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每年的6月6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爱眼日”。下面两个图,表示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像图。
(1)对两个图,描述正确的是 。
A.甲表示近视眼的成像图,乙表示远视眼的成像图
B.甲表示远视眼的成像图,乙表示近视眼的成像图
(2)其中,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
(3)对于凸透镜和凹透镜,能够成虚像的透镜是 。
A.只有凸透镜
B.只有凹透镜
C.凸透镜凹透镜都可以
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强按正确方法操作,左图是他实验中的情景,右表是他记录的一组数据。(1)由表中数据可计算出,滑轮组对钩码做的有用功为0.1 J,人做的总功为 J。 (2)对以上两个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其不合理之处是 ;结合弹簧测力计放大图,可知小强的错误是 。(3)在该次实验中,所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该为 。
做物理实验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芳芳同学按照图所示装置对动 滑轮特点进行了探究,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通过分析数据。她觉得与“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的结论偏差较大。你一定也做过这样的实验,回想你的实验经历,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出现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除此之外还应满足 时“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 (2)分析表中数据你还发现该装置的机械效率随物重的增大而 。
如图甲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达到水平平衡状态。(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他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 ;为什么? 。(3)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 。(4)实验时只有8个相同的钩码,杠杆上每格等距,如图甲,当在A点挂4个钩码时,则怎样挂钩码可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设计两种方案)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杠杆不处于水平位置能否平衡?甲乙意见不同。甲认为能平衡。于是他让每次杠杆倾斜时静止,做这个实验也得出了杠杆平衡条件。甲认为杠杆平衡不一定是水平的,这种说法对吗? (选填对或错),甲这种方案与乙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做实验的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个实验方案好,并说明理由: 实验方案好;理由是 。
小敏做“研究导体的电阻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实验中温度对导体电阻的影响可忽略),可选用的导体如下表。
(1)她选用了导体R1和R2,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观察到电压表V1的示数比电压表V2的示数大,因为通过R1和R2的电流 ,所以导体R1的电阻 导体R2的电阻。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2)如果研究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用的用来做对比实验的导体是:和 (填对应的导体代号),如果将小敏做上面实验的两个电压表换成一个电流表,再增加一个开关,其它器材不变,请在虚线框内画出该实验的电路图。
(1)小华学习做饭的过程中,经常加热油和水,她猜想油的比热容比水小,能够支持她这一猜想的事实是( )
(2)为了验证猜想,小华向两个同样的烧杯里分别倒入 相同的水和油,并测量它们的初始温度如图所示,它们的初始温度为 ℃.(3)在同样条件下加热相同时间后,水的温度达到25℃,油的温度达到30℃,由此可得油的比热容为 J/(kg·℃) [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