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粗盐(含杂质Na 2SO 4、MgCl 2、CaCl 2、泥沙)为原料制备精盐。
(1)加水溶解后,用如图装置除去粗盐中的泥沙,玻璃棒的作用是 。
(2)为除去Na 2SO 4、MgCl 2、CaCl 2,并得到中性的食盐溶液,下列所加试剂和操作:①加过量的Na 2CO 3溶液,②过滤,③加过量的NaOH溶液,④加适量的稀HCl,⑤加过量的BaCl 2溶液,能达到目的顺序是 。
A.⑤③②①④B.③⑤①④②C.③⑤①②④
(3)用pH试纸检验溶液是否呈中性的操作是 。
(届苏州市第一学期期末试题)(5分 )右图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在 ℃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t2℃时,100g水中溶解 gA物质恰好饱和,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若要把该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应加水 g。(3)t2℃时,分别将恰好饱和的A、B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至t1℃,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 。
(届北京市房山区第一学期期末试题)某同学在四个烧杯中分别做氯化铵(NH4Cl)溶解实验。依据表格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1)a为 。(2)2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 g。(3)将烧杯①所得溶液稀释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需要加水 g。(4)上述烧杯中的溶液不能确定是否达到饱和状态的是__________(填烧杯序号)。(5)若使烧杯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可继续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加水 B.加入少量氯化铵 C.恒温蒸发部分溶剂D.升温到40℃ E.加入100g60℃时氯化铵的饱和溶液,再恢复至20℃
(届上海市浦东区第一学期期末试题)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不含结晶水)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
①60℃时甲的溶解度为 ⑺ g/100g水,将60g甲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溶液 ⑻ g。②从乙的溶液中提取乙的方法是 ⑼ (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③分别将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60℃降温至20℃,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⑽ 。A.甲、乙均为饱和溶液 B.溶液质量:甲>乙C.所含溶剂质量:甲<乙 D.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溶液具有广泛的用途,根据溶液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在20℃时,向盛有40g氯化钠固体的烧杯中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后,仍有4g固体未溶解。①所得溶液是20℃时氯化钠的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②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g。(2)现用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9g/cm3),配制2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①需要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 mL(计算结果精确到0.1),需要水 mL(水的密度为1g/cm3)。②该溶液配制过程中用到的仪器除了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 量取所需要的12%的氯化钠溶液时,应选用 (填“10mL”或“20mL”或“50mL”)规格的量筒。③把配制好的上述溶液装入 中(填“广口瓶”或“细口瓶”),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如图所示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在t1℃时,溶解度相等的是 两种物质;t3℃时将A、B、C三种物质接近饱和的溶液通过降温后,能析出晶体且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物质;(2)当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所得的溶液中仍然是饱和溶液的是 、 两种物质的溶液;(3)称取A、B、C三种物质各30g分别溶于100g水配成溶液,当温度控制在大于t1℃小于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物质的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