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他出生在委内瑞拉,他曾向祖国起誓:“在没有打碎……我们身上的枷锁以前,我的手将不停的打击敌人我的心将不会平静。”材料二 1858年,她领导起义军英勇抗击金帆张希的英国军队。章西失陷后,她和起义军战士一起同敌人拼死搏斗……牺牲时,她年仅23岁。(1) 材料一中的“他”是谁?他被誉为什么?你知道人们这样赞誉他的原因吗?(2) 材料二中的“她”是谁?她的突出历史贡献是什么?(3) 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和自身实际,你认为他们的哪些优秀品质和精神值得学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4分)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料二:“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1)材料一中的“秦王”是谁?“诸侯”的产生与哪一制度有关?(2)“秦王”能够“扫六合”的条件有哪些?(3)材料二中的“一夫作难” 指的是什么事件?(2分)据所学知识指出“七庙隳”的根本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3分)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君书》材料二: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乃下令。——《资治通鉴》(1)材料一是哪位政治家说的?这句话反映了哪家学派的思想?(2)变法得到哪位君主的支持而得以实行?概况材料二反映了变法中哪些措施(3)根据材料三,“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的目的是什么?对我们做人有何启示?
下面是中外历史学家对一位重要的中国历史人物的评价,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11分)(他)堪称人类历史上也许最成功的哲学、道德和伦理体系的创始人。——罗兹•墨菲《亚洲史》(他)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钱穆《国史大纲》(他)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胡适(1)他是春秋时期的谁?(2)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他开创了哪个学派?他的思想主要由哪两部分组成?(3)作为教育家,他“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的具体行动是什么(4)他突出体现“将人看作是平等的”的教育主张是什么?(5)他的思想在战国时期是如何继承和发展的?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每一个青年的前途离不开国家的前途,没有国家的前途,也没有青年的前途。我们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将会给每个青年创造用武之地。同时,国家的前途也离不开青年的前途,一个国家的希望就寄托在青年身上,寄托在你们身上。没有青年的牺牲和奋斗精神,没有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这个民族和国家也是没有希望的。这两点互相联系,归根到底,就是青年人要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连在一起。——2009年5月3日,温家宝与清华学子的座谈讲话(1)上述材料是温总理为纪念哪个节日发表的讲话?这一节日的由来距今年有多少年了?(2)这一历史事件的导火线是什么?这一事件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3)作为21世纪的青年学生,如何“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连在一起”?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请你根据四副照片,分别写出与之对应的运动(或事件)的名称。(2)请回答与图四(《新青年》杂志)相应的运动(或事件)的性质。(3)图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最终以失败结束,请说明其失败的主要原因。(4)请为上述图片拟一个恰当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