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化学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3-09-19
  • 科目 化学
  • 题型 综合题
  • 难度 中等
  • 浏览 83

氢是实现碳中和的能源载体。

(1)煤制氢的原理可表示为 C+H2O高温、催化剂¯¯X+H2

X中肯定含有的元素是    

②煤制氢的不足是    (写出一点)。

(2)甲烷制氢包括重整、转化和分离等过程。甲烷制氢过程中产生的 H2CO2的混合气分离得到 H2的过程如下:

①海水作为吸收剂时,下列措施有利于海水吸收二氧化碳的是    (填序号)。

a.升高海水的温度

b.加快混合气的流速

c.增大气体的压强

②利用 K2CO3溶液吸收 CO2,将其转化为 KHCO3KHCO3在加热条件下即可分解生成 CO2。比较 CaCO3KHCO3分解反应的不同,可推知 CaCO3的稳定性    (填“>”或“<”) KHCO3的稳定性。

③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并分离出氢气。补充完整氢氧化钠循环使用的方案。

步骤1:将氢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步骤2:向步骤1所得的溶液中    

步骤3:过滤,得滤渣和氢氧化钠溶液。

(3)某种利用太阳能制氢的过程如图1所示。

①反应I的基本类型为    

②写出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   

(4)我国2030~2050年各种能源使用预期情况如图2所示。

①图2所涉及的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②2030~2050年,预期我国能源结构的变化趋势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氢是实现碳中和的能源载体。(1)煤制氢的原理可表示为C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