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初一上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与视野亮度无关的部件是( )
A.遮光器 | B.反光镜 |
C.通光孔 | D.目镜和物镜 |
将写有“p”字母的透明胶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 )
A.p | B.d | C.b | D.q |
在“尝试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实验中,单一变量是( )
A.空气 | B.水温 | C.光 | D.金鱼 |
大雨过后,蚯蚓爬到地面上。影响蚯蚓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 )
A.阳光 | B.水分 | C.氧气 | D.温度 |
菟丝子的叶片退化,缠绕在大豆茎上,将细根伸入大豆茎内吸收水分和养料,菟丝子与大豆的生物间关系是( )
A.互助 | B.斗争 | C.捕食 | D.寄生 |
“大树底下好乘凉”,最能体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生物影响环境 | B.环境影响生物 |
C.生物依赖环境 | D.生物适应环境 |
仙人掌的叶变成刺状,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生物影响环境 | B.环境影响生物 |
C.生物依赖环境 | D.生物适应环境 |
下列属于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是( )
A.东城河中的鱼和虾 |
B.校园里的松树 |
C.溱湖中的生物 |
D.公园里的池塘和其中的生物 |
某种动物能把动植物遗体、排出物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绿色植物再利用,它属于( )
A.生产者 | B.消费者 |
C.分解者 | D.非生物成分 |
小麦在子粒形成期间遇到阴雨天气,减产的主要的原因是( )
A.水过多 | B.缺少阳光 |
C.缺少无机盐 | D.缺少二氧化碳 |
在“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的实验中,滴入碘酒后颜色变蓝的部位是( )
A.叶片未遮光的部分 |
B.叶片遮光部分 |
C.叶片遮光或未遮光部分 |
D.整个叶片 |
被瓦片压着的韭菜是黄色的,一段时间后,移去瓦片,韭菜变成绿色,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叶绿素的形成需要温度 |
B.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 |
C.叶绿素的形成需要空气 |
D.叶绿素的形成需要瓦片 |
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 )
A.氮、磷、钾 | B.钙、铁、锌 |
C.铁、硼、钙 | D.磷、钾、锌 |
青菜是我们比较熟悉的生物,下列不属于生物所具有的基本特征的是( )
A.繁殖 | B.排泄 | C.运动 | D.生长发育 |
在“探究无机盐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实验中,水分蒸发后,在滴过无土栽培培养液的载玻片上留下了结晶物质,此结晶物质主要是( )
A.无机盐 | B.土壤 | C.有机物 | D.生长素 |
显微镜的目镜为5×,物镜为10×,那么物像的放大倍数是( )
A.5倍 | B.10倍 | C.15倍 | D.50倍 |
使用显微镜时,可以大幅升降镜筒的结构是( )
A.细准焦螺旋 | B.粗准焦螺旋 |
C.转换器 | D.遮光器 |
下表是小芳在一天中同一时间测量的裸地、草坪和灌木丛的空气湿度。分析数据可知,来自灌木丛的数据最有可能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不一定 |
生活在绿色草丛中的蚱蜢,体色往往是( )
A.土灰色 | B.黄黑色 | C.黄褐色 | D.黄绿色 |
通常,植物的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根毛细胞内溶液浓度比土壤溶液的浓度( )
A.大 | B.小 | C.相等 | D.不能确定 |
将萝卜条放入浓盐水中,一会儿,萝卜发生的变化是( )
A.失水,变短了 | B.失水,变长了 |
C.吸水,变短了 | D.吸水,变长了 |
被称为“地球之肾”的生态系统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 B.湿地生态系统 |
C.海洋生态系统 | D.草原生态系统 |
公园绿树成荫,被称为“天然氧吧”,到公园锻炼身体,“吸氧”的最佳时间是( )
A.凌晨 | B.上午 | C.黄昏 | D.深夜 |
如图是农作物在不同栽培密度的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其中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无法确定 |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
A.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
B.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
C.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
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 圈的下层, 圈和 圈的上层,它是地球上最大的 。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 家园,能为生物提供如 、 等生存的基本条件。但是人类活动已严重损坏了生物圈。保护生物圈刻不容缓。请提出两条保护生物圈的措施。 ; 。
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 影响植物的生长。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是 成分,它能进行 ,合成有机物。请用完整的公式表示此生命活动。
科学探究是科学家研究生命科学的常用方法,基本过程是 、 、 和 、 、 、表达交流等。下表是小强同学为了探究“水分影响花生种子发芽”,设计的实验。
花盆 |
光线情况 |
温度/℃ |
水 |
一周后 |
甲 |
向阳处 |
20 |
湿润 |
发芽 |
乙 |
向阳处 |
20 |
干燥 |
没发芽 |
据表格回答问题:
(1)小强同学探究的问题是 。
(2)作出的假设是 。
(3)小强同学设计甲、乙两组实验,目的是为了进行 。
(4)你能从现象中得出科学结论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