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中考湖南株洲卷) 东海孝子郭纯丧母,每哭则群鸟大集。使(刺史)检有实,旌表门闾。 后讯,乃是孝子每哭,即撒饼于地,群鸟争来食之。其后数如此,鸟闻哭声以为度,莫不竞凑,非有灵也。 2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群鸟争来食之 ②其后数如此 23.翻译下面的句子。 莫不竞凑,非有灵也。 24.概括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华歆、王朗①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则难②之。朗曰:“幸尚宽。有何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③,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④,宁可以急⑤相弃邪?”遂携拯⑥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选自 《世说新语》)【注释】①华歆:字子鱼,三国魏平原高唐人。王朗:本名严,字景兴。三国魏东海人,博学多才。从汉末至曹魏年间,数次为官,有美誉。②难(nàn):阻拦。③本:原来,先前。疑:犹豫。④自托:托身。⑤以急:因为事态紧急。⑥携拯:携带着这个人并搭救他。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有 一 人 欲 依 附
解释文中划线的词。 (1)俱( ) (2)舍( )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幸尚宽,有何不可?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中,各表现出怎样的性格?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江南好(天共水) (赵师侠①/宋)天共水,水远与天连。天净水平寒月漾,水光月色两相兼。月映水中天。人与景,人景古难全。景若佳时心自快,心还乐处景应妍。休与俗人言。【注释】①赵师侠:生卒年不详。字介之,号坦庵,新淦(今江西新干县)人。宋太祖八世孙。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曾为江华郡丞。有《坦庵长短句》。有词150余首。本词写景所体现的时令是( )
对本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阅读文段,完成小题。农妇与鹜昔皖南有一农妇,于河边拾薪,微闻禽声,似哀鸣,熟视之,乃鹜①也。妇就之,见其两翅血迹斑斑,疑其受创也。妇奉之归,治之旬日,创愈。临去,频频颔之,似谢。月余,有鹜数十来农妇园中栖,且日产蛋甚多。妇不忍市之,即孵,得雏成群。二年,农妇家小裕焉,盖②创鹜之报也。【注释】①骛(wù):野鸭子。②盖:大概。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①妇就之( ) ②临去,频频颔之,似谢。(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熟视之,乃鹜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阅读文段,完成小题。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1)去后乃至( ) (2)尊君在不( )(3)相委而去( ) (4)下车引之 ( )翻译下面句子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想拉元方的手表示歉意,但“元方入门不顾。”你认为元方这样做是否失礼,为什么?说出你的看法。元方斥责“友人”无信,令你想起我们学过的《<论语>十则》中的哪句话?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节选自《曹刿论战》)(乙)宋公①与楚人期②战于泓③之阳。楚人济④泓而来。有司⑤复曰:“请迨⑥其未毕济而系之。”宋公曰:“不可。吾闻之也,君子不厄人,吾虽丧国之馀,寡人不忍行也。”既济⑦,未毕陈⑧,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宋公曰:“不可。吾闻之也,君子不鼓不成列。”已陈,然后襄公鼓之,宋师大败。①宋公:即宋襄公,宋国国君。②期:约定时日。③泓:水名,今河南柘城西。④济:过河。⑤有司: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这里指宋国的子鱼。⑥迨:趁着。⑦既:尽,完了。⑧陈:通“阵”,这里是摆好战斗队列的意思。下列句子中的“于”与例句中的“于”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宋公与楚人期战于泓之阳。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有人说鲁庄公“鄙”,也有人说“不鄙”。你同意哪种说法?请简述理由。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后,你认为宋国大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