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朱光潜说:"情趣不同则景象虽似而实不同。"【甲】【乙】两诗都写到了飞鸟归林的景象,但诗人借此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海棠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朦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诗歌表达了诗人( )的情感。
下面对诗歌表现手法表达准确的一项是 ( )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秋夜曲张仲素①丁丁漏水②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注:①张仲素,中唐诗人。其诗多为乐府歌词。②漏水:漏壶(古代计时工具)滴水。请描述诗歌前三句所描绘的景象。“征衣未寄莫飞霜”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小题。田园乐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这首诗在写景上的主要特点有哪些?表达了诗中“山客”怎样的心境?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创设了怎样的意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采桑子晏殊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这首词从字数上看,属于 ;从创作风格上看,属于 派。“好梦频惊”是全词的点睛之笔,在下阙中,“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