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同学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左图所示,它的错误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度处,指针静止时如图所示。为了使横梁平衡,这时应把平衡螺母向_______调。用调好的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时,横梁平衡时天平右盘所放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是___ _g。
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位置保持不变,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实验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光屏上依然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但光屏上像的位置却偏高,为了使像仍成在光屏的中央,则应向 (填“上”或“下”)调节凸透镜,此时物距为 cm,像距为 cm. (2)调整后,图中光屏上烛焰的像是倒立 的实像,此规律的应用是 (举一例). (3)此时,若有一只苍蝇落到凸透镜上,则屏上 成完整的蜡烛的像(填“能”或“不能”). (4)要使光屏上的像变成与物大小相等,则应向左调节蜡烛到30cm处,光屏应向 调(填“左”、“右”)到 cm处,在此过程中发现蜡烛和光屏之间距离变 (填“大”、“小”或“不变”). (5)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标尺45cm处,此时小强应站在 一侧(填“蜡烛”或“光屏”),观察蜡烛的虚像,此时 (选填“有”或“没有”)光线进入人眼.
小明在厨房中发现: 壶里的水烧开以后,壶嘴上方冒出一团团“白气”.这“白气”实质上是一些 .小明仔细观察又发现:“白气”从喷出到消逝要经历三个物理过程. ①靠近壶嘴的地方,我们什么也看不见.这是因为壶内水沸腾时产生了大量的水蒸气,在壶嘴附近由于温度比较 ,仍然保持 状态. ②水蒸气离开壶嘴一段距离以后, ,形成“白气”. ③“白气”进一步上升,分散到干燥的空气中,发生 现象,我们又什么也看不见了.
如图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芳她们小组用蜡烛,玻璃板,刻度尺等器材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玻璃能 ,便于确定像的 . (2)实验中她发现当沿桌面移动未点燃的蜡烛B时,始终不能使蜡烛B与已点燃的蜡烛A的像重合,他在实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是 . (3)实验中,仔细观察像的位置,会看到平面镜中有两个像,请分析产生两个像的原因 .
如图所示,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用的光学仪器是 透镜.能够成一个放大的图象的原因是物体距离 透镜 时,成一个 立、 的 像. (2)小明把这个透镜朝向太阳,在透镜的另一侧距离透镜5cm处找到一个极小亮的点,那么,小明想要利用这个透镜获得一个缩小的像,应当把物体放在距离透镜 处. (3)小明利用这只透镜研究透镜的成像规律.实验时,应当将透镜放在蜡烛和光屏的 ,并且调整它们的高度和位置,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 上.
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测得四组数据填在了下表中:
(1)请完成表格中“质量/体积”一栏(填上相应的数值) (2)比较第1、2(或3、4)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同种物质,它的质量和体积比值 ; (3)比较1、2、3、4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不同的物质,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