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活垃圾处理日益成为生态治理的重要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解决生活垃圾问题的政策大致经过了一个演进历程:
阶段 |
突出问题 |
具体做法 |
政策规划 |
政策萌芽 |
垃圾增长、垃圾污染 |
垃圾焚烧与填埋 |
●发布行政命令,制定专项法规,实行政府管制 ●《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试行)》(1982年)、《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1993年)等 |
初步发展 |
垃圾填埋安全隐患、规划选址不合理 |
提高垃圾处理技术和能力,完善市场监督 |
●纳入整体规划,出台法律法规,制定技术规范和行业标准,进行政策试点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简称《固废法》)(1995年)、城镇污染综合治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等 |
转型调整 |
无害化处理水平与垃圾增速不匹配 |
垃圾处理产业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开展公众环保教育,扩大社会监督 |
●出台法律法规,实行政府采购、特许经营和市场准入,保障信息公开 ●《固废法》(2004年首次修订)、新版《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2007年)等监督 |
深化发展 |
垃圾分类不到位、资源利用率低 |
明确46个城市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调动社会团体和公众参与,鼓励志愿活动 |
●出台法律法规,开展环保督查,政策试点不断扩大,进行舆论宣传和教育引导,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2015年修正)、北京和上海等地出台地方性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固废法》(2020年修订)等年 |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在解决生活垃圾问题上政策演进的特点。
(2)结合材料,从哲学角度说明政策优化需要注意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