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C是碳的两种氧化物,B是红棕色的粉末,D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物质间的相互关系如图(“一”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反应②由C→E的转化在自然界中可通过 实现。
(3)如果F为稀硫酸反应③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填物质名称),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
根据如表数据,回答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KNO 3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NaCl
25.7
36.0
36.6
37.3
38.4
39.8
(1)20℃时KNO 3的溶解度是 g;
(2)60℃时,200gKNO 3溶液中含溶质 100g,将该溶液降温至 20℃,可析出KNO 3 g;
(3)NaCl溶液中含有少量KNO 3,提纯NaCl,采用的方法是 (选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回答下列与含碳物质有关的问题。
(1)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 ;
(2)能将 CO 和 CO 2鉴别开的溶液是 ;
(3)K 2CO 3、Na 2CO 3、NaHCO 3都能与 (填具体物质)反应,生成CO 2。
结合如图所示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一的目的是 ;
(2)实验二的结论:铁生锈是铁与 共同作用的结果;
(3)实验三,在B试管加入 (写出一种情况),即可证明温度和固体颗粒大小都是影响冰糖溶解快慢的因素。
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利用 的吸附性去除水中的异味;
(2)生活中可通过 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在电解水实验中, 极产生的气泡能够燃烧.
如图是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
(2)构成氯化钠的粒子是 ;
(3)由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相同可知,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应排在第 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