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4
  • 科目 语文
  • 题型 文言文阅读
  • 难度 中等
  • 浏览 33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各题。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曾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讼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请从。"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 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 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 ,敢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 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选自《管子•治国》)

【注释】①富民:使人民富裕。富,文中作动词用。②奚:什么。③危:忧惧。文中指不安心。④凌上犯禁:冒犯官吏,违犯法令。⑤治:治理得好。太平。

(1)选出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牺牲玉帛,弗敢 也(增加)

B.小信未孚,神弗 也(赐福,保佑)

C.忠之属也。可 一战(凭借)

D.安乡重家则敬上 罪(害怕)

(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②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

(3)曹刿坚持拜见鲁庄公的理由是什么?

(4)【甲】【乙】两文都体现了"民本"思想。

①曹刿认为政治上赢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是(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②管子的治国主张是 (用原文回答)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各题。【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