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十八大首次提出“美丽中国”,引发了某校高三(4)班学生的关注,同学们就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话题:美丽中国,如何享受? 学生认为,美丽中国属于大家,我们不仅要建设美,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学会欣赏美、享受美。而人的审美素养是在长期的学习、生活、工作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在继承传统审美文化的基础上,加强自我修养,培育审美观念,抵制庸俗情趣,提审美趣味:参加艺术活动,增强审美判断。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如何提升人们的审美素养?
有机蔬菜是指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按照有机农业的生产方式进行,严格遵循有机蔬菜生产规范生产的蔬菜,即生产过程中完全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生长调节剂,也不使用基因工程技术。福建沈佳有机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位于三明市尤溪县洋中镇浮洋村,创办于2010年3月,迄今仍为省内唯一通过国字号(OFDC)认证的有机蔬菜生产企业。在超市里,与普通果蔬农作物分开摆放的该公司有机食品很容易被认出来,精美的包装、小容量的分装,以及明显高于普通蔬菜30%~40%的价格,无不证实其有机食品的“身价”。多年来,该公司生产的无公害蔬菜以其优良的品质热销省内外。结合材料,运用影响价格的因素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无公害蔬菜价格比普通蔬菜高30%~40%的理由?(6分)
2012年4月底至10月,我国多地的大白菜价格都出现上涨趋势,有些地方的大白菜甚至最高卖到15块钱一棵,一些市民就感叹,这大白菜比肉还贵。针对大白菜暴涨这一现象,记者在全国多个城市进行了采访,获得表中材料。请你概括材料所分别体现的经济学道理。15分
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原有的3G网络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运营商陆续宣布,将进军4G网络普及,建好信息高速公路。4G网络的普及,将推动移动电子办公、移动电子商务等行业信息化服务不断扩展,并将催生更多的业务形态和服务模式。分析材料是如何体现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
从1978年到2013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增加55倍,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增加近43倍。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差距从1985年的2.9倍扩大到2013年的8.9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到2013年达到3.4倍。由于医疗、养老、住房、上学等费用的高昂,加之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的不确定性,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不足。分析材料中居民收入的状况对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12分)
一条是现存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一条是世界最长的文化遗产线路,大运河与丝绸之路成功申遗,凝聚了几代人努力奋斗的结晶。对正在致力于文化建设与保护的中国来说,是又一个传承悠久文明、保护古老文化的新起点。材料一:大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水道,涉及27个城市的58个遗产点,它促进了中国南北物资的交流,传承着中国人民高超的智慧、决心和勇气。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联结在一起,促进了世界经济繁荣和政治、文化交流。作为“活态文化遗产”,“一河一路”申遗成功将极大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材料二:申遗成功之日,有时也是地方生财之时。国内某古城在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之后,大力进行旅游开发,商铺、酒店、旅游设施遍布核心区,大量游客涌入,旅游收入逐年暴增,但浓烈的商业气息与古城原有的文化氛围格格不入,古城的地貌、生态、美感遭到严重破坏。材料三: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文化遗产保护。法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保护文化遗产的现代法律《保护历史古迹法》;俄罗斯设立俄罗斯遗产委员会,统一负责文化遗产保护,遗产的维护与修缮列入国家财政预算;高度社会化是意大利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特征,在意大利,人们将文化遗产保护当成整个国家的事业,积极参与……结合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简要分析“一河一路”中遗成功的文化价值。(2)运用矛盾观,评价该古城的旅游开发。(3)国外的做法对于我国做好文化遗产保护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