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河北省邯郸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在宗法观念盛行的社会,姓氏也有贵贱之分。如“赵”姓并不是中国最大的姓氏,却在《百家姓》中排第一,从根本上说明了

A.专制皇权的至高无上 B.分封制和宗法制盛行
C.《百家姓》得到普遍认可 D.封建等级制度森严
来源:2010河北邯郸市高三第二次模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代称为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出现这种黄金时代的根本原因是

A.“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B.生产力发展导致社会变革
C.士阶层的形成及其活跃 D.诸侯争霸战争愈演愈烈
来源:2010河北邯郸市高三第二次模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与其他文明古国相比,中国古代文明更具连续性。造成这种状况的最重要因素是

A.地理上与其他伟大文明相隔绝 B.庞大无比的人口
C.古老悠久的书面表达语言 D.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
来源:2010河北邯郸市高三第二次模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写道: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然犹桀滑(凶恶狡猾之人)时起,虐害方城,失不在州而在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材料表明

A.地方制度不当 B.均田制破坏
C.兵制的弊端 D.藩镇设立不当
来源:2010河北邯郸市高三第二次模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第一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受到前所未有的侵略与欺凌,却错失了战后相对平稳的一二十年的发展良机,其表现不包括

A.清政府的吏治没有得到根本的整治 B.没有借此机会发展近代工商业
C.始终坚持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 D.对衰败的专制制度没有本质的认识
来源:2010河北邯郸市高三第二次模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1850年到1899年这段时期中,中国人所翻译的自然科学、尤其是应用科学方面的著作在数量上超过了社会科学和古典文学方面的著作,比例为四比一;1902年到1904年的两年中,后者却以二比一的比例超过了前者。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有
①洋务运动的破产   
②民族危机的加深    
③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壮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来源:2010河北邯郸市高三第二次模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早在1893年,郑观应就第一次将强国富民的世博梦,寄予给了上海。郑观应认为:欲富华民,必兴商务;欲兴商务,必开会场;欲筹赛会之区,必自上海始。郑观应这一“寄予”如今变成现实最能说明

A.近代上海迅速发展为一座国际都市 B.中国已步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C.现代上海成为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 D.改革以来中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来源:2010河北邯郸市高三第二次模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0年《新妇女》载文指出:“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材料主要反映了

A.封建婚姻观念的动摇 B.封建礼教彻底崩溃
C.西方新式婚姻观在我国确立 D.妇女运动的蓬勃发展
来源:2010河北邯郸市高三第二次模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桑戴克在《世界文化史》中说:若是我们要指定中世纪科学终结是哪一年,我们就推举1543年,那年根据实验方法而确立的两本基本的近代著作出世了,一本是维萨留斯所著《人体结构》,另一本是

A.《马可·波罗行纪》 B.《神曲》
C.《物种起源》 D.《天体运行之道路》
来源:2010河北邯郸市高三第二次模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782年,英国首相诺思宣布辞职,乔治三世的个人统治实际上寿终正寝。……一个企图恢复个人权力的国王在议会已取得主导地位的时代想抗拒历史发展的潮流,终于造成国家的伤害、个人的悲剧。与此事件无关的是

A.对外战争的失败 B.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
C.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 D.工业革命在英国的开展
来源:2010河北邯郸市高三第二次模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人均粮食产量和肉类产量变化表,能够充分说明

时间
粮食人均产量(公斤)
肉类人均产量(公斤)
1928-1929
470
35
1930-1932
460
20-25
1933-1937
440-450
15-20
1938-1940
420-430
25

A.苏联经济体制忽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世界经济形势变化对苏联影响重大
C.苏联经济整体水平逐年下滑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遭到强烈反对
来源:2010河北邯郸市高三第二次模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全球化进入发展阶段,但有人却称此时的全球化其实只是“半球化”,其主要原因在于

A.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存在 B.美国推行敌视中国的政策
C.经济区域化还为开始 D.两大阵营尖锐对立
来源:2010河北邯郸市高三第二次模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失业问题,为整个国民经济衰落之象征,比年以来,吾国外受国际间经济恐慌之袭击,内因灾祸之侵寻,致农村都市,均趋破坏,百业凋敝,失业问题之严重,远非其他各国所可比拟。
——摘自《民国二十二年中国劳动年鉴》(第三编),1934年版
材料二    1930年11月,南京国民政府召开了全国工商会议,有一组专门讨论失业救济的议案,商讨应对办法,通过率达到80%以上。提议的内容可谓全面系统,包括提倡手工业以救济各项失业者及一般无业游民足以生活不致附乱案、设立全国职工介绍事务局以资救济失业案、国民失业问题救济案、实业救济案、拟请政府厉行职业指导救济失业民众案、设立劳工介绍所救济失业案、筹设国立劳动介绍所并厉行强制失业保险制度案与拟制定劳动保护法以调协劳资而救济失业案等,力图从多个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材料三   据统计,1929年美国四口之家贫困线标准在2,531美元(1960年美元价格计算),49%的家庭处于贫困线下。1935年人均收入低于贫困线的占总人口的32%。可支配的个人收入1929年为825亿美元,1933年降为452亿美元……。胡佛总统主张救济主要应由地方政府和社区,私人慈善团体来进行,联邦政府少管闲事,救济重点在照顾处于困境中的大工业资产者,金融家和大农场主,并主张缩小和限制救济的规模。为解决社会保障问题,当时人们提出了不少方案,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934年的老年养老金计划,即汤森运动,主张凡年过60岁退休的雇员每月可领取200美元退休金。
罗斯福在1934年6月8日的咨文中说:“根据我国宪法,联邦政府所以建立的目的之一是增进全民之福利,提供福利所依存的这种保障也就是我们的明确职责。”“这三大任务……家庭安全,生活保障,社会保障……在我看来,乃是我们能够向美国人民提出的最低限度的承诺。”
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基本上是1935年社会保障法的延续发展,扩大和调整。
——摘编自黄安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和1935年社会保障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30年代中国失业问题严重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当时中国解决失业问题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35年美国社会保障法出台的背景,并分析其历史影响。
(4)从20世纪三十年代中美两国解决失业问题的措施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

来源:2010河北邯郸市高三第二次模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盖中外黄教,总司以此二人。各部蒙古,一心归之。兴黄教,即所以安众蒙古,所系非小,故不可不保护之……其呼土克图之相袭,乃以僧家无子,授之徒,与子何异,故必觅一聪慧有福相者,俾为呼必勒罕。幼而皆习之,长成乃称呼土克图。……孰意近世其风日下,所生之呼必勒罕,率出一族,斯则与世袭爵禄何异?予意以为大不然。……但使今无转世之呼土克图,则数万番僧无所皈依不得不如此耳。去岁廓尔喀之听沙玛尔巴之语,劫掠藏地,已其明验。虽兴兵进剿,彼即畏罪请降,藏地以安,然转生之呼必勒罕出于一族,是乃为私。佛岂有私,故不可不禁。兹予制一金瓶,送往西藏,于凡转世之呼必勒罕,众所举数人,各书其名置瓶中,掣签以定。……兹之降廓尔喀,定呼必勒罕,适逢时会,不动声色以成之。去转生一族之私,合内外蒙古之愿,当耄近归政之年,复成此事,安藏辑藩,定国家清平之基于永久,予幸在兹,予敬益在兹矣。
——乾隆亲书《御制喇嘛说》石碑文
材料二    1995年,国务院对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确定3名男童为第十世班禅转世灵童金瓶掣签候选对象的请示》的批准书:
国务院同意3名男童作为第十世班禅转世灵童候选对象,按历史定制,适时在拉萨大昭寺释迦牟尼像前,由国务院派员主持金瓶掣签,认定转世灵童真身一名,再报国务院批准,继任为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以昭大信。此复。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乾隆时期金瓶掣签制度确立的原因,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2)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为维护民族团结在西藏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

来源:2010河北邯郸市高三第二次模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