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反应事实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
(2)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 。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
(4)稀盐酸除去铁锈: 。
A﹣H是常见的八种化合物,它们之间有如图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略去)。已知:A是铁锈的主要成分,D是常见的碱,H是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分析回答问题
(1)B的物质类别是 。
(2)C与D反应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3)分离E和F的操作名称是 。
(4)写出F与G发生反应的方程式 。
铝、铁、铜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回答问题。
(1)铝在空气中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的原因是 。
(2)切割钢板时,常用硫酸铜溶液画线即可留下红色印迹,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自然界中的金属资源是有限的,写出一条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 。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1)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
(2)t2℃时,要使一定质量的乙固体快速溶解在一定质量的水中,可采用的方法是 (填一种)。
(3)P点表示t3℃时甲物质溶液的某种状态,若使其由该状态变成甲物质曲线上某点的状态,可采用的方法是 (填一种)。
(4)t3℃时,将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关于所得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②所含溶剂质量相等 ③所含溶质质量不相等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1)下列符号能表示2个原子的是 (填序号)。
①2N ②2CO ③Mg2+④ S O 3 - 2
(2)如图是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该反应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微观本质是 。
中国的许多用具独具一格,既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风俗,又为世界文化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其中典型的有被誉为“文房四宝”的笔、墨、纸、砚。
(1)制作毛笔“笔毫”的原料之一是白羊毛,生活中可用 法将其与合成纤维区分开。
(2)古代文人用墨作的字画可以保存至今而不褪色的原因是 。
(3)砚台是“文房四宝”之首,以石砚居多。制作石砚的过程发生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