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闲居遣怀十首唐·姚合身外无徭役,开门百事闲。倚松听唳鹤,策杖望秋山。萍任连池绿,苔从匝地斑。料无车马客,何必扫柴关。(1)诗中的“闲”体现在哪些地方? (2)姚合的诗追求“静趣”,请简要赏析。
阅读元代王冕的一首诗,回答问题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1)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2)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这首诗中的“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包含着作者怎样的心情?)(2)诗歌的三、四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鉴赏。宿建德江 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1)"日暮客愁新"的"愁"在诗中起什么作用?(2)分析"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及所体现的作者的心情。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1)请结合全诗,说出作者写“露”“月”“泉”“鸟”的作用。(2)作者写“泉响”“鸟喧”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3)诗人“寂寞”的原因是什么?请扼要回答。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注:浩初上人:潭州人,时从临贺到柳州会见作者。“上人”,对时尚的尊称。 (1)联系全诗,分析第二句中“割”字的作用。 (2)整首诗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