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物质的粒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水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铁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氯化钠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构成的。
分析处理图表中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1)表3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① 40 ℃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g。 ②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填"增大"或"减小")。在20 ℃ 时,将100g的水加入30 g碳酸钠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是(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将上述溶液升温到30度,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精确到0.1%)。 ③10 ℃ 时,分别配制表中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质量分数较小的物质是。 (2)将足量的稀盐酸加入一定量的铁、铜混合物中,写出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图7是实验过程生成气体或剩余固体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其中表示正确的是(填标号)。
"比较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某种物质可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1)请以表中序号Ⅰ为示例,填写序号 Ⅱ、Ⅲ 中的空格:
项目
序号
举例
物质类别间的相互反应
物质类别间的相互转化
Ⅰ
C a C l 2 + N a 2 C O 3 = 2 N a C l + C a C O 3 ↓
盐1﹣盐2
盐→新盐
Ⅱ
写出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酸﹣盐
酸→
Ⅲ
写出氢氧化钠转变成另一种碱的
碱﹣
碱→新碱
(2)室温下,氯化镁与下列物质的变化关系,正确的是(填标号)。
多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1)从微观角度 (图5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微观上看,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根本改变的微粒是(填"原子"或"分子"),变化过程中,同种原子的个数(填"有"或"没有")增减。 ②参加反应的A2与B2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2)从反应类型角度 (一种物质可通过不同的反应类型生成,以二氧化碳为例。) ①能与氧气化合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是(填一种物质化学式)。 ②高温下,石灰石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在一定条件下,碳与铁的氧化物能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填化学式)。 (3)从能量变化角度 (借用图6装置分别进行下列实验,认识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①往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会引起白磷燃烧,从燃烧条件分析,此时生石灰的作用是。写出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将一定量的下列某物质溶于烧杯中的冷水,其中能引起白磷燃烧的是(填标号)。
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模拟流程如下: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2)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氮气,属于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操作a的名称是,实验室进行此操作时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 (4)写出NH4Cl的一种用途。
通过近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方法。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利用 A 装置可制取的气体有 H 2 、 O 2 和。 (2) B 装置在化学实验中有广泛的用途。 ①用排水法收集氢气,可在 B 装置中装满水后,使氢气从口进入(填" a "或" b ") ②若要得到干燥的氢气,可在 B 装置中加入,气体应从口进入(填" a "或"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