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小题。书李世南所画秋景苏轼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题伯时画严子陵钓滩黄庭坚平生久要刘文叔,不肯为渠作三公。能令汉家重九鼎,桐江波上一丝风。【注】久要:旧交。刘文叔:指刘秀。三公:泛指高位。比较苏黄二人所题诗在描绘对象上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①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①挼:揉搓。 ⑴词人的“赏梅”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请作具体分析。 ⑵末句富含深意,结合社会背景及作者身世背景谈谈你对末句的理解。 ⑶李清照在《声声慢》中有“怎敌他、晚来风急”之句,本词也有“看取晚来风势”句。你认为“晚风”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有什么样的作用?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注]。 注:沧州,水边,古时隐者所居。陆游晚年住在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古人评论这首词的下阕,说第一句有三个词用得好,你认为是哪三个词?它们好在哪里?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甘草子 柳永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珍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栏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1)触动主人公愁绪的具体景象有哪些?女主人公心乱愁苦的原因又是什么? 景象: 原因: (2)结尾二句“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写法上有何新意?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在整首词中有何作用?(3分) (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勾勒出了怎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态?(3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 恋花 苏 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1)在词史上,苏轼是豪放派的代表作家,但在这首词中,作者把两种风格融合在一起。请你结合此词上阕的内容作简要的赏析。 (2)作者平时所说"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请你结合此词下阕的内容分析作者采用何种表达技巧体现这一艺术特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