.汉朝 C.南北朝 D.唐朝
来源:2010年孝感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史记•吴王濞列传》记载:“上(汉高祖)患吴、会稽轻悍,无壮王以填之。诸子少,乃立濞于沛,为吴王,王三郡五十三城。”又据《汉书》述评:“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上述材料表明汉高祖分封同姓王的基本想法是(    )

A.秦朝残余势力强大,应封王加以防范
B.认为孤立无援是秦朝灭亡的教训,封王拱卫中央
C.继承者年幼,封王以帮助皇帝治天下
D.汉初社会动荡,封王以发展各地农业生产
来源:2010年孝感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两汉先后在西南地区设郡,由中央委派官员,又封当地部族君长为王侯、邑长,这样做(    )

A.不利于治理西南地区 B.给西南夷反叛留下隐患
C.为了笼络夷人之心 D.有利于当地社会的发展
来源:2010年孝感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刘邦在位末年与众臣歃血为盟,特别诏令:“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其目的在于(    )

A.加强进行对地方的控制 B.禁止分封异姓王侯
C.鼓励臣民建立军功 D.安抚汉初以来的功臣
来源:2010年孝感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齐民要术•序》:“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对这段引文理解正确的是(    )

A.是我国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B.总结了我国6世纪以前南北方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
C.含有重农抑商思想观念
D.反映当时社会贫富悬殊状况
来源:2010年孝感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首北朝民歌《木兰辞》里描述的制度延续到隋唐,这种制度是(    )                                                      

A.府兵制 B.募兵制 C.保甲法 D.将兵法
来源:2010年孝感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歌曲《青花瓷》好评如潮,以瓷器作为“中国元素”来创作歌曲,思路新颖,开拓了“中国风一歌曲创作新路。下列关于古代中国陶瓷业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商周时期我国开始出现原始瓷器
B.战国时期出现采用了夹纻技术的精美瓷器
C.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盛产青瓷,北方创制出白瓷
D.青瓷中著名的秘色瓷在唐朝出现
来源:2010年孝感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纺织业是中国古代主要手工业部门,决定其地位的主要因素是(    )

A.纺织业的起源比较早 B.纺织业部门技术更新快
C.小农经济为古代经济主体模式 D.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来源:2010年孝感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邓氏自中兴后累世宠贵,凡侯者二十九人,公二人,大将军以下十三人……其余侍中、将、大夫,郎、谒者不可胜数。”(《后汉书》卷四六《邓禹传》)此种状况的出现与当时什么选官制度有关(    )

A.军功爵制 B.世袭制 C.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来源:2010年孝感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朝周武帝时,“自废(指毁佛寺)已来,民役稍希,租调年增,兵师已盛,东平齐国(北齐)……岂非有益。”材料表明,周武帝“灭佛”的主要原因是(    )

A.佛教威胁皇权   B.寺院占用土地
C.寺院与国家争夺人力、财力  D.崇佛影响军队战斗力
来源:2010年孝感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东汉杰出的唯物思想家王充认为精神依存于形体,“人死不为鬼”;南朝杰出的思想家范缜认为“形体存在,精神存在,形体死亡,精神消失”。两人在思想方面的共同之处是(    )

A.都从理论上冲击了儒家的正统思想
B.都是针对佛教盛行提出的
C.都极力反对愚民的封建神学
D.都从理论上猛烈抨击了佛教
来源:2010年孝感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9年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致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备忘录中曾说:“我想象不到将来有比这更能引起战争的原因了:已明确证实自己数以世界上最充沛、最强大的民族之一的德意志民族,居然被一群小国所包围,这些国家中的多数从来就没能为自己建立过稳定的政府,而每个国家中又都存在着大批吵着要与他们的祖国统一的德意志人。”劳合·乔治讲这段话的最主要目的是(    )

A.警告美国不要插手欧洲事务 B.否定美国有关民族自决的提议
C.联合美国提防德国的再度崛起 D.不要过分削弱德国
来源:2010年孝感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2年华盛顿会议通过《九国公约》规定,“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这一规定主要是针对(    )                                              

A.日本一战期间独霸中国 B.中国政府参加一战
C.德国划山东为势力范围 D.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来源:2010年孝感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这是前苏联的一段笑话: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的回到家里和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啊!” 伊万说:“那就煮!” 老婆说:“没锅!”伊万说:“那就烤!” 老婆说:“没有柴!”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该笑话主要针对斯大林时期的(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
C.农业集体化运动 D.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来源:2010年孝感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家的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发展会产生重要影响。罗斯福新政中曾实行美元贬值的货币政策,其主要作用是(    )

A.有利于增强美国商品的竞争力,争夺国际市场
B.增加人民的实际收入,缓解危机
C.稳定农产品价格,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D.缓解银行压力,稳定金融体系
来源:2010年孝感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开罗宣言》规定台湾应归还中国;杜鲁门在1950年1月5日声明美国承认中国对台湾“行使主权”;1950年6月25日,他又声明:“台湾未来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对日和约的签订”,这些表明(    )
①台湾问题是美国远东太平洋战略的重要内容 
②美国政府一直主张台湾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
③美国历届政府对台政策和中美“三个公报原则”一致
④美国政府对台政策的变化违背了国际公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来源:2010年孝感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占领日本,采取削弱日本的政策。1948年,美国改行扶植日本的政策,力图将日本建成冷战的前哨阵地。这一政策转变(    )

A.成为日本长期推行仇视中国政策的开端 B.促使美国承认美日平等伙伴关系
C.提高了日本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 D.标志着冷战在亚洲全面展开
来源:2010年孝感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财政部长曾得意的宣称“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与此有关的历史现象主要是(    )

A.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B.世界银行的建立
C.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
来源:2010年孝感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74年,出任欧洲共同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交部长谢尔说道:“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这段话说明(    )                                                            
①西欧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
②西欧在政治上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③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严重的削弱
④西欧国家政治经济实力已经超过了美国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来源:2010年孝感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90年代在任美国总统说:“美国是靠变革而繁荣的……但是我们这个国家在太长时间中用太多的方法放任自流……12年来,利益逐层渗透的经济理论在堆积如山的联邦债务上造成一种虚假繁荣。全国放任自流的结果使如此众多的美国家庭,甚至连双亲工作的家庭都不再为他们的孩子做提高生活的美国梦了。”为改变这种状况,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实行的经济政策是(    )

A.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既反对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的干预
来源:2010年孝感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9年4月2日,为期一天的二十国集团(G20)伦敦金融峰会在达成多项共识后落下帷幕。G20领导人一致同意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提供总额1.1万美元资金。与此同时,IMF将增发2500亿美元特别提款权分配给各成员,以增强流动性,并向发展中穷国倾斜。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国金融霸权的终结
B.有利于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C.国际经济格局多极化开始出现
D.国际金融危机将很快结束
来源:2010年孝感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关于南朝元嘉之治的材料(元嘉为宋文帝年号,即424-453年):
材料一 史臣曰:“江南之为国盛矣。……至于外奉贡赋,内充府实,止于荆扬二州。自汉代以来,民户凋耗,荆楚四战之地,五达之郊,井邑残亡,万不余一也。……至元嘉末,三十余载,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民庶繁息,至余粮栖亩(田中余粮未收完——粮食太多)。户不夜闭,盖东西之极盛也。……”
材料二 “荆城跨南土之富,扬部(扬州)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盈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经税横赋(经常的税收和额外的调发)之资,养生送死之具,莫不出于此。……常平(谷贱收进,谷贵出售,平抑粮价)之议,行于汉世。元嘉十三年,东土潦浸,民命棘(困难)矣,太祖(宋文帝)省费减用,开仓禀以赈之,病而不凶,盖此力也。”
——均摘自《宋书·孔季恭等传》
材料三  高祖(刘裕)起自匹庶,知民事之艰难。……播兹宽简,虽所未暇,而绌华屏欲,以俭抑身,左右无幸竭之私,闺房无太绮之饰,故能戎车岁驾,邦畿不扰。……六戎薄伐,役不及民,方内无事。三十年间,民庶繁息,奉上供徭,止于岁赋……凡百户之乡,有市之邑,歌谣舞蹈,触(逐)处成群,盖宋世之极盛也。……
——摘自《宋书·良吏传序》
请回答:
(1)据材料概述元嘉盛世局面的表现。
(2)据材料分析元嘉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
(3)元嘉盛世局面的出现表明经济格局正在发生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4)谈谈你对元嘉盛世这一现象的认识。

来源:2010年孝感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3年《星期六晚邮报》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秩序安排的设想。具体措施有二:一是组建一个美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二是……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材料二 当代大国角力下的中国: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引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美国战后的什么战略意图?试举三例,美国的战略意图在二战后初期基本实现的表现。
(2)结合七十年代国际形势变化的史实,分析美国在这一时期是否能够实现其材料一中的战略意图及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的重大史实,说明中国是怎样成为“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来源:2010年孝感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