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制取X气体,该气体为氢气、氧气、氯气(Cl2)中的一种。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用D装置收集氧气,检验收集满的方法 ;
③改用E装置(如图放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端(填“a”或“b”)通入;
(2)①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氢气,可选用发生装置 (填字母)和收集装置F的组合;
②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粉末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氯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
高纯氧化钙是用于电子工业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用硝酸钙溶液制备高纯氧化钙的工艺流程如下: 反应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3+2NH3•H2O+Ca(NO3)2═2NH4NO3+CaCO3↓+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过滤后所得沉淀表面可能含有的可溶性杂质有 (写出一种即可). (3)该工艺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 (4)冷却需在干燥的环境中进行,否则制得的高纯氧化钙中会混有的杂质是 . (5)上述流程中的副产物NH4NO3可用作氮肥,氮肥的主要作用是 . A、促进植物生长,叶色浓绿 B、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 C、增强作物的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
(2014届南京市秦淮区第一学期期末试题)下图所示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的条件(夹持固定装置略去)。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1)图1所示的实验中,分别用玻璃棒蘸取酒精和水,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后移开,实验现象如下:
此现象能够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 ,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图2所示的实验中,a、b处放有少量白磷,c处放有少量红磷。观察到a处白磷燃烧、c处红磷不燃烧,此现象能够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 ;观察到a处白磷燃烧、b处白磷不 燃烧,此现象能够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 。 (3)相比于教材中的实验装置(图3),图2所示实验装置的优点是 。
(2013江苏常州)某同学利用以下药品:长、宽和厚度均相同的锌片、铁片和铜片,稀硫酸、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锌溶液、锌粉,验证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1)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 ; (2)根据实验目的,该同学设计了实验Ⅰ、Ⅱ两中合理的方案,如图I所示: 若X、Y是两种不同的试剂,则X、Y中溶质的化学式依次为 、 ; (3)该同学将硫酸亚铁溶液和硫酸铜溶液混合在一起,溶液呈现为青色。 A.向混合液中加入过量锌粉,搅拌,溶液颜色的变化应为:青色变浅至 色,最终变为无色。 B.向混合液中插入锌片,待其浸没部分表面完全变色后,溶液仍为青色,取下锌片表面附着的粉末,以检验其组成为铁和铜。粉末中存在铁的原因: ①反应生成了铁,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 ; (4)如图Ⅱ所示,该同学用导线将锌片和铜片连接起来,接入电流表,然后把它们一起插入硫酸铜溶液中,该实验的现象为:①电流表 ;②铜片表面 。
(2013贵州贵阳)某小组同学用盐酸和氢氧化钙,对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进行探究.请你参与甲同学向装有氢氧化钙溶液的烧杯中加入盐酸,无明显现象.结论:两种物质未发生反应。 乙同学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钙溶液的试管中慢慢滴加盐酸,溶液由 色变为无色。结论:两种物质发生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大家认为乙的实验证明盐酸与氢氧化钙发生了中和反应,并对甲的实验继续探究。 [提出问题]甲实验后的溶液中有什么溶质? [作出猜想]猜想一,只有CaCl2;猜想二有CaCl2和Ca(OH)2;猜想三,有CaCl2和HCl。 [实验探究]为验证猜想,丙同学设计了方案1和方案2,并按方案进行实验。
[实验结论]丙认为猜想三正确。 [实验评价]丙的实验操作和方案中有不足之处,其不足之处是 。 大家讨论后通过方案3即证明了猜想三正确,其实验中应观察到的现象为 。 [实验拓展]为节约资源和避免实验废液对环境污染,小组同学将方案1和方案3及甲实验后烧杯中剩余溶液混合(混合时未见明显现象),并对混合液中的盐分离回收,请将相关内容填入下表。
某研究性小组的同学用电解水的方法测定水的组成后,提出问题:“测定水的组成还有其他的方法吗?”经过讨论,得到了肯定的答案,邀请你一起对此展开探究. 【设计方案】甲同学利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原理和下图装置及药品进行实验(操作规范),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洗气瓶B中浓硫酸的作用为 【实验探究】当玻璃管中固体由黑色转变为红色时,实测得:①的玻璃管和其中固体的总质量在反应后减少了1.6g;②装置D的干燥管的总质量在反应后增加了1.82g,用此数据算得水中H、O元素的质量比为 ,由水的化学式算得H、O元素的质量比为 . 【分析交流】针对上述结果与理论值有偏差,乙同学认为:该装置存在缺陷,此观点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你对此改进的方法是 (假设生成的水完全被D中碱石灰吸收,装置内空气的水蒸气、CO2忽略不计).小姐同学用改进的装置重新实验得到了正确结果. 【意外发现】丙同学不小心将反应后的少量红色固体a洒落到多量稀硫酸中了,发现除了有红色固体 b以外,溶液的颜色有无色变为蓝色. 【提出问题】铜与稀硫酸是不反应的,这里溶液的颜色为什么会变蓝呢? 【查阅资料】①CuO被还原的过程中会有Cu2O生成,Cu2O也能被还原成Cu; ②固体是红色的,它与稀硫酸的反应为Cu2O+H2SO4=CuSO4+Cu+H2O 【得出结论】红色固体a中含有Cu2O 【分析交流】红色固体a中含有Cu2O 是否会影响水测定结果 (填“影响”或“不影响”). 【提出猜想】针对红色固体a的成分,小组同学提出猜想①是:是Cu2O 和Cu; 猜想②是 【拓展猜想】丁同学想利用改进后装置及药品重新实验,通过测量反应前后固体质量的方法来确定哪种猜想成立,他已称得:①玻璃管的质量;②反应前后红色固体a和玻璃管的总质量,完全反应后,你认为他还需要称量 的质量. 【教师点拨】称取一定质量的红色固体a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再称量红色固体b的质量,也可以确定哪种猜想成立. 【定量分析】小组同学再次实验,他们开始称取质量为3.6g的红色固体a,与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后,得到红色固体b为2g.假如3.6g红色固体a都是Cu2O,请你计算出生成铜的质量(利用Cu2O+H2SO4=CuSO4+Cu+H2O进行计算,写出计算过程);然后,通过与实际的固体2g进行比较,判断猜想 成立(填①或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