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政治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3
  • 科目 政治
  • 题型 综合题
  • 难度 中等
  • 浏览 544

材料一:2015年中国经济将步入“新常态”的攻坚期,经济下行面临较大压力。在新常态下,随着资本、土地等要素供给下降,资源环境约束强化,传统的依靠劳动力成本和资源投入获得暴利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要素投入和能耗污染较少的服务业脱颖而出,产业结构将不断优化;消费需求持续较快增长,需求结构将不断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中国企业的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与配置加速,企业的国际化将成为一种常态。
材料二:2015年6月29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签署仪式在北京举行,亚投行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财长或授权代表出席了签署仪式,各方商定将于2015年年底之前,经合法数量的国家批准后,《协定》即告生效,亚投行正式成立。作为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新生事物,亚投行的未来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一方面,亚投行主要贷款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入大、周期长、盈利弱,且政治风险不小,安全环境多变。亚投行如何在众多基础设施项目中进行取舍和平衡各国需求,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另一方面,亚投行需要创造国际多边银行的最佳实践,努力让参与者都能满意,协调难度大,不仅需要智慧,更需要开放包容心态和合作共赢的理念,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磨合和完善,世界应该对亚投行的探索和不断完善过程给予必要的宽容和包容。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我国企业应怎样主动适应“新常态”,谋求更好的发展。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观的知识,分析中国在亚投行未来运行中应有的战略思维。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材料一:2015年中国经济将步入新常态的攻坚期,经济下行面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