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1表示利用生物技术制备抗X的单克隆抗体的过程;图2表示培育优质奶牛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注射到小鼠体内的物质是 。融合后的细胞经过多次筛选才能获得理想细胞,此类细胞的特点是 。该过程所用的生物技术有 。 (2)重组细胞①和②中, (填“①”或“②”)实现了基因的重组。 (3)若将早期胚胎分离成若干个胚胎细胞,让其分别发育成小牛,这些小牛的基因型 (填“相同”或“不同”),理由是 ,此项技术称为 。
实验开启生物科学的大门,请回答实验的有关问题。 ①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 ②生物组织中脂肪的鉴定 ③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鉴定 ④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⑤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⑥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⑦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1)在上述实验过程中,需要加热的实验有________(填序号),常用到酒精的实验有⑤和________(填序号),实验⑤中酒精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由于实验材料用品或试剂所限,有时候需要设法替代。下列各项处理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3)实验④选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滴加质量浓度为0.075 g/mL的胭脂红溶液(胭脂红是一种水溶性的大分子食用色素,呈红色),观察到了质壁分离现象,其实验结果应为下图中的_______(填序号)。 (4)同学甲做实验⑤后,绘制了四种色素在滤纸上分离情况(如图1所示)。据图分析,溶解度最大的色素是 ;同学乙由于研磨绿叶过程中漏加了某些试剂或药品,导致实验结果不理想(如图2所示),该同学漏加的试剂或药品是 。
(7分)下图分别是两类高等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图甲、图乙所示细胞中都存在,且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填编号)。 (2)图甲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填编号);图乙中能够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__(填编号)。 (3)图甲、图乙所示的两细胞均经过有丝分裂过程形成,在形成过程中,表现不同的时期是________期和________期。 (4)在光照充足处,给图甲所示细胞提供含14C的CO2,在结构⑨中14C的转移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箭头和物质名称表示)。 (5)如果用某种药物处理图乙所示细胞,发现其对Ca2+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而对其他物质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说明这种药物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图1-3表示3种生物膜结构及其所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表示的生理过程是有氧呼吸的 阶段,其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为生命活动 。 (2)图2中存在3种信号分子,但只有1种信号分子能与其受体蛋白结合,这说明;若与受体蛋白结合的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那么靶器官是 。 (3)图3中ATP参与的主要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的 。 (4)叶肉细胞产生氧气的场所是叶绿体 。 (5)图1-3中生物膜的功能不同,从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 (6)图3上有几种色素 ,主要吸收 和 。
下图是两种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研究图一细胞所示的生理活动过程,一般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2)大肠杆菌与图一细胞相比最明显的区别是 。 (3)若图二表示根尖分生区细胞,则不应有的结构是 (填序号)。 (4)图二细胞构成的组织是否适合做还原糖鉴定材料? ,原因是。 (5)若将图二细胞置于KNO3溶液中,与质壁分离复原有关的细胞器是 (填序号)。
肉毒梭菌是致死性最高的病原体之一,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肉毒梭菌的致病性在于其产生的神经麻痹毒素,即肉毒类毒素。它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肽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1 mg可毒死20亿只小鼠。煮沸1 min或75 ℃下加热5~10 min,就能使其完全丧失活性。可能引起肉毒梭菌中毒的食品有腊肠、火腿、鱼及鱼制品、罐头食品、臭豆腐、豆瓣酱、面酱、豆豉等。下面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请据此回答:(1)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其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2)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由上图可知,该片段由________种氨基酸组成,有________个肽键,肽键的结构式写法________;在形成该片段时要脱去________分子水。(4)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____个氨基,和____个羧基,羧基的结构式________。