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电解水时,正极和负极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1:2
C.向紫色石蕊溶液中滴入稀盐酸,溶液变红
D.点燃羊毛纤维,有烧焦羽毛气味
碳酸锌与碳酸钙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现将12.5g碳酸锌固体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冷却后,向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
①共生成16.1g硫酸锌
②煅烧越充分则消耗的硫酸越少
③煅烧后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减小
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与煅烧时间的长短有关.
A.1个B.2个C.3个D.4个
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等质量的氧化钙、氢氧化钙中分别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过量
B.向一定质量氯化亚铁和氯化铝的混合溶液至加入镁粉至过量
C.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纯碱溶液至过量
D.向等质量的镁、铝中分别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至过量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将洁净的铜丝分别浸入硫酸铝溶液和硝酸银溶液中
B
用一种试剂一次性鉴别出稀硫酸、澄清石灰水和碳酸钠溶液
分别取样,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C
除去碳粉中混有的少量氧化铜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D
检验露置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取样,加水溶解,滴加氯化钡溶液
A.AB.BC.CD.D
在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B.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了改变
C.保持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为水分子
D.丙物质由6个原子构成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2℃时,乙的饱和溶液升温或降温均会析出晶体
C.乙溶液从t3℃降温到t1℃,乙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发生改变
D.t3℃时,50g水中加入40g的甲物质充分溶解可得到90g甲的饱和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