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决策,这在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为我国与世界的法制化进程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材料一:(1)图一石柱上面记叙了哪部古代法典的内容?图二人物的思想主张为我国古代哪位皇帝最为推崇与采纳?材料二:(2)片段一中拿破仑的“火种”喻指什么?片段二内容出自哪部法律文献?材料三:(3)片段三中的“该法”指什么?依据片段四归纳我国1954年宪法所体现的原则?(4)综合上述材料,联系中外法制化进程,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丝绸之路》示意图(1)西汉的都城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它当时东起中国的A ,西至西亚和B __ 。 (2分) (2)最早开通丝绸之路的人是 _ 。他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3)通过丝绸之路,东汉与欧洲国家进行了有文字记载的第一次直接交往,请你列举这个史实?(4)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的管理西域军事、政治及保护商旅往来的机构叫什么?(5)沿着丝绸之路,在西汉末年有一个外来宗教传入中国,这个宗教是什么?(6)这条通道在当时发挥了什么重要作用(2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思想以“仁”和“礼”为核心。材料二: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下令除朝廷外民间只许收藏秦史、医药、占卜、种树的书,其他的书籍一律销毁。秦始皇还把指责他的儒生和方士活埋。材料三: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中央兴办太学,在地方兴办国学。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说一说孔子的政治和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4分)(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史实?(1分) 这一史实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3)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出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但其目的相同,他们的目的是什么?(2分)(4)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在教育上的贡献是什么?(5)战国时期儒家学派又出现了哪两位代表人物?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材料一: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史记》材料二: 商鞅之法,良法也。……其法惩奸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把因懒惰不务正业而致贫困的人及其妻子儿女收为奴隶,以此杜绝人力和物力等资源的丧失损耗)。材料三 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资治通鉴》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内容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事实?辅佐桓公称霸的贤相是谁?桓公最后取得了怎样的成就?(1分)(2)材料二中“务耕织”“尚军功”分别指的是商鞅变法中的什么措施?“商鞅之法,良法也”,请简要概括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3分)(3)材料三指的是历史上的什么改革?材料涉及的改革内容是什么?“北语”指古代哪一个少数民族的语言?这次改革有什么历史意义?(2分)(4)你认为三位改革者有什么样的共同品质? (2分)
请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1)这副对联说的是哪两位历史人物的故事?(2)上联体现了哪一次著名的战役?(3)这幅对联中包含着哪两个成语?(4)仔细品味这幅对联,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20世纪30年代,世界形势风云变幻,大国的经济发展道路出现多样化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苏联不依靠外国资本而实现工业化,就是赢得了第一局”。苏联企业生产的产品的品种、数量、价格不是根据市场需求来决定和调整的,而是根据国家统一制定的指令性计划。工业化的资金只能从内部积累,1935年粮食收购一项,给国家预算带来200亿卢布以上的收入。1926—1940年,重工业增长18.4倍,轻工业增长6.2倍,农业增长26%。———法国《时报》(1932年1月)材料二 我们应该老老实实地面对我国今天的境况,而用不着畏缩逃避。……因此,首先让我表明我的坚定信念,那就是我们应该恐惧的唯一东西,就是恐惧本身…… ——罗斯福就职演说(1933年)材料三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是一件很重要的必须做的事,尽管是有风险的事。……我们在确定做这件事的时候,就意识到会有这样的风险。我们的方针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走一步,看一步。——1985年邓小平会见日本自由民主党副总裁二阶堂进时的谈话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说明苏联经济发展模式的名称及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弊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斯福新政采取了哪些措施让人民不再“恐惧失业”。(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是什么?为什么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4)纵观各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到怎样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