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3
  • 科目 历史
  • 题型 综合题
  • 难度 中等
  • 浏览 182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梁启超认为,实行法治必须立“善法”、制“良法”。如果法的主旨是为了“求国民最多数之最大幸福”,“循所谓最多数最大幸福之正鹄”,就是“善法”、“良法”。……还必须强调法的严肃性,坚决认真贯彻执行,做到令行禁止,取信于民。……中国“因事势,从民欲”,迫切需要设立一个独立、专门的立法机构,“立制改变,以利国民。”……“司法之权若与立法权或与行法权同归于一人或同归于一部,则亦有害于国人之自由权。盖司法权与立法权合,则国人之性命及自由权必至危殆。”
——摘编自邱远猷《梁启超的法治思想》
材料二   1906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申明自己的民主思想和支持君主立宪运动的政治态度。他认为依中国的国情只宜实行渐进式的改革,不能实行种族革命,担心“革命决非能得共和反而得以专制”,国民必然要起来反抗,这样二次革命,三次革命就会循环而起,永无休止。
——范福潮《梁启超与清末预备立宪》
(1)根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的法治思想。
(2)结合民国初期的国内政治状况评析材料二中梁启超的观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梁启超认为,实行法治必须立善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