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甲和某乙是同村村民,因家里盖房需要,某甲以600元价款购买某乙所有的三根木料。某甲当场向某乙支付了300元,并约定第二天将余款300元付清,并将三根木料拉走。天有不测风云,当天晚上山洪暴发,将存放于某乙院内的三根木料冲走。第二天,某甲带着300元到某乙家中要求其交出木料,某乙则说,昨天买卖已经成交,木料已归某甲所有。为此双方发生纠纷,某甲诉至人民法院,要求某乙交付木料。(1)本案中木料的所有权属于谁?(2)法院应如何处理这起案件?
“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口粮。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浪费之风务必狠刹!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结合材料,运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知识说明我们怎样才能遏制“舌尖上的浪费”?
简述社会再生产过程四环节及其关系。
建设美好家园,让人民在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优美环境中生活。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我国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截至2013年,全国已建成国家级生态市(县)55个、国家级生态乡镇2986个。政府还推动建立生态被偿机制,中央财政安排的生态补偿资金总额从2001年的23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约780亿元,累计约2500亿元。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党和政府为什么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宪法历经四部发展,2000多年的封建制度冰封的“人治”传统观念逐渐得以融化。如今,宪法在中国普通民众的生活中日益“激活”,法治精神已逐渐融入每个公民的血液。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法治国家。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相同,建设法治中国,每个公民都不能袖手旁观。公民不仅是法治中国前行的受益者,更应该是参与者和推动者。联系材料,从公民政治参与的角度,说明公民应怎样积极参与建设法治国家。
目前,高中生或多或少有零花钱,将来走上社会也必然要与钱打交道。同样是高中学生,由于消费观不同,对待金钱的态度也不尽相同。某班举行了一次有关中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第一小组收集到以下材料:金钱能买到床铺,却买不到睡眠;金钱能买到补药,却买不到健康;金钱能买到食物,却买不到胃口;金钱能买到书籍,却买不到知识;金钱能买到钟表,却买不到时间。在人类社会中,有很多东西比金钱更重要,如高尚的人格、真诚的友谊、可贵的亲情等,是金钱买不来的。第二小组收集到本班王同学以下有关材料。(1)根据材料看,王同学可能存在什么样的消费心理?(2)如果就王同学的消费让你与他进行一次谈话,请写出谈话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