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而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① 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式: 。 ② 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右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 由 (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想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虽然无明显现象,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试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并得出有关结论.(1)探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当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 色,根据上述实验中颜色变化,可确定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变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探究上述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烧杯中的硫酸是否过量:根据上述反应过程中溶液变成无色,不能确定稀硫酸是否过量,同学们又分别选取氯化钡溶液、紫色石蕊试液设计实验方案,请你判断并分析:
上述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 (填“方案一”或“方案二”)另外一个实验方案错误的原因是 ;请你设计一个确定稀硫酸是否过量的实验方案,你选用的药品是 ,实验现象及结论是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获得以下信息:①钾、钙、钠等活泼金属能和冷水发生反应,且能在CO2气体中燃烧。②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该小组同学将钠置于充满CO2的集气瓶中进行燃烧,反应后集气瓶内有黑色固体和白色固体生成。(1)若钠着火,可以选用的灭火物质是 (填字母序号)。
(2)该小组同学经分析得知,白色固体中不可能有NaOH,原因是 。他们对白色物质的成分进一步进行讨论并提出了如下假设:Ⅰ.白色物质是Na2O Ⅱ.白色物质是Na2CO3Ⅲ.白色物质还可能是 。(3)为确定瓶壁上白色物质的成分,该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通过对上述实验的分析,你认为上述三个假设中, (填“Ⅰ”、“Ⅱ”或“Ⅲ”)成立。②钠在CO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某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铁生锈的条件,其中C、D的分液漏斗中为足量且浓度和体积均相同的稀盐酸。(1)步骤一:关闭K2和K3,打开K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B中所盛放的试剂是 。对比铁丝表面的变化,能够说明铁生锈与水有关的是装置 和 (填C、D或E,下同),能够说明铁生锈的快慢与氧气浓度有关的是装置 和 。(2)步骤二:关闭K1,打开K2和K3,将装置C、D中分液漏斗内的稀盐酸同时全部注入广口瓶中,两个广口瓶中现象的不同点是:① ;② ,由此也可以判断铁丝生锈情况。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温度会影响铁生锈的快慢,请设计实验加以证明: 。
小明对铁的锈蚀进行如下探究。室温时,将包有样品的滤纸包用大头针固定在橡胶塞上,迅速塞紧瓶塞.装置如图5 , 观察到量筒内水沿导管慢慢进入净容积为146 mL的广口瓶。当温度恢复至室温,且量筒内水面高度不再变化时读数。记录量筒起始和最终的读数以及所需时间如下表。(1)实验①和②说明NaCl可以 (填“加快”或“减慢”)铁锈蚀的速率。(2)实验开始后,广口瓶内温度有所上升,说明铁的锈蚀过程是 (填“放热”或“吸热”)过程。(3)实验后滤纸包中生成的新物质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4)实验①和③是探究碳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填写实验③的样品组成: 。(5)小明认为该装置还可用于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根据上述数据计算氧气的体积含量是 (得数保留小数点后3位)。(6)为进一步验证(5)小题的实验结果,现仅提供:量筒、大烧杯、玻璃棒、水、滤纸包(内含铁粉、碳、水和NaCl),请你帮助小明再设计一个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实验方案(可画简图表示)。
多角度认识物质,能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物质世界。以碳的氧化物为例,回答下列问题:(1)认识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组成的相同点: ;两种物质分子构成的不同点: 。(2)认识物质的性质①将蘸有酒精的棉芯点燃后放入烧杯,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到烧杯中的棉芯自下而上熄灭(如图1所示),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若使棉芯下半段立即恢复燃烧,操作方法是 。②将燃着的镁条伸入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烧杯中,镁条继续燃烧,说明二氧化碳还具有的性质是 。(3)认识物质的制法某同学用软塑料瓶自制气体发生装置,通过捏放瓶身可随时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如图2所示)。若利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实验利用该装置制取氧气无纺布包内药品为 (写化学式)(4)认识物质的用途①扬其利抑其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以控制温室效应,合理使用二氧化碳为人类造福。请举二氧化碳用途一例: 。②控制条件获取所需物质。反应物相同,条件不同,产物不同。请举一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