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发现公共场所为残障人士设计的无障碍通道是斜面,且不同的斜面通道的倾斜程度有所不同,这引发了小明对斜面的兴趣。他想了解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否与倾斜程度有关,便与实验小组的小伙伴们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
(1)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
(2)请设计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3)准备动手实验时,有小伙伴提出,斜面的机械效率还可能跟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则他们要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否与倾斜程度有关时,应当保持 不变,这里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 。
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用力将钢球推出,让钢球瞬间获得速度并向右运动,钢球跟弹簧碰撞后把弹簧压缩。
(1)本实验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来比较钢球动能的大小;
(2)保持钢球的质量不变,推出钢球的速度越大,弹簧被压缩的程度也越大。表明:物体的动能大小与_____有关;
(3)换不同质量的钢球,以相同的速度推出,钢球的质量越大,弹簧被压缩的程度也越大。表明:物体的动能大小与_____有关;
(4)本实验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填其中一种即可)。
某同学做“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实验,她把半圆形玻璃砖固定在圆盘中心,让激光束沿圆盘半径入射到玻璃砖圆心处,激光束经玻璃砖折射后从半圆弧边射出(如图所示)。旋转圆盘,多次改变激光束入射角度,观察折射光线方向并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5
入射角
20°
30°
60°
75°
折射角
13°
19°
28°
35°
40°
(1)做第三次实验时,忘了记录入射角的数据,结合图可知,此时的入射角为_____ °;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当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表面时,折射角_____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增大而_____。
实验小组的同学们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为 6V,滑动变阻器规格为“ 50Ω2A”,现有 5Ω、10Ω、15Ω、25Ω、3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
(1)根据图甲将图乙所示的实物连接完整。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
(3)在该实验中,若滑动变阻器接触不良,则闭合开关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情况是__________。排除故障后,接入 5Ω的电阻,移动滑片 P到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为_____ A,电压表示数为 U1。
(4)将 5Ω的电阻分别换成 10Ω、15Ω、25Ω、30Ω的电阻,继续实验。小明发现当定值电阻为 30Ω时,无法完成实验。为了让 30Ω的电阻也能完成实验,他设计了如下三个调整方案,其中错误的是_____(选填“A”、“B”或“C”)。
电源电压不变,在电路中多串联一个 10Ω的电阻,其余操作不变
U1不变,改变电源电压,电源电压的取值范围是 2V~4.4V
电源电压不变,改变 U1的大小(视需要可改变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 U1的取值范围是 2.25V~6V
小聪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对动滑轮特点进行了探究,实验数据见下表。通过分析数据,他觉得与“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的结论偏差较大。
(1)该实验中出现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考虑__________;
(2)在实验过程中,提升重物时应该注意沿竖直方向_____拉动。动滑轮可视为杠杆的变形,则此时其支点为_____(选填“A”、“B”或“C”)点。
物重 G/N
弹簧测力计示数 F/N
1.0
0.7
1.5
2.0
1.3
小华同学选用图甲、图乙所示的装置,探究了冰的熔化及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图丙是由测量数据所绘制的图像。
(1)要完成这个实验,除了图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_____;若只探究冰熔化应选用图_____(选填“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效果更好;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时,试管口产生“白气”的原因:水蒸气遇冷_____成小水珠。
(2)由图丙可知冰是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水的沸点是_____ ℃.
(3)在评估交流时,有同学提出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时间过长,请你说出一种能节省实验时间的方法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