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配制过程包括如下操作。请回答:
(1)图中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量筒、玻璃棒、广口瓶四种。
(2)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
(3)该实验中量取的水的体积应为 mL。(水的密度为 1g/cm3)
(4)图示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填标号)。
④②⑤①③
①②③④⑤
①②④③⑤
④⑤②③①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打开a,关闭b,装置I中加入黑色固体和无色液体,装置Ⅱ的热水中加入白磷,观察到Ⅱ中白磷燃烧。 ①装置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白磷燃烧的原因是 。 (2)装置I中加入大理石和过量稀盐酸,装置Ⅱ 中加入滴有无色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 ①打开a,关闭b,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一段时间后,关闭a,打开b。若装置Ⅱ中最终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则Ⅱ中一定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若装置Ⅱ中最终得到无色溶液且底部有不溶物,则II中无色溶液的溶质可能为 。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呼吸面具的制氧原理产生好奇心,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呼吸面具中制取氧气的主要原料是固体过氧化钠(Na2O2)。过氧化钠分别能和二氧化碳、水反应都生成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为了测定呼吸面具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该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固定装置一略去)开展探究,并得到正确的结论。 已知,装置B中盛有饱和NaHCO3溶液(NaHCO3不与CO2反应),碱石灰是由固体NaOH和CaO组成的混合物。整套装置气密性良好,反应所需试剂均足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装置A的作用是 ; (2)不用装置E代替装置C的理由是 。 (3)装置D中过氧化钠药品的质量为mg,装置D在反应前后的总质量n1g和n2g。若药品中所含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化学反应,则药品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
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具有某些相似的化学性质。为研究二氧化硫的性质,化学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关闭K1、K2,将燃烧匙中硫粉在空气中点燃,迅速伸入如图所示瓶中,可以观察到火焰呈蓝紫色,则瓶内的气体是 ,硫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瓶内的石蕊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原因是 。 (1)若只打开K1,烧杯内的兵乓球被吸在漏斗口,原因是 。 (2)若注射器中盛有溶液A,只打开K2,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瓶内溶液变为蓝色,溶液A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 (3)若注射器中盛有澄清石灰水,打开K1、K2,向外拉注射器,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兴趣小组根据老师提供的实验装置进行如下实验.(试剂均足量,假设各步反应均完全,装置可重复使用,部分夹持装置已省略,组合装置气密性良好.) (1)甲组同学利用A中产生的氧气验证B中的黑色粉末是炭粉. ①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为完成此实验,除用装置A、B外,还需要补充的装置有 (填装置序号). ③说明黑色粉末是炭粉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A中烧瓶内的气体可能含有CO、CO2、CH4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烧瓶内气体的成分,乙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资料】甲烷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4CuO4Cu+CO2+2H2O I.将3.0g的浓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烧瓶中,充分反应; II.按A→C→B→C→D的顺序连接装置,打开K1,从K1处通入氮气,打开K2,排尽B中空气,加热B中足量的氧化铜固体,充分反应; III.反应结束后,测得烧瓶中溶液的质量为3.1g,B中固体的质量减少了0.32g,第二个C装置的质量增加了0.18g. ①打开K2前通入氮气的目的是 . ②两个装置C中试剂相同,装置C中的试剂名称是 . ③烧瓶中气体的成分是 .
同学们利用如下装置验证CO2能与NaOH反应。(装置气密性良好) (1)打开K1、K3,关闭K2,当D中出现__________的现象时,可确定C中收集满CO2。 (2)C中收集满CO2后,关闭K1,打开K2,将注射器中5mL浓NaOH溶液推入C中,观察到D中液体流入C中,说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①小明发现此装置有明显不足,认为应该在 (填装置字母序号)之间增加洗气瓶E,其作用是 。 ②改进装置后,小红认为要想证明CO2与NaOH发生反应,还应利用上述装置补充一个对比实验,实验方案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