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爽”的意思是:①明朗;清亮。如:神清目爽;秋高气爽。②(性格)率直;痛快。如:豪爽;直爽。③舒服;畅快。如:爽快。④违背:差失。如:爽约;毫厘不爽。
请依据以上对“爽”字的解释,任选角度,以“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
②有真情实感;
③文体不限;
④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30行);
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届四川眉山中考)课内文言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下列各组句子中,停顿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可/以一战 B.登轼/而望之 C.公问其/故 D.彼竭/我盈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何以(怎么)战 B.必以信(实情) C.小大之狱( 监狱) D.虽(虽然)不能察 (3)下列各项中,对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一句中足见乡人对“肉食者”和国事的冷漠态度。 B.两个“未可”、两个“可以”展现了曹刿卓越的指挥才能,印证了“肉食者鄙”的观点。 C.选文第三段采用了顺叙的记叙方法,曹刿从道理上论述了战争取胜的原因。 D.本文侧重写论战,突出曹刿“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的主张。 (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②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届山东济宁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黄发:借指老人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无助的境地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具:全,部 D.余人各复延到其家 延:引领 (2)下列句子中,加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A.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B.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C.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D.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②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用斜线(/)给画线的部分断句。 江中有小孤山,嶷然独立,世俗转孤为姑。江侧有一石矶,谓之澎浪矶遂转为彭郎矶云彭郎者小姑婿也。 (欧阳修《归田录》)
(届山东菏泽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习惯说 (清)刘蓉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①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每履之,足苦踬③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④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注】①养晦堂:刘蓉居室名。②浸淫:渐渐扩展。③踬:跌绊。④习之中人:习惯在人身上一旦形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益:增加 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鲜:少 C.每履之,足苦踬焉 履:踩 D.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 语:告诉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 B.丹之爱,宜乎众矣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 C.命童子取土平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D.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4)用“/”给《习惯说》中画曲线的句子断句。(限标两处,不含句末) (5)《爱莲说》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志”是: ;《习惯说》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是: 。
(届辽宁营口中考)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回答后面题目。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故不为苟得也 ②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结合选文的文体特点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作用。
(届江苏淮安中考)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诸葛亮《出师表》节选) 【乙】信①数与萧何②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③,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注释]①信:韩信。②萧何:刘邦的丞相。③上:帝王,这里指刘邦。 (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节选)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①臣本布衣( )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 ③何闻信亡( ) ④王许之 ( )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②此乃信所以去也。 (3)【甲】段中,诸葛亮为什么向刘禅追叙先帝的知遇之恩和自己以身许国的经过? (4)【甲】【乙】两段中,先帝刘备与萧何在对待人才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